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e5ca96d3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2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词义范围扩大。 9.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汪.琬《传是楼记》)

购,古义悬赏征求,今义购买,词义范围扩大。 10.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汪琬《传是楼.记》)

穷,古义指不通达,今义贫穷,词义范围转移。

练习二

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 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