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人民警察的文化、业务素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论提高人民警察的文化、业务素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cf025f804a1b0717fd5dd26

质教育必然走上应试教育的歧途。

2、教育体制尚不健全。文化、业务素质教育活动的对象涉及全体民警,学习的内容覆盖多个方面,这样庞大的工程需要坚持开展并且长期贯彻才能取得成效。然而司法系统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临时性的、阶段性的,不能将民警的文化、业务素质教育贯彻于民警从警历程的始终,往往只是为了迎接考核验收而突击培训,过后就没有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并组织在培训,长效机制仍未形成。而教育培训机制无法保持连续性、渐进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受统编教材的限制,教育内容的选取缺乏系统性,不具针对性,只注重理论性的书本知识,缺乏实践性的实际操作。部分教材陈旧滞后,其内容是几年前编订的,早已与现实工作不相符;有些教材的内容交叉重叠,理论性、知识性东西讲得多,贴近实战的操作指引却讲得少,可操作性不强;某些教材制订所基起点较高,训练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但现实中很多单位受硬件条件限制,某些训练内容只能停留于书面或者走过场形式化。比方说,一些体能项目本应坚持开展训练并普及,但很多基层单位没有健身和擒敌训练的场所,就只能讲讲操作要点等理论。

由于培训方式方法与工作实践存有差距,部分理论只是停留于书面教学,却没有组织受训人员进行实际演练,直接导致了民警在工作中处理某些突发事件时出现光有理论却没有动手能力的被动局面。现在很多新民警都是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司法系统工作,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并非是监所管理业务,对于监所管理所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就只能从最初短期的初任培训以及靠老民警“传、帮、带”来学习掌握。

三、如何加强民警的文化、业务素质的对策探讨

队伍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成败的根本。近年来,根据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推出各种新的“组合拳”,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公安机关整体履职能力的中心工作,如“三基”建设、三项建设、“大走访”开门评警、春季攻势等,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应与时代要求、公安中心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民警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建设。

(一)狠抓从优待警,提高民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要通过营造爱警重警的良好氛围、增强民警的集体自豪感来引导民警珍惜警察职业,进而自觉提升自身素质。一是经费安排要坚持优先保障民警的法定工资、补贴、福利。二是推行民警住院探视、慰问离退休和已故民警遗属、民警生日慰问等爱警举措,让民警充分感受警营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强化典型培养和推介力度,对警营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及

5

时予以宣传推介,以点带面。四是积极争取提高民警的政治待遇。五是积极改善民警的工作条件。六是不断强化民警维权工作力度。

(二)狠抓素质强警,提高业务能力

一是强化执法业务素质教育和执法质量考核评价,要有计划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组织民警积极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和上级公安机关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强化执法质量管理,有计划组织民警旁听法庭庭审,努力增强全体民警的法制意识,提高全体民警的执法水平。二是强化信息化技能培训,55岁以下的民警,必须人人会电脑、会网上执法办案、会信息录入与运用,对信息化考核不能过关的暂停执行职务直至过关。三是强化体能、警务技能训练,要本着实用与必须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技能、体能训练,有效提高民警的身体素质、警务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以“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为载体,狠抓民警宗旨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切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三)深化体制改革,充分拓宽警察学习机会

“应试教育”顽症的病因在于教育资源有限,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供需失衡,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司法系统现有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师资队伍人才匮乏,教学设施不齐全,僧多粥少;与之相反,受教育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许多民警急需提升学历、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面对现实存在的矛盾,现有的教育体系势必要改革,为更多的民警提供学习机会是将提高民警的文化、业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前提。

首先是要改革管理体制。要在制度层面上为基层民警求学提供便利条件。在大家已经走出学校步入社会、放下书本淡忘学习的今天,个人的学习激情早已渐渐消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公事、私事同时缠身,阻力依然存在,民警的学习积极性怎能得到提高?所以,我们要改革现有的单靠“人防”的监管模式,走科技强警之路,实行“人防”与“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减轻一线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和思想负担,使他们有空脱身,能有时间有精力接受教育培训。

其次是要改革办学体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司法警官学校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如地方大学院校共同组成的司法警察教育培训体系。实践证明,以公费报销与自费结合为主的“自考”政策在提高民警的学历上是行之有效的,部分民警通过函授、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实现了自身文化层次的提升,拿到了高等级的学历文凭。同样,对于广大民警的文化、业务素质教育,也可采用这种模式。组织单位按照工作的需求,

6

结合民警个人实际需要来安排教育科目,加强与不同的培训机构联系、交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尽可能的提高办学条件,形成以司法系统教育主管部门办学为主,联合办学为辅的新格局。

(四)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指导素质教育过程

随着司法警察文化、业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转变教育观念越来越显得重要。摒弃落后陈旧的教育模式,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全面提高司法警察文化、业务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国内外各种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具有批判吸收的精神,敢于接纳外界先进的思想与理念。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大众教育的思想,不仅要加强一线基层民警的教育,更要面向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全体在编在职民警。并不是说,新的理论、业务知识就单单只是基层民警所需要做的功课,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很多时候,领导干部不单要学,还要起好带头作用,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其次是要转变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为终身教育的观念,迎接学习社会化的到来,顺应时势变化的需要。要打破课堂、教师、课本三个中心的传统,提倡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广大民警的主体性,以民警喜而乐见的教学形式来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五)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基层民警的实践能力

提高民警的文化、业务素质,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质则是增强警察创新意识,培养警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首先是要更新课程与教材。打破现有的课程、教材体系,按照“优秀警察重点培训,年轻警察强化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要求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本监所自编课程三者结合的新模式,编写、制定适合本地区、本监所的课程计划与教材,吸收某些较新的观念,使之贴近客观现实、贴近民警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求,根据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要求、结构变化以及个体岗位变换和职务变化,科学地调整培训的内容及方式。纠正片面的素质观,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则,适当拓宽培训范围,增加对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生产管理、分析判断、警械具使用、仪器设备操作技能、擒拿格斗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训。

其次是要创新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要改变现有的集中授课的形式,按照民警实际的文化层次、年龄、岗位等客观条件进行编排,使教学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更具针对性。另

7

外,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方法,提高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变填鸭式、灌输式为启发式、引导式,让受教育民警想学、能学、会学。按照警察的不同学历、年龄、岗位等条件编排课程,允许选学现象的存在,鼓励基础好的同志采取自学的方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四、结论

公安民警的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公安工作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势必对民警的工作能力有着新的要求。唯有多方努力,想方设法打破现有落后陈旧的教育模式,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民警适应新条件下工作新要求的能力才会随之增强,将提高人民警察文化、业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