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审计学(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1047f8240c844769eaeea4

C.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一般应当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 D.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128.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对同行的责任,包括( ABCD )。

A.不诋毁同行,不损害同行利益

B.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同时在两家或者说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 C.应当与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配合同行工作

D.会计师事务所不得雇佣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

129.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技术规范要求,注册会计师(ABC)。

A.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规范

B.应合理运用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C.不得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 D.不得从事不能胜任的业务

130.审计报告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ABCD)。

A.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B.编写审计报告 C.审计报告的审定与报出 D.整理审计档案 13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收集的环境证据主要包括( BCD)。

A.被审计单位声明书 B.有关内部控制情况

C.管理人员的素质 D.各种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

132.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包括( ABD)。

A.被审计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记录 B.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

C.被审计单位律师的证明函件

D.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计划、合同资料

133.审计证据可靠程度的判断标准包括( BCD )。

A.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可靠

B.审计人员自行获得的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C.已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比未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可靠 D.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134.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方法有( ABCD )。

A.检查与监盘 B.观察与计算 C.查询与函证 D.分析性复核 135.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被审计单位未审情况 B.审计过程的记录

C.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 D.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136.具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审计目标 B.审计程序

C.执行人及执行日期 D.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137.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ABCD )。

A.查阅以往审计档案和行业资料 B.与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讨论

C.观察被审计单位经营场所和设施 D.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

138.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和审计证据的数量关系可以表述为(ABC)。

A.检查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是反向关系 B.固有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是同向关系 C.控制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是同向关系 D.审计风险与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是同向关系 139.对审计重要性可以从( ABCD )方面来理解。

A.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

B.重要性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C.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

D.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40.评估与会计报表层次有关的固有风险时,审计人员应着重考虑(ABC)因素。

A.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 B.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 C.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

D.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

141.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评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低,则(BD )。

A.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

B.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高

C.审计人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D.审计人员就可实施较简单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42.如果审计人员所确定的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审计人员应考虑( AB)相加后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A.尚未发现的其他错报或漏报

B.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 C.已查出的所有错报或漏报 D.已调整的所有错报或漏报

143.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包括( ABCD )。

A.控制环境 B.控制程序 C.会计系统 D.控制方法

144.与控制环境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

A.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B.权力、职责的划分方法 C.组织结构 D.管理控制方法 145.内部控制要素中的控制程序包括( ABCD )。

A.交易授权和责任划分 B.凭证和记录控制 C.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 D.独立稽核

146.企业对不相容职务,应该加以严格控制和分离,特别是(ABC )。

A.经营责任与会计责任相分离 B.资产保管与会计相分离

C.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相分离 D.财务经理与会计主任相分离 147.测试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的内容主要有(ABCD)。

A.各项内部控制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B.在哪些环节、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控制

C.关键控制点是否都重点进行了控制

D.所有内部控制目标是否均已达到

148.审计人员在执行符合性测试时可选用的审计程序包括( ABC )。

A.检查 B.询问和观察 C.重新执行 D.函证

149.完成符合性测试后,审计人员只有在确认(BCD )的情况下,才能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A.通过符合性测试已获取证据证明控制有效

B.控制政策和程序与认定不相关 C.控制政策和程序无效

D.取得证据来评价控制政策和程序显得不经济 150.在符合性测试中,误差包括的情形有( ABC )。

A.凭证上记录正确,但缺少复核、批准等控制程序

B.凭证记录上有执行控制程序的轨迹,但记录与事实不符 C.既未执行控制程序,记录也不正确 D.误报货币金额的绝对值

151.在审计中合理地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具有(ABCD )方面的意义。

A.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B.可防止主观判断和随意性

C.能以一定的概率将抽样误差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D.促使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152.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ABCD )。

A.审计目标和分层

B.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和预期总体误差

C.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D.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53.在抽样风险中,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有( AC )。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拒风险 D.误受风险 154.在运用统计抽样的全过程中,需要运用专业判断的有(ABCD )。

A.确定审计对象总体及其特征

B.设计与选择样本

C.对抽样结果进行质量上的评价

D.对抽样结果进行数量上的评价

155.下列因素中,与所选取的样本数量同向变动的是(AC)。

A.可信赖程度 B.可容忍误差 C.预期总体误差 D.检查风险

156.对会计报表金额无直接影响,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正确理解的期后事项有(ABCD )。

A.被审计单位发生合并

B.发行债券或权益性证券

C.所持有的作为短期投资的证券市价严重下跌

D.由于法律限制或政府禁止导致某种产品无法销售而造成的存货市价下跌 157.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在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ABC)。

A.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B.进行实质性测试 C.收集、评价审计证据

D.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158.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AC)。

A.核算误差 B.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C.重分类误差 D.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159.审计报告的范围段应当说明的内容包括( BCD )。

A.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B.审计依据和目的

C.已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D.已实施的审计工作为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160.以下关于审计报告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审计报告的标题应为“审计报告” B.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即审计业务委托人

C.审计报告的日期是指完成外勤审计工作日期

D.当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当在范围段和意见段之间增加强调事项段

三、 判断题

161.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得从事此类业务。(√)

162.函证工作必须由审计人员直接办理,函件应由审计人员直接寄发和收取,不能委托被审计单位代办。 (√) 16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并非对会计报表的担保,所以,未检查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误,并不一定表示审计工作未按审计准则执行。 (×) 164.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审计测试,也就是实质性测试。 (×) 165.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取决于所选取的样本数量,样本数量越大,则审计证据愈可信任。

(×) 166.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就可减少。(√) 167.注册会计师在对有关人员进行口头询问时所作的书面记录经被询问人签字后即可成为书面证据。 (×) 168.相对而言,对于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即使审计人员出现判断上的偏差,也不至于引发对整体的判断失误,故此时审计人员可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 (√ ) 169.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有特殊的披露要求,因此,审计人员对关联方交易通常比非关联方交易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 170.具体审计计划是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所做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 171.审计人员可以改变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但无法改变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实际水平。 (√) 172.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据以确定分析性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 173.如果重要性原则运用不当,只会使审计风险过大,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