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1b7ebe2cc58bd63186bdeb

即日起至4月28日:宣传、发动、报名。

4月29日晚7时:竞赛咨询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过校园网及海报通知)。发放模型制作材料(所需材料超出额定材料量的费用另行自理)。

4月29日—5月9日:各参赛队制作计算书(不作必备要求)、模型PPT、结构模型。

5月10日—11日:各参赛队递交结构模型、计算书、模型介绍PPT。地点:主校区16教206室,云塘校区弘毅轩1A-314办公室。 5月12 日:竞赛筹备工作组整理模型并编号。

5月13-14日:组织云塘校区模型展览。具体地点另行通过校园网及海报通知。

5月15-16日:组织金盆岭校区模型展览;地点:五教三楼大厅。 5月17日上午8:30,在金盆岭校区4教一楼报告厅举行竞赛开幕式,随后进行模型现场加载。 六、竞赛规则及评奖方法

本次竞赛由竞赛组委会制定统一的竞赛规程(见附件一),并对竞赛结果进行现场评判,确保竞赛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本次竞赛设以下奖项:综合一等奖(2%)、二等奖(6%)、三等奖(10%),单项奖(创意美观奖)(3%),优胜奖若干。学校对获奖的参赛队每名成员颁发证书。获奖名次按参赛模型综合得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

2.活动内容

1、竞赛内容:设计承受局部静荷载的纸质受力结构模型,结构类型不限。 (1)、结构模型设计:模型材料及连接试验,模型设计计算拟定书; (2)、结构模型制作:结构模型现场制作及加载试验。 2、竞赛模型制作技术要求

(1)、模型制作材料:由竞赛筹备工作组统一提供相同规格的竞赛模型制作材料,包括A1标准绘图纸、白乳胶。 (2)、模型制作工具:自备。 (3)、模型技术要求 1)、 模型设计所需信息

① 模型加载台:加载台不提供水平力限制,加载台的支点(中心)跨径为700mm,加载台支点平面离地面净空可调节,最小净空1200mm,最大净空1500mm,

25

具体见附图;

② 模型承载台:模型顶面必须有一个承载平台(不必满铺),在模型长度方向须大于100mm,模型横向方向满足加载要求即可;

③ 模型加载点的标高不能低于支点平面标高。 ④ 承载吊篮重量为20 Kg。

2)、模型设计要求:各参赛队自由设计纸质结构模型,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 只能使用竞赛筹备工作组统一提供的结构模型制作材料;

② 提供结构模型的计算书(不作必备要求),计算书提交后不得再予更改; ③参赛的结构模型必须与提供的计算书完全一致;

④ 结构模型计算跨径为700mm(支点跨径),宽度不超过200mm,高度限制为150mm—300mm,加载点应满足加载吊篮要求;

⑤ 制作结构模型时,允许在模型材料接触面涂胶,但不得超过该粘结处10mm范围,其他部分不得涂胶;

⑥ 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在加载现场接受对参赛模型用材的质疑。凡经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现场检验认定,参赛模型用材超出竞赛筹备工作组给定材料的,一律取消其参赛资格。 3、加载试验要求

(1)、结构模型现场加载试验过程中,由各参赛队成员自行加载,另有2名工作人员协助。

(2)、加载过程中不得使用未经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允许的辅助工具。 (3)、每件参赛模型共有5次加载机会。其中前3次加载的荷载必须按照计算书方案(提交了计算书)或现场决定进行(第一次加载的荷载必须大于或等于承载吊篮重量),后2次加载荷载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加载只能单调增加荷载,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先卸载后加载。每级加载后,必须持荷20秒以上(不含20秒)方能继续下一级加载。在同一级荷载加载过程中,每次加载砝码的间隔必须小于5秒。每个参赛模型最大加载荷载为80Kg。 (4)、参赛模型在加载实测过程中,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视为被破坏或失效:

1)荷载加上去后20秒以内(含20秒)模型坍塌;

2)模型竖向或横向最大挠度大于跨度的1/10,测量点为跨中部位最

26

大挠度处;

3)模型尺寸不符,不能顺利放上加载台并完成加载; 4)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认为失效的其他情形。

3、竞赛评分细则 (1)、竞赛评分构成

竞赛模型最终评分由结构造型分和结构分两部分构成,其中:结构造型分10分,结构分90分,总分100分。 (2)、结构造型分评分规则

1)结构造型分(10分)由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每件结构模型不得标注任何参赛队的信息,只能标注由竞赛筹备工作组统一提供的分组序号;

2)结构造型分按照构思新颖、外形美观、比例协调三原则打分,最高

10分,最低5分。

3)评分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其余评委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作品的结构造型分。

(3)、结构分评分规则:结构分(90分)由模型设计资料分(10)和模型加载试验分(80分)两部分组成。

1)模型设计资料分(10)

模型设计资料分最高为10分,最低为5分,由竞赛评比执行委员会在结构模型加载前进行评定。评分依据主要包括:模型设计的合理性,结构设计特点和创新要点、计算书与图纸完整及版面工整情况等(计算书内容包括模型设计思路、创新特点、受力构件特色、主要节点构造特点等,不需要材料的力学指标和结构计算内容)。

评分前每件作品的设计资料隐去任何有关参赛队的信息,只标注由竞赛筹备工作组统一提供的分组序号。

评分方式:评分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其余评委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作品的设计资料分。

2)模型加载试验分(80分)

27

参赛结构模型加载试验达到S最大值者为80分;其他参赛模型得分=80×(被评模型S值/参赛模型最大S值)。其中,S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模型的最大承载力(Kg) 模型重量(g)×103

S=

(注:模型的最大承载力为破坏之前一级荷载,或限额内最后一次加载的荷

载,单位Kg。)

(4)、获奖名次确定办法:根据各参赛作品的综合总评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获奖名次,并当场宣布竞赛结果。

3.活动总结

(1)竞赛筹备工作及正式比赛情况

1)、积极策划,加强协调,认真做好我校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学院有关党政领导及学生工作办公室积极策划我校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工作。我院经过与教务处领导协商,一致同意成立了由主管校领导为主任委员的长沙理工大学第五届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组委会,以加强对竞赛的组织领导,增强竞赛的权威性。竞赛组委会下设竞赛评比专家组,由****学院相关领导、教授、博士组成,负责对本次竞赛活动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和对竞赛结果进行评定;成立以****学院学生工作专干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竞赛筹备工作组,具体负责本次竞赛活动的筹备及竞赛的服务等工作。同时,以起草、印发了《关于举办长沙理工大学第五届土木建筑类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的通知》,对竞赛的组织领导、竞赛内容、参赛对象及报名要求、参赛要求、竞赛规程、评奖及奖励办法、竞赛日程安排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将此通知发至全校各院系,以便在全校大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我校本次结构模型创作竞赛充分体现了?新材料、新规程、新体验?的特点。

2)、立体宣传,广泛发动,大学生选手踊跃报名参赛

为了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和竞赛活动气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和参与本次竞赛活动,竞赛筹备工作组加大了宣传力度,利用校园网、宣传板报、横幅、海报等多种宣传手段,在全校各个校区进行广泛宣传。

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全校共有涉及14个院系的181支参赛队、计五百多余名大学生报名参赛。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