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道路勘测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339bde650e52ea54189836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3、道路的分级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城市道路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4、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5、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通常采用测定的第85百分位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

6、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计量单位常用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或小时交通量(pcu/h)。 设计交通量是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其值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预测求得,目前多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确定

7、服务水平是车辆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所感受的质量量度 服务交通量是指在普通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周期内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服务交通量越小,驾驶自由度就越大,舒适性和安全性就越好,运行质量就越高。反之,服务交通量越大,则服务水平越低。 8、我国将服务水平划分为一、二、三、四级,

9、国内城市道路网有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10、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1)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确定道路红线位置(3)确定交叉口形式 (4)确定控制点坐标和高程

11、考虑到大型设备运输的发展、路面积雪和路面铺装在养护中的加厚等因素,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的净高为5.0m,三、四级公路为4.5m。对于路面类型为中级或低级的三、四级公路,考虑到路面铺装的要求,其净高可预留20cm。

12、道路勘测设计阶段及其内容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可以采用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

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二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适用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12、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13、缓和曲线的作用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循环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14、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考虑

(1)旅客感觉舒适 (2)超高渐变率适中 (3)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15、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计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16、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

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设计,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处的高程 城市道路设计高程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中线或行车道外侧边缘作为设计高程 17、最小纵坡

最小纵坡是纵向排水的需要,对纵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的纵坡最小值。为使道路行车安全、快速和畅通,纵坡小一些为好;但在长路堑、低填方和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一般以不小于0.5%为宜)。对干旱地区,以及横向排水良好、不产生路面积水的路段,也可不受最小纵坡限制 18、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9、合成坡度是指道路纵坡和横坡的矢量和 20、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应以满足停车视距要求为主,按竖曲线长度和停车视距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根据缓和冲击、行驶时间及视距要求三个限制因素,可计算出各设计因素时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竖曲线为宜。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公路设计速度的3s行程 21、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

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也称拉坡)和竖曲线设计

(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2)标注控制点位置(3)试坡(4)调整(5)核对(6)定坡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22、公路横断面类型

(1)单幅双车道(2)双幅多车道 (3)单车道

23、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

(1)单幅路(2)双幅路(3)三幅路(4)四幅路 24、路拱横坡度

为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称为路拱。其倾斜的大小以百分率表示 25、中间带的作用

四条及四条以上车道的道路应设计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中间带的作用如下:

(1)分隔上、下行车流,防止车辆驶入对向车道,减少道路交通干扰,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

(2)可以为设置道路标志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以作为行人过街的安全岛

(3)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防眩网,可防对向车灯炫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4)设于中央分隔带的两侧的路缘带,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能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侧向余宽,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26、加宽过渡的设置根据道路性质和等级可采用不同方法

(1)比例过度(2)高次抛物线过渡(3)回旋线过渡 27、超高过渡方式

(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 28、行车视距类型

(1)停车视距(2)会车视距(3)错车视距(4)超车视距 29、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估计是简答)

30、土石方调配方法: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31、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第五章 线形设计

31、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1)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3)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32、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

平面要素组合类型:基本型曲线、s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形曲线、复合型曲线、c形曲线、回头形曲线 3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1)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保持线形技术指标在视觉和心理上的大小均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34、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

(1)直线与直坡线、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直线与凸形竖曲线、平曲线与直坡线是常用的组合形式

(2)平曲线与竖曲线宜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与竖曲线 (3)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均衡 (4)要选择适当的合成坡度

第六章 选线与总体设计

34、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最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由粗到细,反复比选来求最佳解。 选线一般按工作内容分三步进行:

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纸上定线、实地定线) 35、平原区选线特点

平原地区选线的主要特征是克服平面障碍 36、平原区路线选择要点

(1)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2)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3)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4)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5)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6)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37、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

(1)路线方案(2)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及工程方案的拟定

(3)线形设计(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5)公路景观设计 38、总体设计文件组成

(1)项目地理位置图(2)说明书(3)图标及附件 39、沿河溪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

(1)河岸选择(2)高度选择(3)桥位选择

40、越岭线指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越岭线选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

41、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明显下凹地形

垭口选择:

垭口位置选择、垭口高程选择、垭口展线条件选择、垭口位置条件选择 42、过岭高程,过岭方式有以下几种:

(1)深挖低填(2)深挖垭口(3)隧道穿越 43、垭口两侧路线展线

展线是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利用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用以克服高差的布线方法。

(1)展线方式: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2)展线布局基本形式:利用山谷、山坡、山脊展线

44、山脊线布局主要解决控制垭口选择、侧坡选择、试坡布线三个问题

第七章 定线

45、定线方法按工作对象不同分为纸上定线、现场定线、航测定线 46、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1)定导向点(2)试定路线导线(3)初定平曲线(4)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