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父母的唠叨是首歌》活动课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初中学生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父母的唠叨是首歌》活动课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5a4c9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7

父母的唠叨是首歌 【活动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三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追求自主,摆脱束缚的强烈欲望.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有时心里明知父母的唠叨是为了自己好,也会反感,觉得父母麻烦多事,甚至和父母产生摩擦,破坏亲子关系.

通过本次辅导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良苦用心,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正确看待父母的唠叨,分析父母唠叨的原因,改进自己的做法,共同探讨积极应对唠叨的好办法,并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提出中肯的建议,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活动目标】:

1,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良苦用心,能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理解父母. 2,分析父母唠叨的原因.

3,学会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

4,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谐家庭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彩纸,笔,双面胶,信纸,信封等. 【适合年级】: 初三年级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刚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有的皱眉,有的撇嘴,有的满脸苦笑,一副痛苦不堪的表情,深受唠叨之苦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也把手举高,告诉同学们想当年老师也有这种感觉.)其实同学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与关爱中长大,享受着温暖与亲情,为什么你长大了,和父母的关系反而疏远了呢 请欣赏幽默小诗《儿子眼中的父亲》,并谈谈你的感受 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活,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你们就处在14,5岁的少年阶段,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追求自主,摆脱束缚的强烈欲望.但父母仍然把你们当孩子来看待,父母充满关爱的唠叨与你的独立意识发生冲撞时,同学们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有时心里明知父母的唠叨是为了自己好,也会反感,觉得父母麻烦多事,甚至和父母产生摩擦, 二,情景体验,相互倾诉.

想象看爸爸妈妈既要为生活奔波,有着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麻烦,苦恼和辛酸.又要为我们操心,对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时时处处严格要求,有时看到我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难免会显得着急,有时就会不停地唠叨.而我们很多时候会把\叮咛\当作\唠叨\把\期待\当作\压力\母爱

无错,而我们对母爱的理解却常常出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请观赏小品《唠叨的爸妈》 时间:星期天上午 地点:家里

人物:小明,妈妈,爸爸

场景:妈妈穿着围裙在拖地,在家里来回走,爸爸在看书,小明在写作业.

小明:带着耳机在听音乐,边写作业边晃着身体,一会拿着笔随着音乐节拍敲桌子.

妈妈:闻声赶过来,指着小明大喝一声:\小明,你在干什么 还边写作业边听音乐 哪有这样写作业的 能学习好才怪!\

爸爸走过来:\你说说你,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办啊 你现在学习为了谁啊,不就是为你以后能上个好高中吗!我们能得到什么啊!不都是为你好吗!我们这是何苦!你说说,现在人口那么多,你再不努力你怎么能竞争的过呢……\

小明:\行了行了,你们烦不烦啊!说够了吗 在学校这个老师说完了那个老师来说,天天说大道理,回家你们又唠叨个不停,还让不让我活啊 \说完双手往桌子上一摊,歪着头趴在桌子上,晕了.(三人鞠躬退场)(师生鼓掌感谢) 小明的父母针对小明的什么情况唠叨

你们的父母还会针对什么事情在你耳边唠叨

你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唠叨后,心里是一种什么感觉

老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能听到父母的唠叨,虽然引起的唠叨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有下面几种情况:(多媒体展示)

1,学习方面:作业拖拉,不复习;书写不认真,成绩不理想. 2,服饰方面:要名牌服装,打扮超前,不符合学生身份. 3,社交方面:外出玩耍不提前交待清楚,让父母担心. 4,卫生方面:房间脏,乱,差.

5,安全方面:行路安全,骑车安全,谨防陌生人等. 6,饮食方面:挑食,暴饮暴食.

7,娱乐方面:无节制地玩电脑,看电视等. 三,换位体验,理解父母.

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要么沉默不语,行动拖拉;要么针锋相对,言语刻薄,要么离家出走,伺机报复.你想过没有,父母对于你以上的行为,感受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的纸片,分成父母和子女两个不同的角色,体会面对不听话或行为不良的孩子,你的说教他们不接受时,你的感受.

再拿出绿色的纸片,按照上面的提示,把刚才的角色在互换一次,体验一次.

活动结束,请大家谈谈感受.(体验:如果自己的说教孩子不接受时的内心感受:着急,好心不得好报,孩子不理解自己很伤心,失望,说教不管用时就开始唠叨,可能是自己方法不对,态度不好引起孩子逆反,可是又不知怎样解决.)

父母的唠叨里有什么 (爱,关心,担心,呵护等)

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呢 首先,你看待父母的眼光发生了变化,父母不再伟大,智慧.你开始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评判事物.其次,你开始有了追求独立的愿望,你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大人看待.再次,两代人缺乏了解和沟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尊重父母,对自己的父母理解多了,也就不会抱怨他们了. 四,心心点灯,积极应对.

其实我们知道,爸爸妈妈不会无缘无故的唠叨,是我们在很多方面有欠缺,就免不了会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一些摩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商量一下:面对他们的唠叨,我们先要改变什么

——大家一起出出主意,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红纸上.请同学把这些好点子贴在黑板上.(任意找一位同学读一读)

1,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先完成作业,再复习功课.如果父母唠叨,你就可以理直气壮了. 2,仪表方面:上学当然穿校服.节假日可以适当打扮,不过要征求父母同意,也可以请服装超前的同学到家里玩,让父母接受你们的打扮.

3,社交方面: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和谁在一起.她是你的监护人,有权利知道这一切.

4,卫生方面:起床叠被,保持房间的整洁,勤洗头,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你不讲究这一套,就不让他们看见.)

5,安全方面:行路安全,骑车安全,谨防陌生人等. 6,饮食方面: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7,娱乐方面:有限制地玩电脑,看电视等,事先经过父母同意,请他们监督.

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想想看,你一般是什么反应:(先静想一会,再小组交流.)(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发生正面冲突,否则父母会加大唠叨的力度,让你难以忍受.) 老师总结:

1,安静聆听法(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做一个乖宝宝.)

2,转移注意法(可以给他们让座,拿拖鞋,端杯水或说些别的话题.) 3,自我嘲讽法(语言幽默风趣,自我讽刺,缓和气氛.) 4,解释说明法(可以在父母比较冷静的时候,解释清楚.)

5,撒娇耍赖法(可以对她笑一笑,做做鬼脸,撒撒娇.只要父母高兴,撒娇耍赖也没错.) 6,写信述说法(可以给父母写封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真心沟通,和谐亲情 改变父母唠叨的习惯,方式

因为缺少理解,才会产生代购,因为多了误解,才会发生矛盾.可能我们在慢慢的改变自己,慢慢的进步,父母没有察觉到;可能我们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父母还不满意;可能他们的谈话方式让我们反感等等.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我们感恩的,理解的心,为他们在亲子沟通上提几点中肯的建议吧. 《亲子沟通建议》

(建议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先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再表示自己会努力,实现他们的目标;最后语气委婉地提出建议.)

写在纸上,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里,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方式给父母. 1,感恩父母的唠叨,那是爱的语言. 2,要尊重孩子.我们也是小大人.

3,别只盯着孩子的缺点,这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4,孩子需要的是耐心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5,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6,父母应给我们申辩的机会,耐心地听我们把话讲完. 7,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 8,希望每天有10分钟交流的时间.

如果我们父母能接受建议,那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加和谐,幸福,美满.请同学们欣赏小品《和谐家庭》

时间:星期天上午 地点:家里

人物:小丽,妈妈,爸爸

场景:妈妈穿着围裙在拖地,在家里来回走,爸爸在看书,小明在写作业.小丽写完作业,把书包整理好,把写字台收拾干净.起身伸了个懒腰,看见妈妈还在干家务,说:\妈妈,我作业写完了,我来帮你.\

妈妈:\不用了,收拾完了.\把围裙解下,坐在沙发上休息. 小丽:赶忙端来一杯水,递给妈妈. 妈妈:很高兴地说\谢谢\

小丽:端一杯水给爸爸,爸爸对小明笑笑,点点头.

这时电话铃响了,有同学找小明出去玩.小明征求爸妈的意见

小丽:妈妈,我的同学王立军叫我出玩,在明珠广场,10点半回来.你们同意吗 妈妈:\你的作业写完了,什么时候复习 \

小丽:摇晃着妈妈的胳膊:\妈,我的作业都写完了,你就让我出去玩一会吧,我下午在复习,妈,你就答应我吧!\妈妈笑了.

妈妈爸爸:好的,玩得开心,要注意安全. (三人鞠躬,退下.同学们鼓掌.) 学生谈体会.

在家庭中,孩子应该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体贴父母,尊重父母,和同学外出应该先请示父母,征得同意后再走;父母,孩子互相理解,一家人才能其乐融融. 六,情感升华 ,总结深化

播放《爸妈谢谢你》的伴奏歌曲:

师结语:同学们,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呢,有一位教授已经60多岁了.门外寒风凛冽,教授要出门去作报告.他那80多岁的母亲,年迈多病,在病床上,发出断断续续的,低沉的声音:\儿啊,多穿点衣服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再大也仍旧是孩子,我们就像父母心中的风筝,永远让他们牵挂.父母的唠叨是一首歌,有歌听的人生不会寂寞.很多人长大以后对父母那曾令人心烦的唠叨又有了这样的感受:

唠叨是浓浓的关爱; 唠叨是温暖的呵护; 唠叨是母爱的重叠; 唠叨是亲情的附加; 唠叨是真诚的劝说; 唠叨是殷切的期盼.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听不进父母的唠叨,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说明我们在成长.如果父母的唠叨让你感到心烦了,受不了,记得用上今天学到的好方法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