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肇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badc2ccaaedd3383c4d38e

——区域合作原则。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一体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形成区域之间的分工与竞合,探索以市场化为手段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在各经济发展主体功能区、广佛肇、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区域快速流动。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倡导低碳经济、绿色增长。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品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生态城市。

(三)协调关系

——有效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与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融合。要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指导作用和空间约束功能,是产业发展和布局等规划的基础。

——有效协调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依据循序渐进、合理引导的原则,把现有的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布点等发展状况逐步向主体功能区规划方向协调,未来发展要严格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点,以增量调整存量,最终实现经济布局的优化。

——有效协调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过程中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谋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做

— 13 —

到局部服从全局,全局兼顾局部。各行政区域间可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打破行政区域实现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突出主体功能和主导作用,同时不排斥其他辅助或附属功能,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要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相生相融。

——有效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按照土地的适宜性原则和生态保护要求,对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挖掘和利用;积极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着力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各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

——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既要发挥政府的科学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完善区域政策和配套政策,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有序进行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

(四)功能分类

根据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规划将肇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发展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主体功能区。(图1: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

— 14 —

图1:主体功能区分类示意图

按开发方式按开发内容主体功能其他功能优化开发区域城市化地区提供工业和服务产品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重点开发区域生态发展区域工业化地区农业地区提供农产品提供生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地区提供生态产品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在全市范围内开发规模、强度最高的区域。通常设置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已有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城镇化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开发规模、强度相对较高的区域。通常设置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潜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能够与中心城区形成走廊式或组团式发展格局,进一步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城镇化地区。

生态发展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区域,以及列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通常设置在关系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不应该或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业地

— 15 —

区和生态地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禁止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生态保护区域。主要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重要水源地等各类国家、省规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五)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

——主体功能格局逐步明晰。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成为承载全市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的城市核心区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45%(未扣除禁止开发区域的面积)。生态发展区域成为以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提高生态屏障功能的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55%(未扣除禁止开发区域的面积)。禁止开发区域成为承担维系生态系统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6%。

——空间开发结构逐步优化。全市开发强度控制在10%,城市空间控制在310.7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7.84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508.47平方公里,逐步提高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率,每平方公里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充分发挥作为承担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提供居住等城市空间作用。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以主体功能区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