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教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城市总体规划教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e2fdee6294dd88d0d26b33

2、 近现代的城市规划

2.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 ①租界城市:殖民色彩对比强烈 ②帝国主义独占城市:完全西方的模式 ③广大封建城市 :沿袭中国古代模式 ④古代城市的兴衰:如大运河沿岸城市

⑤封建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城市:有功能分区的规划思想等 ⑥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城市:如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典型的中西结合,有传统的中轴线方法与建筑风格,也有西方的环行放射思想和几何构图。

2.2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①理论渊源:

“乌托邦(Utopia)”—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1477-1535)。在16世纪针对城市与乡村脱离与对立,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造成的矛盾提出的规划思想:城市与城市之间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到限制,以免城乡脱离;每户有一半人口在乡村工作,两年轮换一次;住户门不上锁,废弃财产私有的观念;生产的东西放在公共仓库中,每户按需领取,设公共食堂和公共医院。

“太阳城”—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 1568-1639)。提出财产公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居民从事畜牧,农田,航海,防卫等。

“新协和村(New Harmony)”—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共厨房和幼儿园;住房附近有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生产自给,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

“法郎吉(Phalange)”—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生产联合会为单位,1500—2000人组成公社,有组织的大生产。

②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ies tomorrow):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ords Real Reform(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的,他分析了当时大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乡村,城市与乡村结合(田园城市)的三种“磁场”,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见幻灯片):每一个花园城市群共25万人,由一个母城与6个花园城市组成,母城5.8万人,每一个花园城市3.2万人,占地404.7hm2,母城与花园城市之间有2023.4hm2永久性农业用地。城市由一系列同心

圆组成,母城有六条放射性大道,田园城中心和外缘(靠母城一侧)有城际铁路和快速交通相连;花园城市内部也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占地20hm2的公园,外围是市政厅,再外围是一圈占地58hm2的公园,公园外是商店,商店外是住宅圈,住宅外128m林荫道,林荫道中有学校,儿童游戏场,教堂,大道外侧为花园住宅。强调保留永久性绿地,人口再发展时又建一个相同的城市。1902年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③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花园城市理论进一步发展成大城市外围建卫星城理论,第一代郊区建“卧城”巴黎;第二代“半独立卫星城”1918年赫尔辛基,第三代卫星城实际为“独立新城”,英国哈罗、斯特文内几等新城。

④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制定《城市规划大纲》,提出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运转。居住区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不同的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工作地点不宜离居住区过远,以免造成交通拥挤,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计划;城市要增加绿地,就是说居住区要多留绿地,旧城改建时要降低人口密度,开辟绿地,市郊要有风景地带;街道要分类,行车速度依街道功能而定,街道宽度根据交通资料而定,中心区改建不宜过分集中,要保留历史古迹与古建筑。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片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

⑤技术规划—现代建筑运动:第一个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他反对霍华德逃避大城市发展实际,提出300万人口的巴黎改建方案,主张以技术为手段,提高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度发展,增加人口密度。

他认为城市由内向外围发展,越靠近中心交通越集中,主张市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车辆与住宅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

织发展立体交通。

他在1922年巴黎改建方案中,将城市总体规划为由直线道路组成的道路网,城市路网由方格对称构成,几何形体的天际线,标准的行列式空间的城市。城市分为中心区,工业区和居住区,中心区全部建成60层的高

楼,工业区域居住区有便捷交通,街道按性质分类,改变沿街密集式街道,增加街道宽度与建筑间距,增加空地和绿化。

第二个代表人物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1935年提出《广亩城市—— 一种新的社区规划理论》,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他认为大城市都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

⑤马丘比丘宪章:1978年在秋鲁利马的马丘比丘会议,对雅典宪章进行了批评。对交通按道路功能,小汽车作主要交通工具以及其交通量作为解决交通的依据应该为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公交优先;四大功能及其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要注意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联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应和谐发展。

⑥有机疏散理论:美国伊利尔·沙野(Eliel Saarinen)1934年提出。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向周围扩展,内部贫民窟也不断蔓延,城市建设是缓慢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动态的,他用对生物的认识来认识城市,认为城市由许多细胞组成,细胞体间有空隙,有机体通过细胞繁殖而生长,每个细胞向邻近空间扩展,这种空间是预先流出来共细胞繁殖用的,这种空间使有机体生长具有灵活性,同时又能保护有机体。他的思想认为,以往的城市是把有序的疏散变成无序的集中,而应把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分散。认为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成不同的集中点区域。这种区域又可分成不同活动需要(功能)的地段。由于城市的功能产生的集聚的力量是城市具有一种膨胀趋势,当分散的离心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时,城市就会出现分散。即城市内部的潜在力量是城市的活动进行功能性集中,这些集中点又产生有序状态。而交通正像人体的血液流动渠道,在各种功能区间运输,渠道的大小。根据交通量大小而定,输送的目的直接达到目的地,大动脉,大静脉输送主路线,并不通过其它无关器官,毛细管则局部输送,所以,高速交通集中在单独的干线上,以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图)(见幻灯片)

⑦ 其他:

A 城市设计研究 B邻里单位与社区规划

C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如为谁规划的思想;决策理论中的对不同利益集团与弱势群体的保护;女权主义思想等 D 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E 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2.3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历程 2.3.1 1949-1952年 经济恢复期

2.3.2 “一五”(1953-1957)-157项重点工程的工业城市规划,正常 2.3.3 1958-1960 大跃进,调整

2.3.4 “二五”(1961-1966) 三年暂时困难 2.3.5 文革(1966-1976) 即“三五,四五”破坏 2.3.6 1977-1980 -拔乱反正 2.3.7 1980年以来-改革开放 2.3.8 城市规划的“三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