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9 座污水处理厂PPP 项目——揭阳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揭阳市9 座污水处理厂PPP 项目——揭阳空港经济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e38ec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1

影响小。 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0kg/d。该部分固体废物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⑤原有项目污染源环保设施情况 表6 原有项目污染源环保设施一览表 项目 序号 污染源 排放浓度/排放量 内容 排放情况 废气 1 恶臭 / 采用加盖、封闭处理措对周围环境无明显影响 施 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与砲台镇、登岗镇的城镇生活污水一同纳入本项目进行处理后排放 废水 1 生活污水 1642.5万m3/a 经化粪池处理 1 固废 2 污泥 生活垃圾 0 0 采用专用汽车外运至城市垃圾场进行处理 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零排放 三、原有项目情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原有项目由于未建成运营,因此不产生环境问题,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不需整改。 11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地跨东经115°36′至116°37′39\,北纬22°53′至23°46′27\,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揭阳空港经济区位于地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交汇处,毗邻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速铁路潮汕站。三面为榕江南北河环绕,拥有省内著名的“黄金水道”榕江航道和粤东地区内河货运主要港口之一的渔湖深水码头。水陆空交通方便,区域完整,境内河流交错,地势平坦,拥有成片的开发腹地。区内人文蔚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和城市新景观众多,产业基础扎实。古有“浮水葫芦”、“葫芦宝地”之美誉。 2、地貌与地质结构 揭阳空港经济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平缓,地基坚实。场地上部有厚层淤泥土层分布,建设区段属多层结构软弱场地土,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或自然灾害,如滑坡、坍塌、溶洞等,场地其稳定性良好。 3、气象条件 揭阳空港经济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4°C,平均降水量1732 毫米。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 4、水文 揭阳全市河流总长1097.5km,年均径流量62亿m3。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kW,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kW,约占理论蕴藏量的36.2%。境内大气降水量较大,年均约1800—2000mm。过境容水较多,水资源极为丰富,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径流量可达125.98万m3。全市各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862—3080 m3,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达3788—5326 m3。境内水能蕴藏量为25.1万kW。主要河流河水pH值在6.3—6.8之间,属弱酸性;硬度极低,绝大多数河段水质达到1—2级。 榕江,发源于陆丰县凤凰山,自西向东流,在汕头市牛田洋注入南海,干流长185 km,流域面积4628km2,流经揭西、揭东、榕城全境和普宁、潮阳、潮州、陆丰、丰顺等县、市的一部分。上游地势陡峻,降雨强度大,洪水汇流快,中下游比降较平缓,地势平坦。流域受洪水暴潮威胁耕地面积达88万亩,约占流域全部耕地的55%。流域地表植被较好,但支流上沙水、新西河及车田水上游水土流失较严重。最大支流是北河,干流长92 km,集水面积1692 12

km2,流经丰顺、揭东两县及榕城区,在炮台双溪嘴汇入榕江。五经富水是第二支流,主流河长76 km,集水面积719 km2,水资源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南河是榕江的主流,干流长175公里,发源于普宁市峨眉嶂山地西部后溪乡南水凹村附近的禾坑,年平均径流量为87.3 m3/s,南河江面开阔,流域广阔,江面雄伟壮观,江面宽度是榕江北河的2倍。南河与北河在揭阳市炮台镇双溪嘴汇合,往东南流经牛田洋,最后汇入南海。 13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及人口 揭阳空港经济区前身是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于1992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总面积44.22平方公里,下辖渔湖镇和溪南、凤美、京冈三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11.3万人。2003年初,试验区被省政府批准列为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南区),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定为市区东部新城区,2011年10月份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把试验区纳入空港经济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设高档次空港经济城。揭阳空港经济区于2013年3月2日正式挂牌成立,揭东县撤县设区,揭阳试验区改为“揭阳空港经济区”,总面积234平方公里,管辖砲台、地都、登岗、渔湖四个镇和溪南、凤美、京冈三个街道,户籍人口42.72万。 2、社会经济状况 初步核算,2015 值168.46亿元,增长4.1%,对GDP 亿元,增长7.4%,对GDP 亿元,增长10.6%,对GDP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90.01 增长的贡献率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31 增长的贡献率为58.8%;第三产业增加值577.24 增长的贡献率为37.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 亿元,增长(同比,下同)8.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年的8.8:61.7:29.5调整为8.9∶60.6∶30.5,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3.1%,金融业增长10.0%,房地产业增长4.9%,其他服务业增长14.2%。民营经济增加值1493.96 亿元,增长7.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1255 元,增长7.4%。 3、区位优势 空港经济区地处汕潮揭三市“金三角”,西连榕城区,东邻汕头经济特区,北接潮州市。位于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联结点,是连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纽带;汕潮揭半小时经济圈内,属汕潮揭同城化的核心地带;揭阳东部市区,是揭阳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发建设的重点。产业基础良好,空港经济区形成有新能源、新材料包装、塑料模具、家用电器、床上用品、机械电子、木器家具、服装毛织、精细化工、建材、医药等主要特色产业。物流、商贸、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拥有中科信泰、达华节水、鹏锦实业、广东雅娜、广东黑牛、宝骏汽车城、巴黎万株纱华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还有榕泰物流、红东物流、东海酒店、天伦酒店等一大批现代物流商贸服务企业。潮汕明珠酒店、南潮商务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揭阳空港经济区是推动揭阳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而设立的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将以粤东国际化前沿平台、“汕潮揭”同城化先行区、推动揭阳转型升级集聚区为目标,努力打造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