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二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一大二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dfda32aa2161479171128fe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 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10.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B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11.粗基准是指( A )。

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 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 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12.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A ) A.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B.未加工的表面

C.精度最高的表面 D.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13.工序基准定义为( B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14.ESi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i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j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j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D )。

A.

?ES??ESii?1Mj?1NMNj B.

?ES??ESii?1j?1MNMNj

C.

?ES??EIii?1j?1j D.

?ES??EIii?1j?1j

15.Ti为增环的公差,T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 A )。 A.

?T??Tii?1j?1MNj B.

?T??Tii?1j?1MNj C.

?Ti?1Mi D.

?Tj?1Nj

16.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aamax,最小值为a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bbmax,最小值为b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max=( D )。 A.aamax - bbmax B.aamax - bbmin C.aamin - bbmax D.aamin - bbmin

17.平面加工时,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Ta,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Tb,则本工序余量的变动量Tx=( C )

A.(Ta + Tb)/2 B.(Ta - Tb)/2 C.(Ta + Tb) D.(Ta - Tb)

18.加工轴的外圆表面时,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a max,最小值为da 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b max,最小值为db min,那么,本工序的双边最大加工余量2Zmax等于( D )。P114

A.da max - db max B.da max - db min C.da min - db max D.da min - db min 19.劳动生产率是指( D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工厂生产产量

C.劳动者用于生产的时间比例 D.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20.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哪几种方法?( A ) 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 B.提高工人操作水平 C.修改产品设计 D.增加操作工人

21.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指( C )。

A.降低了生产成本 B.提高了总产量

C.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工时 D.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2.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C )。 A.矩形 B.梯形 C.鼓形 D.鞍形 23.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D )。

A.机床 B.工件 C.刀具 D.切屑

24.车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造成主轴径向跳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轴颈圆度误差 B.轴套孔圆度误差

C.轴颈与轴套间隙偏大 D.轴颈与轴套间隙偏小 25.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 A )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 B.氧化 C.材料成分不匀 D.产生回火 26.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哪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D )

A.刀具几何形状 B.切削用量 C.工件材料 D.检测方法 27.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 B )。

A.刀具材料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工件材料 28.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 B )。

A.工件线速度 B.砂轮线速度 C.进给量 D.磨削深度

四、简答题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缩短基本时间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五、应用计算题

1.下列三图中:A)表示了零件的部分轴向尺寸,B)、C)为有关工序示意图,在B)工序

?0.1??h中加工尺寸500,试计算H和Δh值。 ?0.1mm和100mm在C)工序中,加工尺寸H0

?0.1解:由尺寸链图可知,加工尺寸4+0。30 mm是封闭环,500100mm和?0.1mm是增环,??h为减环。 H0 基本尺寸 ES EI 50 0 -0.1 -10 0 -0.1 H=-36 +0.3 +0.2 4 +0.3 0 由此解得 H=36-0.2-0.3mm=35.7+0.10 mm。则 H=35.7mm,△h=+0.1mm。

2.加工如图所示零件时,需保证设计尺寸6?0.1mm,但这一尺寸不便直接测量,只好通

过度量尺寸L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解:

由尺寸链图可知,设计尺寸6?0.1mm是封闭环,26±0.05和L为增环,360.-0.05 为减环。 基本尺寸 ES EI L= 16 0 -0.05 26 +0.05 -0.05 -36 +0.05 0 6 +0.1 -0.1 由此解得 L=160.-0.05mm

课题五 典型零件加工

一、填空题

1.车削加工中心加工轴类零件是采用工序 统一基准 原则加工。 2.轴的锻造毛坯有应力时,常需进行 正火或退火 热处理。

3.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磨削通常以 轴两端的中心孔 作为定位基准。

4.在车床上加工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 弹性变形 ,可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 5.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为车削和 磨削_。 6.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 形状 误差。

二、判断题

1.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 )

2.因为球心、轴线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们客观上存在,所以只能以球面和圆柱

面为定位基面。( √ )

3.一批轴要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通常应至少分成两道工序。( × ) 4.在精磨主轴锥孔时,选择主轴的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 ) 5.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工艺时,一般需要采用统一基准原则。( √ ) 6.箱体零件加工时,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是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规律。( × )

三、单项选择题

1.大批量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 C )。 A.砂型铸造的毛坯 B.自由锻的毛坯 C.模锻的毛坯 D.轧制棒料 2.套类零件以心轴定位车削外圆时,其定位基准是( A )。

A.工件孔的中心线 B.工件内圆柱面 C.心轴外圆柱面 D.心轴中心线

3.采用镗模法加工箱体孔系,其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 C )。 A.机床主轴回转精度 B.机床导轨的直线度 C.镗模的精度 D.机床导轨的平面度 4.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 )。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

四、名词解释题

1.高速磨削

2.强力磨削—是采用较高的砂轮速度、较大的背吃刀量(一次切深可达0.6㎜以上)和较小的轴向进给,直接从毛坯上上磨削出加工表面的方法。

课题六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机械加工精度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同一设备最低加工成本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 ) 2.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机床几何误差所引起的。( × ) 3.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

4.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现象。( × ) 5.减小误差复映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 ) 6.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 ) 7.由于刀具磨损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 ) 8.机械加工中允许有原理误差。( √ )

9.尽管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时间内可视为常值,但在加工一批工件时,

若多次调整机床,其调整误差仍为随机性误差。( √ ) 10.在加工一批工件时,尽管多次调整机床,但因机床磨损速度很慢,机床制造误差在一定

时间内可视为常值,所以其调整误差为常值系统性误差。( × ) 11.复映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 ) 12.定位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 )

13.刀具和机床磨损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14.工件受热变形造成的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1.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C )。

A.矩形 B.梯形 C.鼓形 D.鞍形

2.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两端直径偏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A.两顶尖处刚度不足 B.刀具刚度不足

C.工件刚度不足 D.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 3.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 C )。

A.无关 B.成正比 C.成反比 D.成平方关系 4.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D )。

A.机床 B.工件 C.刀具 D.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