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复习提纲2013.12.1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旅游学复习提纲2013.12.1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2a2abbf705cc175427093a

们日常生活的社会空间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

后现代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主要区别

部门 住宿 餐饮 纪念品 交通 后现代旅游 客房、旅社、当地居民家 小食摊、小饭馆、地方食品与特产 手工艺品、小生意、当地艺人 迷你巴士、人力三轮车

传统大众旅游 国际大酒店 国际标准餐馆、国际化食物 大众产品 空调大巴、出租小汽车 3、结合P50的案例,分析同学们这个年龄段群体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方式 本章重要观点:

1、旅行产生的前提是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商人是最早的旅行者 2、古代旅行产生了复杂的社会效应:旅行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经,当旅行者处于某种文化的结点时,其自身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经验最终作为一种知识被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体系中,从而导致原有文化的价值改变 3、旅行导致文化的转移、认证和文化冲突 4、工业革命对于近代旅游业的出现产生深刻影响

5、现代旅游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发展着,并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案例:现代旅游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技术进步使大众旅游成为现实,你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创新升级发展的影响,请以现实旅游发展的现象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章 旅游者

1、旅游者的一般概念性定义

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长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这些人外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消遣,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的公务、会议、探亲等,但一般不包括就业和移民等目的。 2、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1)观光游览型

观光游览型旅游者是指以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活动内容的旅游者。他们希望通过参观、游览,欣赏山川美景,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增长见识,扩大视野,获得一些新奇特的感受。

特点:①出游的季节性强;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大;

③对价格较为敏感;④重游率低。 (2)娱乐消遣型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指的是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松弛,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愉为主要目的的

5

旅游者。特点:①大多是自费,对价格较为敏感;②追求的是物有所值;③消费比纯观光

旅游者要多;④重游率高;⑤参与性强。 (3)度假保健型

度假型旅游者是指以度假休闲形式外出,通过参加一些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旅游活动,以达到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治疗慢性疾病等目的的旅游者。其具体形式包括医疗旅游、避暑旅游、避寒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等。特点:①收入较高,旅游消费较多,以中老年人居多;

②对服务质量要求高;③一般停留时间较长,重游率比较高。 (4)文化型

文化型旅游者是指为了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以文化交流为活动内容的旅游者。具体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等形式。特点:①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②具有某方面专长

或对文化具有特殊兴趣;③对旅游线路的科学性比较敏感,并可能多次到一个地方旅游。 (5)公务型

公务型旅游者是指出于工作方面的需要而外出的旅游者,其主要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公务旅游的具体形式包括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等。

特点:①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强,消费水平高,对价格水平不太敏感;②对服务水平要求高;③出行频繁,在目的地滞留时间较长;④出行不受季节性影响,对目的地的选择没有多大自由。 (6)购物型

购物型旅游者是以到异地城市购物为主要目的,同时结合城市观光的旅游者。

特点:①出行的季节性、时间限制不强;②消费水平高,对旅游目的地经济贡献大; ③关注目的地商品价格,却对旅游产品本身的价格不太敏感;④重游率高。 (7)家庭事务型

家庭事务型旅游者指的是以探亲访友、出席婚礼、参加开学典礼等涉及处理个人家庭事务为目的而外出的旅游者。特点:①外出季节性较弱;②目的地选择缺乏灵活性;③价格敏感性强;

④使用目的地的服务设施频率低。

3、简析实现旅游需求的条件:(1)有闲钱。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往往引起个人及家庭收入

的提高,这是旅游需求产生的首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旅游动机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2)有闲时。旅游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地性,即游者必须离开常住地去异地参观访问。这一特征客观上要求旅游者在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因此,余暇时间是决定能否实现旅游需求的又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3)有动机。一个人要想成为旅游者,除必须达到一丁点收入水平,拥有充足的余暇时间外,还

必须在主观上具有外出旅游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旅游动机,它是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6

(4)其他因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及可进入性、旅游者的身体状况及家庭的人口结构。 4、试析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个性心理类型(决定性因素); (2)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社会文化因素

5、概念:游客、旅游者、旅游动机、国际游客、国内游客、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旅游体验

游客: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的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其旅游

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旅游者:指暂时离开长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这些人外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消遣,例如观

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的公务、会议、探亲等,但一般不包括就业和移民等目的。 可自由支配收入: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入,在扣除社会花费(个人所得税、健康和人寿保险老年退休的预支、失业补贴的预支等),和日常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等)以及预防意外开支的储蓄(突发事故所需费用)之后,剩下的收入部分。

余暇时间:指人们非工作时间中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有四种分布情况:每日余暇、每周余暇以

及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旅游体验是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在一个特定旅游地花费时间

来游览、参观、学习、感受所形成的,是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

旅游动机:指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到何处、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6、旅游体验质量的衡量 满足感、淡漠感、失望感

满足感:兴奋、欣慰、惊奇等心理反应

淡漠感、失望感表现为疲劳、乏味,过于熟悉、严重偏离预期目标的经历 案例:请以自己的1次旅游经历为案例,分析评估自己的旅游体验质量 7、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因素

美国学者Chris Ryan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子、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四个因素

1)先在因子包括: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生命阶段、目的地营销和形象定位、旅游的期望

以及动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2)干涉变量包括:旅行经验、延误、舒适、便利、目的地可进入性、住宿质量等变量因素 3)行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个体性格、受教育程度、对旅游的理解、对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的不同,会使旅游主体获得不同的旅游体验,产生不同的旅游行为。 4)结果

7

第一 当旅游企业过度渲染了旅游体验,旅游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期望和实际体验的反差,则产生失望感,对旅游失去热情;

第二 旅游期望和旅游实际体验基本对接,旅游者较满意,不会失望但也不会对旅游增加激情

第三 旅游企业恰当的设计旅游期望,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协调干涉变量,积极引导旅游者进入旅游角色,旅游主体体验了期望之外的经历,并制造意外惊喜,旅游体验为兴奋感

案例:请以课堂所学知识,解析中国公共假日出现景区客流爆满的现象和问题 8、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分为哪几种类型?

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到何处、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分类:(1)日本学者:心理、精神、身体、经济

(2)美国学者:身体方面、文化方面、人际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 (3)中国学者:求实、求新、求名、求美、求胜、求趣、求知、求情、求健 9、分析不同旅游阶段旅游者心理特征

准备阶段:渴望出游,逐步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以及旅游日程

旅途阶段:对旅游交通的需求心理是安全、准时、舒适;对旅馆的心理需求是干净卫生、便利安全。 游览阶段:对旅游资源表现出知识性、刺激性和参与性的心理需求;对旅游纪念品的基本要求是有

纪念价值、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结束和回忆阶段:可能游兴未尽,恋恋不舍;也可能思乡心切,想尽早回家与家人朋友共享欢乐。 本章重要观点:

1、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长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各国旅游组织和旅游机构对旅游者所下的技术定义不同,但都是从目的、离开常驻地的时问和距离等3个方面来考虑。

2、旅游需求的形成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收入和余暇时间等客观条件,还要有主观的旅游动机。

3、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可分为准备、旅途、游览和结束等4个阶段,不同阶段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不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