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派出所职能转型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层公安派出所职能转型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56a503ff00bed5b9f31da3

任区和警力配置,综合考虑社区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治安状况等因素,以一名民警负责管1000户或3000人为标准,分别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一区多警等几种警力配置模式[14]。我国有4.5亿城镇人口,一名民警管理3000人,就要增加100多万名民警,公安队伍还有翻番,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当务之急是将5人以下的派出所充实到5人,把大中城市的社区警务室建立起来。适当给派出所减负,使他们能够把主要精力用于各项防范和管理服务工作中去,有效防范和减少各治安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具体上可有以下两种做法:第一、实行弹性工作制,建立动态警务机制,落实强制性工作制。改变过去倾向点、会的模式,应重视地域化、区域化管理方式。在考虑到社区实际情况与需要的前提下,采用控制最佳效益原则。在重点地段、区域上投入一定的警力,对于那些易于发生案件的地方,加大力度投入警力。而在案件发生高峰时段上做调整岗位部署,尽量做到防范的时间、空间上不留丝毫治安死角。第二、实行交叉错时工作制。在社区警察8小时的工作中特别在社区入户调查、与群众接触时,应将时间安排在中午、晚上或休息日,使群众一需要警察便能很容易就找到警察。

2、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和考核办法

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使评比工作发挥实际效果。按照考核检查的多样性、经常性、随意性,将现行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尤其是纠正、打击与防范三向不合位的考评,使其构成比例,加大基础工作在责任目标中的分量,给派出所压防范工作的担子。与此同时,还要在治安管理粗线条的项目上具体化,使之既能包容基础工作和防范工作的条目,也能使防范工作和基础工作做到量化和标准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着重考核社区防范、社区管理、社区服务、警民关系等各方面内容。对管区民警要检查人员失控问题,一定时间、一定区域防范问题,办案质量、群众的熟悉和满意程度。更为重要的是责任目标与考核办法的完善,要能够把工作量与工作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既能反映工作量,也能评估劳动付出后的实际效果。如派出所可以制订统一表格,内容大致可分为访问人姓名或单位负责人的签字等。这些表格交给辖区民警,民警到辖区工

作时,按规定填写表格,然后收集汇总考评。此外,有必要让群众对当地派出所的治安防范工作的评估在责任目标中占一定的比例,让群众来估价我们的防范工作是好是坏,是否达到有安全感的要求。

3、克服重打轻防的倾向

公安部曾明确指示派出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和防范,但由于有一些同志对这一战略调整的意义不够理解,对同犯罪作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解决社会治安微调的艰巨性、反复性认识不足,在组织集中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上很下功夫,面对抓基层工作,抓派出所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则重视不够,从而忽视基础工作,使得“重打轻防,越打越忙”的倾向仍处于主流。因此,为接受此种教训,应该将打击与防范有机结合做到标本兼治。第一、从全面上讲,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战略性“微调”。例如治安形势出现恶化时,是用打击促进防范,先打击犯罪的嚣张气焰,再提出防范措施。从局部上讲,要因地制宜,用灵活的作战方式和手段灵活地将打防有机结合[15]。第二、基层基础工作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基础工作,“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其重点就在这一“预”字。首先要做到“三投入”,将民警的组织配备适当投入到基层,使公安机关工作在同级党委的议事过程中占重要位置;将民进党力量配备适当投入的基层,使警力配置模式真正规范为“金字塔的模式”;将立功奖赏适当投入到基层,从而再次激活基层民警的信心和斗志。第三、彻底全面实行基础工作目标管理。一是将岗位业务工作实行量化管理。二是在队伍的斗争激励机制上实行目标管理。三是将基础工作全面规划为目标管理,从而使软任务变成硬任务,真正做到将无形的工作成果变成有形的。以实有人口为基础,外来暂住人口为重点,警务区民警必须经常深入辖区,对警务区的实有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按照分层次管理的要求。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常住人口中被列为重点人口管理对象的控制。尤其是对人户分离的重点人口,在切实掌握其去向和现实表现的同时提高管控能力。其次要抓好对外来暂住人口的管理,完善三级管理措施,建立“一簿一册”、“一人一相片”的人口资料管理制度。

4、建立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机制

(1)规范群防群治建设

基础派出所辖区内丰富的人才,物质资源应实现共享,这是基层警务最广泛的基础和依据。花大力气抓好以治保会内保组织为主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治保会在预防违法犯罪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要使治保组织继续在新行势下保持生机和活力,抓住成为群防群治组织的核心。在此基础上组建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邻里关照、义务轮流值班制度,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应切实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晚上好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要牢牢抓住当前广大群众和社会高度重视治安工作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2)完善防控区建设

在新行势下尤其要注重克服派出所工作的机关化倾向,要切实将工作投入到人民中去,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实现防控区向农村社区延伸,警务区(战)必须建立全天候巡逻制度,在坚持实行24小时巡逻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发案高峰期的巡逻,在白天和上半夜加强对住宅区的治安巡逻,增强防范入室盗窃案件的能力[16]。此外对于一些街头多发案件,要强化对如拎包扒窃的预防和控制。巡逻人员应由警务区民警、保安员、治保会人员共同组成。警务区还必须发挥属地管理的优势,把警务区内的居民群众、单位职工等组织起来,加强安全小区建设,发挥警务区民警在安全小区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开展安全小区建设应突破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模式。真正完善防控犯罪网络建设,改变公安派出所一家“孤军作战”的被动状况,深入开展打防控运行机制,即以社会面、社区和内保单位防范为基础,以管理防范和巡逻控制为基点,以派出所为骨干,把打防控的有效力量、手段、措施组织起来,使各个警种真正结合起来。当前公安队伍警力有限,民力则无穷,专群结合是我国公安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按

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小区”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社区特点开展防范工作,形成团结一致,共保平安的安全防范大格局。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防控机制建设最重要的一项治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