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烟台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烟台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5a7a1b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2.社会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牛奶密度/(g·cm-3) A.未掺水 C.掺水含量在20%~30%之间 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B.掺水含量在20%以下 D.掺水含量在30%以上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

A.3m B.4m C.6m D.5m

4.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B.透镜成的是虚像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 B.

C. D.

8.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9.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0.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下列方法中属于从

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C.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二、填空题

11.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石/g ________ 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总/cm3 40 /cm3 _________ 10 石块的密度ρ(kg/m3) ________ 石30 12.如甲图所示,小明看物体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小明应佩戴用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有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如图乙,其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填“实或“虚)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13.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变为_______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度。

14.如图所示,是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实现快速灭火。

15.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传递_________;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处控制噪声. 16.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__________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__行驶。 三、计算题

17.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60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已知水的密度是ρ水=1.0×103kg/m3)

18.甲、乙两同学比赛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时以A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处,不休息,再达到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甲上坡的速度为匀速4m/s,30s后抵达坡顶,马上下坡,下坡速度为匀速6m/s.

(1)坡长SAB为多少米?

(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3)如果乙同学整个过程中,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4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6m/s,最后谁将赢得比赛?(通过计算说明) 四、实验题

19.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一个玉雕,小明想知道这个玉雕的密度,他和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边的_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玉雕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玉雕的质量m=________ g.

(2)因玉雕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们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玉雕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3)该玉雕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4)小明和同学评估交流后发现:体积测量方案中,从图乙a到b的操作会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3)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左移动10cm,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想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撤掉光屏后,眼睛从光屏一侧望向凸透镜(如图所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