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面试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917bba2cc58bd63086bd7d

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

2009年6月11日上午

1.今年84万考生放弃高考,大多数为农村考生,“读书无用论”抬头,你怎么看? 2.公务员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无关,你怎么看?

2009年6月11日下午

1.谈谈对啃老族的看法。

2.温家宝在廉正建设会议上说,“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求我能而求我公”。综合公务员的行为规范,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6月12日上午

1.现在很多人喜欢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你怎么看?

2.人生的理想是成功,可是有些人把“干大事、做大官、赚大钱”作为成功的目标,对此你有何看法?

2009年6月12日下午

1.谈谈你对家电下乡的看法?

2.结合具体的工作,谈谈对“有容德乃大”的看法?

2009年6月13日上午

1.湖北命令本地官员必须抽本地出产的烟,抽不够标准不行,谈谈你的看法? 2.大学生穿名牌、用名牌,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6月13日下午

1.关于公务员阳光工资你怎么看?

2.大学生创业是创意重要还是资金重要?

2009年6月14日上午

1.呼和浩特市“蒙O”牌照一直以来有很多“特权”,老百姓普遍反映不满,对此,呼市公安局决定取消“蒙O”拍照,引起社会热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央视有句广告语“劳动创造美好未来”,请你从社会和个人角度谈谈你的观点?

2009年6月14日下午

1.面对金融危机,信心比金钱更重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有钱就是幸福,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6月15日上午 1.结合2003“非典”与今年甲型H1NI流感中国的反应,谈谈你对“灾难也是一种成长”的看法?

2.有人说,公务员应该“情商高”,也有人说公务员应该“法商好”,你怎么看?

2009年6月15日下午

1.中小企业在面对查、罚之类的问题时,是选择花点小钱免事还是花大钱通过法律解决,谈谈你的看法?

2.管理学中有“细节决定成败”和“选择决定成败”的论说,你是如何看的?

2009年6月16日上午

1.有人说企业需要成本,政府管理不需要成本,你怎么看? 2.很多高官落马,海内外媒体说他们昨天是英雄今天是罪犯,结合公务员的公权力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6月16日下午

1.现在网上评论、问卷调查、座谈等民众参政议政的方式越来越多,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说,人生来充满竞争;也有人说人应当合作,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11月26日上午

1.从十七大以来,提出改革的成果要与人民共享,对此你怎么理解? 2.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钱学森能甘于平淡,安贫乐道。请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11月26日下午

1.十七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此你怎么看? 2.你怎么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2009年11月27日上午

1.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报考公务员,作为大学毕业生你怎么看?

2.有人说“要以成败论英雄”,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11月27日下午

1.对于“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有的人认为不值,有的人认为要提倡这种精神,你是怎么看的?

2.谈谈你对“只有没作为的理想,没有没作为的工作”这句话的理解。

2009年11月28日上午

1.怎么看党政用人政策注重基层锻炼? 2.有报道袁隆平价值1000亿,怎么看?

2009年11月28日下午

1.纪检委设置网络检举信箱,群众纷纷通过互联网检举,就“网络反腐”谈谈你的看法。 2.关于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添加剂等,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共同关注,就怎么让群众吃得放心,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参考答案

2009年6月11日上午

1.【参考答案】〖试题分析〗这是一种消极现象,旨在强调读书的好处和用处。可以从教育体制,就业等方面深入剖析,体现深度。

〖解题思路〗首先,这是一现象客观存在,所以予以肯定。不要回避。其次,进行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再次,深入分析,不读书的危害和读书的好处。最后,得出结论,树立正确观念,立足课本,立足学校,提升文化素质。

〖就事论事〗当前社会,确实存在部分高考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放弃高考而去打工挣钱的现象出现,暴露出目前我国教育投入和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四年的大学教育投入对农村学生来讲是昂贵的。而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毕业后无法融入社会,找不到工作,前途一片茫然。所以小部分人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处。这种现象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为待业人员和啃老族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金钱至上的消极观念,使一部分人认为挣钱才是硬道理:大学费用太高。有些也存在家庭困难,相对大学教育费用和投入较高,而放弃学业。<就事论理>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使我们获得完整和全面的知识。教育不一定能让人驶向成功的彼岸,但他提供了一艘能驶向彼岸的小舟。至于中途人们是否被惊涛骇浪所击沉,那就要看个人的修为。如果因为看到别人早早的靠岸,而自己还在风雨中飘摇,别忘记了什么叫厚积薄发,坚持不懈。同时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书绝对是必要的途径。“读书无用论”是和谐社会的毒瘤,危害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肌体,蚕食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坚决根治这个顽症: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教兴国战略。有人才则国家兴,无人才则国家亡。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把对人才的重视落到实处;二是要大力改革用人机制。要坚决打破各种形式的“铁饭碗”,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全员聘任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有用武之地;三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坚定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

2009年6月11日下午

1.【参考答案】〖试题分析〗类似题目:以前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现在却出现了“啃老族”,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啃老族”现象越来越常见,是对传统“养儿防老”的颠覆,也逐渐演变成一种亚文化。这一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原因,并能可以通过措施进行改变。同时也要表明自己在生活当中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解题思路〗从现象入手,这样的现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

〖背景介绍〗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在不断扩大。许多处于青壮年阶段的人,无论是否参加工作、有无收入、收入水平高低,都要继续依靠父母养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一现象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危害〗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独生子女逐渐成年,中国“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十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现实表明,“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啃老族”呢?一是,依赖型家庭。中国

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备受父母的溺爱,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意识,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精神上始终处于襁褓之中。二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城市青壮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三,现在社会上却有一些人故意躲避劳动,不仅是怕脏怕累,更是因为他们心中存有“靠劳动吃饭丢人”的非常错误的思想。〖对策〗由于啃老大军一天天的扩大,中国已经形成啃老亚文化。要通过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社会意识引导的连动机制之建立,改变这一状况。“襁褓青年”要独立,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放弃传统心理,减少孩子的依附;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

2.【参考答案】〖就话论话〗明朝洪应明《菜根谭》:“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意思是说人仕为官有两句必须遵守的箴言:一是只有公正无私才能明察决断,二是只有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服。公,即公正;明,即严明。廉,即廉洁;威,即威信。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各级官员做到公正无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这个国家就会政治清明,国富民强,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就话论理〗每一位当领导的,都希望在自己所领导的单位和部门,自己所管辖的地区,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享有崇高的威信。有人认为威信来自权力,权威、权威,有了权就有了威信;有人认为威信来自领导者的才干,有水平、有能力就有威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的人权倾一方,掌握着普通干部和群众生杀予夺,有的人有学历,有文凭,有才干,按理说,威信应当很高了。可是,人们往往并不买他的帐。敬而远之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飞扬跋扈,公开顶撞者有之,背后议论甚至恶语相加者有之。于是便出现了讲话没有人听,有令难行,有禁不止,威信扫地的难堪局面。明亦可生公,威亦可生廉。为官公正无私,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似秋水,去浊除秽,辨是非,明真伪,察秋毫,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戴。为官廉而不贪,锱铢不染,群众就会从心里佩服,自然就会拥有较高的威信,就会出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政通人和的可喜局面。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

〖就话论己〗我们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公务员,暂时还不会走到领导岗位上,但是平凡的岗位更能锻炼人,更能体现我们的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更应该做到公正廉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2009年6月12日下午

1.【参考答案】<就事论事>家电下乡政策是国家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审时度势,出台的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一项举措。主要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促使商家降低家电产品的价格,能够使广大的农村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家电产品,从而达到刺激消费,扩大生产,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就事论理>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我国消费水平历来是萎靡不振、跛足难行。消费低迷不仅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更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出台4 万亿的投资计划,采取扩大内需保增长的10 大举措,家电下乡便是举措之一。

(意义)家电下乡政策的积极效果显而易见:一是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我国8 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消费潜力不可限量,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则能为我国日益形成的强大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为国民经济提供持久拉动力。进一步推广家电下乡,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真正把内需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