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9f58c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b

第三单元

将进酒

一、

1 D 2、C 3. C 4.C 5.C 6.BC 7.略(见课文) 二、

1.内容同:鄙视权贵。 异:前者低沉、消极;后者对精神追求,富昂扬之气。 表述形式异:前者委婉,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者直指“权贵”,直白。

2.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可参看《月下独酌》《襄阳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篇目,各抒己见。 三、

1.(1)起兴(2)夸张(3)人生易逝。(4)空间。时间。

2.(1)诗中用“金樽”“对月”,将饮酒诗意化了;使用“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2)

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隐含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诗人正是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痛饮的:“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3.(1)C

(2)与曹植一样,都是把酒与诗文联系起来;与曹植一样,都是有志难展。 4.(1)“千金散尽还复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四、

(一)1.景,欢转悲,乐衬哀

2.将春夜良景写得优美动人,明快欢乐。 3.对故乡怀念的依恋之情。 4.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情意深远。

(二)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白日”以下四句):京

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 ,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A.杜甫的诗通过征夫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B.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注重细节的描写,他表现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真切。

阁夜 李凭箜篌引 虞美人 苏幕遮

一、

1.A 2.B 3.D 4.C 5.A 6.略见课文。 二、

1.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2.辛弃疾的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李煜亡国之愁。 三、

1.(1)善用典故:“星河影动”;“卧龙跃马”。(2)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3)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修辞手法:①对偶: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②反问:野哭几家闻战伐。③拟人:岁暮阴阳催短景。

2.同意。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一“举”字,写出了荷叶雨

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机,动景如生,令绵绵的上片有了风骨,而又不失风韵。视点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个雨珠,后扩大、降低到水面,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在摄影一样。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四、

(一)1.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

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二)1.不矛盾。诗中先写独处之悲,后写相逢之喜,悲喜交感,互相映衬,既渲染了荒居的凄苦,又衬出

相聚的快乐和深情。但“喜”中隐约透露出悲,“愧”字道出诗人境遇的坎坷,表达了不得志的情怀。正因为“喜中有悲”“愧中有悲”,所以并不矛盾。

2.运用比兴(比喻)手法,树叶在秋风秋雨中飘落和风烛残年之人在灯下独坐极其相似;比中有兴,借“黄叶”意象烘托了凄凉的气氛,传达了诗人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的悲苦之情。

(三)1.C、D

“泪痕红渑鲛绡透”是说泪水和着红色的胭脂。把手帕都湿透了。汜:湿润。(“渭城朝雨渑轻尘”)。“锦书难托”是说心中的相思之情难以用书信悖达。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一般指妻子写给在外的丈夫的信。(“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第一问:上阙(片)第一层,记述了词人与唐氏在沈园相遇(回忆与唐氏游沈园)的情景。表现词人与唐氏之间的柔情、婚姻生活的幸福。第二层,表现美满姻缘被拆散,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感情的折磨。下阙(片),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情状,表现“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痛苦。第二层,再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双方的痛苦、绝望的心情。(能答出具体情景,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表现词人与唐氏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意思对即可。)

(四)1.D 2.A 3.A

第四单元

过大孤山小孤山

1.jī suì dòu jiǒng lǎo chán qì hú jì lǐ jián jí tuán sù 2.(1)秋水 (2)闻名 (3)诚然 (4)记载 (5)优美的景物 (6)修缮 (7)持、抓 (8)像、似 (9)到达 (10)这里 3.(1)晚: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2) 二、

1.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小肖石:“要然时起”“丹藤翠蔓,罗络真上,如宝装屏风”。 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千云霄”。 澎浪矶:“虽天风,亦流涌、盖以此得名”。 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2.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多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色生彩,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三、 1.B

2.然(……的样子;但是;这样;……的样子)以(用;用;而且;因为)之(的;它;语音助词,无义)

庖丁解牛

一、

1.huā huō xì xíng chù kuǎn zhòng 2.(1)“向” 通“响”,发出声音 (2)“盖”通:盍“,何 怎样 (3)“善”通“缮”,修治,拭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