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护理学基础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ad7448cf84b9d528ea7abc

(3)脉搏短绌的特点有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220.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脉搏的患者?

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休息与活动;给氧;准备好急救物品;密切观察病情;健康教育等。(注意每点要阐述)

221.请问测量脉搏目的有哪些?如何测量脉搏短绌患者的脉搏?

答:(1)脉搏测量(以桡动脉为例)的目的有判断脉搏有无异常;动态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2)若发现病人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计时1min。

222.请说出血压的概念?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

答:(1)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收缩压是指在左心室收缩时,流经主动脉的血液对动脉管壁所形成的最大压力,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是指当心室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 223.请问有哪些因素可决定血压的高低?

答:决定血压高低的因素有: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循环血容量、血液的粘滞度、动脉管壁的弹性。

224.请问正常血压的范围是(以肱动脉为标准): 答: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 收缩压 90~139mmHg 舒张压 60~89mmHg 脉压 30~40mmHg

225.请问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 (1)年龄;

(2)性别:成年男性血压>女性;

(3)昼夜和睡眠:清晨最低,午后或黄昏最高; (4) 运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5)环境:外界温度高,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6)体型:肥胖及体重过重的人血压较高; (7)体位:立位> 坐位>卧位;

(8)身体不同部位:下肢血压>上肢,上肢右侧>上肢左侧;

(9)情绪:当情绪紧张、激动、恐惧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10)其它:吸烟、饮酒、药物对血压也有影响。 226.请问高血压的定义(WHO/ISH)?低血压的定义?

答:(1)在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

(2)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50mmHg且有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如脉搏细速、心悸、头晕等称为低血压。 227.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血压的患者? 答:对异常血压患者应做到:

(1)密切监测血压:做到“四定”---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定血压计。 (2)观察病情;

(3)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4)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5)保持稳定的情绪; (6)注意饮食合理; (7)健康教育 228.请解释何谓呼吸?

答: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229.请问影响呼吸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呼吸的生理因素有:

(1)年龄: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2)性别:同年龄的女性呼吸比男性稍快。 (3)活动: (4)情绪;

(5)血压;

(6)其它:如环境温度升高或海拔增加,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230.请问何谓呼吸过速?何谓呼吸过慢?

答:(1)呼吸过速是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但仍然有规则,也称气促。 (2)呼吸过慢是指 呼吸频率低于10次/分,但仍然有规则。 231.请问常见的节律异常的呼吸有哪些?

答:节律异常的呼吸有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点头呼吸、叹气式呼吸。 232.请问何谓潮式呼吸?解释潮式呼吸的发生机制

答:(1)潮式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起伏称为潮式呼吸。 (2)潮式呼吸的发生机制是因为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只有在缺氧严重、PaCO2 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增强,当积聚的CO2呼出后,呼吸中枢失去有效兴奋,呼吸暂时减弱甚至停止。 233.请问何谓间停呼吸?

答: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称为间停呼吸。 234.请阐述如何护理异常呼吸的患者?

答:对异常呼吸患者的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2)适当的休息与活动; (3)注意营养与水分; (4)吸氧;

(5)心理社会的支持; (6)健康教育

235.请问测量呼吸目的有哪些?

答:测量呼吸目的有:判断呼吸有无异常;动态监测呼吸变化,了解病人呼吸功能情况;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236.请问应用哪些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应用扣击与震颤、体位引流、有效咳嗽、湿化与雾化、吸痰等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37.何谓氧气疗法?

答: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38.请问临床上按发病原因将缺氧分为哪几类?

答:临床上按发病原因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四种类型。

239.简述氧气疗法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答:临床上根据吸入氧的浓度将氧疗分为四类:

(1)低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40% ~ 60%。应用于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性障碍的患者,特别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患者。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气吸入。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240.简述常见的氧疗副作用、导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1)氧中毒:导致的原因是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导致肺实质的改变。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导致的原因是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导致的原因是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长期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

预防措施: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定期给予雾化吸入,以此减轻刺激作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原因与吸入氧的浓度、持续时间有关。 预防措施: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