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yduf教育心理学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Aaayduf教育心理学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b961976bec0975f465e2fb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4、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5、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桑代克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示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⑴ 学习的联结说,桑代克通过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接,而是建立刺激-反映(S-R)联结,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他的联结解说也称为试误说。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要素做出反应的倾向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

⑵ 学习规律 ①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

②练习律即重复应用一种受到奖励的正确反映可以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经常不用,则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③效果律 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

6、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⑴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对环境相互作用的人或其他有机体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

⑵ 区别: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其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⑶ 建立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又强化刺激未遂,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⑷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 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消惩罚)。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一现象表明了正强化在在塑造行为中的作用。

② 强化的程式 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连续强化在教学习者新的反应时最有效,但这种强化下的行为容易消退。定比率式强化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合适,而变比率式强化则对维持反应的稳定性和频率最为有效。教学中应注意:教新任务时,要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后果紧跟着行为出现比延缓出现要有效得多。在人物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进行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应逐渐地转化到间隔式强化,不必事事都表扬。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做到十全十美,要朝正确方向逐步去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行为。

③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的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成为回避条件作用。

④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办法。

⑤ 惩罚 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行为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总之,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教育

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7、假设某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请根据所学理论说明应该如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人的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增加。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从而得到负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便减小。据此,我们可以对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实行正强化,在他完成规定的作业时,给予某种奖励,如鼓励、表扬或物质奖励等,以塑造他良好的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他的这种不良行为。我们也可以采取惩罚的方法,消除他这种不良行为,并告诉他人正确的做法,培养他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⑴ 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概括地说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使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借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利息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⑵ 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其好处是:可以使得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

则。 启示: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9、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⑴ 有意义学习 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学习。①有意义学习的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的制约: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总之,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旧知识得到改造,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⑵ 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用“同化”的概念来解释意义获得和保持的机制。他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⑶ 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提出 ①逐渐分化原则;②整合协调原则;③先行组织者策略

⑷ 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