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下第四五单元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下第四五单元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c770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c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活动预案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备学提纲】 一、导入。 教师导学预案 1、 预习教材第33页例题1,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整理下来。 2、观察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3、数学上说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和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一样吗?请说出理由。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认识图形的放大 比较两幅图,说说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 活动二:学习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活动三:学习例2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 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试一试” 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检测反馈】 1、做“练一练” 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六第1、2题。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思考题:

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的例3,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学生活动预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 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 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备学提纲】 1、什么是比例?(可以画图说明、可以举例、 可以文字叙述)并写出3个比例。 2、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可以列表、可以文 字叙述等) 3、如何判断一个比例能否成立?你能想出哪些 一、复习导入 好办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复习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教师导学预案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活动二:学习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认识比例 说说什么叫比例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活动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检测反馈】 练习九第3-6题 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3、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第4题 个同学板演。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 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