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沙漠化 防治措施与办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第七章沙漠化 防治措施与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d60f34b90d6c85ec3ac6c8

第七章 防治措施与办法

新疆是我国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全国的沙漠三分之二在新疆,新疆许多县市大风、沙尘暴、扬沙等灾害性天气频繁,耕地、 草场、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经常遭受风沙侵袭。沙漠化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危及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沙漠化防治任务迫切而繁重。新疆幅员辽阔,疆内各地沙漠化发生条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差异显著,沙漠化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也各有别。

干旱地带的沙漠化呈斑点状断续分布于诸绿洲的周围,以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为主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

在沙漠、戈壁边缘的洪积扇地区或深入沙漠的河流沿岸由许多靠地表水或地下水支撑的绿洲。土地沙漠化都是围绕着绿洲或深入沙漠的河流下游及水资源缺乏地区发生发展的。地域上,沙漠化土地连接起来呈裙带状镶嵌在沙漠的外围。

水系的变迁、灌溉水源的减少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才是对绿洲边缘过度的樵采和过度放牧。

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开垦、过度放牧、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平衡等因素下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和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产生了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包括:1.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2.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3.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迁移过程。

7.1沙漠化分区

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其中一级区的区划,为与全国的防沙治沙治理区划相衔接, 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位于新疆的两个治理亚区作为本区划的一级分区, 仅对分区名称作必要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级和三级区的划分。鉴于新疆幅员广阔,各地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及沙漠化发生发展条件差异显著, 为便于成果应用并考虑到地理单元的完整性,二级区划主要依据大地貌单元进行划分。三级区划是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小自然地理单元、沙漠化成因、土地覆被类型、沙漠植被覆盖状况、风沙活动特征及危害状况、沙漠化防治难易程度、 沙漠化防治对策一致性等多种因子中某一项或多项因子的差异进行划定。 根据区划依据,一级区和二级区的区划相对简单。一级区是根据《全国防沙治

沙规划》,以天山山脊线将全疆划分为 2个大区。二级区是以各大山系和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等大地貌单元的界线划定。经过上述区划过程,最终将全疆划分为[1]:2个一级区, 7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详见表7.1、图7.1。

表 7.1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方案

Tab. 7.1 Regionalization plan of controlling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一级区 二级区 三级区 准噶尔盆地西缘沙漠化轻微危害---一般防治小区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轻度危害---重点防治小区 准噶尔盆地亚北疆温区 带干旱部防治小区 半干旱三塘湖-淖毛湖盆地沙漠化轻微危害---一般防治小区 沙漠化阿尔泰山及准和潜在东丘陵亚区 沙漠化准噶尔西部山防治区 地亚区 准噶尔西部山地沙漠化无或轻微危害---自然保护小区 天山北坡山地沙漠化无或轻微危害---自然保护小区 天山北坡亚区 伊犁谷地西部沙漠化轻微危害---一般防治小区 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流域沙漠中度危害---重点防治小区 塔里木盆地南缘沙漠化重度危害---重点防治小区 南疆暖塔里木盆地 温带极亚区 端干旱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防治区 天山南坡亚区 罗布洼地-库姆塔格沙漠沙漠化轻度危害---自然保护小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重度沙漠化---人工局部防治小区 柯坪-图木舒克区域沙漠化重度危害---重点防治小区 焉耆盆地沙漠化轻微危害---一般防治小区 吐鲁番-哈密盆地沙漠化轻度危害---重要防治小区 天山南坡山地丘陵沙漠化无或轻微危害---自然保护小区 昆仑—阿尔金昆仑 -阿尔金山沙漠化无或轻微危害---自然保护小区 塔里木盆地北缘沙漠化中度危害---重要防治小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沙漠化中度危害---重要防治小区 塔城盆地沙漠化轻微危害---一般防治小区 区 阿尔泰山及准东丘陵沙漠化无或轻微危害---自然保护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部中度沙漠化---自然保护与人工局准噶尔盆地北部沙漠化轻度危害---重要防治小区 编号 面积/km2 4 7 1 3 10 2 6 5 9 8 16 18 19 14 20 17 15 13 11 12 21 20 888 57 864 26 867 62 444 28 638 76 410 8 015 30 206 136 957 6 140 46 934 77 784 52 512 72 113 42 088 225 934 11 092 10 914 52 222 257 300 304 052 山亚区 库木库里轻度沙漠化---自然保护小区 22 32 765

图7.1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图 (示一级区和三级区,各三级区编号含义见表 1) Fig.7.1 Regionalization map of controlling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Xinjiang

7.2新疆沙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

7.2.1北疆温带干旱半干旱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防治区

本区位于天山山脊线以北, 由阿尔泰山及准东丘陵、准噶尔盆地、准噶尔西部山地和天山北坡 4个亚区组成。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绝大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在 100 mm以上, 并除三塘湖-淖毛湖盆地和克拉玛依部分地区外, 其余区域一般均具有一定数量的天然雨养植被。本区风沙危害相对较轻,区域内的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类型为主,开展沙漠化防治相对较易。

本区农林牧业较发达, 工业经济也占全疆主导地位,自治区经济相对最发达的区域-天山北坡经济带即位于本区,做好沙漠化防治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由于本区绝大部分区域均具有一定的生态自然修复能力,因此,沙漠化防治战略上应以

保护自然植被为主、主要有防治措施有: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人工辅助恢复植被为辅,防治的重点是通过封育保护以灌木、多年生超旱生草本、蒿类为主的天然荒漠植被,封禁保护固定半固定沙地植被;在绿洲外围营造以防风、固沙、减灾为主要功能的骨干防护林带,保障绿洲生态安全; 在重要交通干线、城镇及工矿周围营造带片网、多树种相结合的生物防护屏障。

7.2.1.1准噶尔盆地亚区: 本亚区是北疆绿洲的主要分布区,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沙漠,是北疆开展沙漠化防治的主要区域。共分5个三级区:

(1)准噶尔盆地西缘沙漠化轻微危害

包括托里县、和布克赛尔县的平原地区以及克拉玛依市的大部分地区,主风向为偏西风,土地覆被以荒漠草原和荒漠为主,次为砾质戈壁。该区属沙漠化轻微危害区域。主要沙漠化危害因子是大风, 其年大风日数多在50~70d ,属于大风相对较多区域,在防治上主要需采取与防风相关的一些措施,如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大型防风阻沙基干林,推广农田免耕、留茬抗风蚀技术和林农间作、林草间作模式等。此外,本区水资源较少,为节约出更多的水资源用于生态林建设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尚应推广喷滴灌等旱作节水技术以及抗旱集水保墒整地造林技术、 滴灌等节水灌溉造林技术。

合理利用荒漠地带水资源,水资源是荒漠地带的命脉。水资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绿洲的植被状况,从而就决定着荒漠绿洲地带风沙灾害的强弱。合理利用荒漠地带水资源,就要从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整体出发,对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量协调考虑,避免上、中游过量拦截水资源而使下游缺水,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合理开采地下水,避免地下水位下降,防止绿洲及其边缘的植被因水分条件恶化而减少,从整体上防治风沙灾害。

(2)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

包括西起博州温泉县、东至昌吉州木垒县在内的沿天山北麓的众多县市,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也在此区内。本区人口、耕地密集, 经济相对发达,是新疆社会经济地位最为重要的区域。本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 西部有阿拉山口和艾比湖,全区主风向为偏西、偏北风,主要面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