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份)高中地理选修6(全册)教案打印版 教学设计打包下载(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7份)高中地理选修6(全册)教案打印版 教学设计打包下载(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e1cf6d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0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 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 引起关注和思考, 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

点拨: 只要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真研究, 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 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如: (以下资料可制作成投影片或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放给学生, 并解释、翻译, 让学生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已经

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和一些实践行动) 多媒体放映: 由此可见, 在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进之长. ——《逸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

书·大禹篇》 期就有保护正在怀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元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元兽。 ——《吕孕和产卵的鸟兽鱼

氏春秋·首时》 鳖以“永续利用”的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思想和封山育林定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期开禁的法令. 春

秋时的管仲(管子), 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耪、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于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就从发展经济、富国

强兵的目标出发, 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 反对过度采伐. 战国时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 特别注重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 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 北魏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语), 也明确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 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 “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⑴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⑵内涵

①要发展, 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这就是可持续. ⑶基本思想 ①鼓励经济增长;

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投影: 思考 1.据你所知, 近年来家乡有哪些建设项目?哪些已经完成, 哪些正在进行? 安排学生课并点明保护环境, 推行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制订的方案和进行的重大项目 ①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②关于环境保护战略的政策性文件——《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③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具体方案——《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 ④全国环境保护千年纲要——《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⑤国家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⑥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 点拨: ⑦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中国: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问题与对策; ⑧专门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林女21世纪议程》、; 堂快速阅读,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⑨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⑩“九五”期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实施的两项重大举措——“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战略, 不仅是世界进步的潮流, 而且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用可持续发展观念, 评价这些建设项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尽合理, 提出改进意见;哪些是不合理的, 应该停建.

点拨: 此项活动需要充分让学生讨论,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老师总结归纳, 及时对学生的观点给予正确的评价, 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板书设计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⑴概念

1.环境观的概念: ⑵内涵

⑶基本思想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议程》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课时安排: 1课时 长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学习, 分析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 明确水污染成因. 2.联系当地实际, 学习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 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分析有关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双重保障作用, 一方面提供资源、能源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 另一方面, 环境具有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 即自净能力.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 1.概念: 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作用:

人类自古以来, 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但是并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危害.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 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图2.1).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原因: 因为河水不停地流动, 若干天就可更新,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 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 污染物被氧化快(图2.2). 湖泊水流动性小, 更新周期长, 以年或月计, 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湖水混合, 稀释慢, 污染后自净较难. 在地下土层中或岩石空隙里渗流的地下水, 自净能力更差.

说明:

1.自然界广泛存在净化作用. 这里以了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重点说明. 此外地理环境对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也具有净化作用, 它们的净化机理具有相似性.

2.不论何种水体, 其自净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5.自净作用的意义: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 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指导人类的活动. 例如, 合理安排生产布局, 减少人工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等. 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二、水污染

1.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 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 并超过其自净能力, 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 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 称为水污染.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通过这个案例, 需要能够掌握: ⑴污染物: 甲基汞

⑵污染发生过程: 甲基汞经海洋生物的富集、放大作用, 在鱼体中含量很高. 猫和人吃了中毒的鱼后, 造成神经中毒.

⑶危害: 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生严重障碍, 甚至造成死亡.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 植物营养素氮、磷等

⑵形成条件: 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 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 自净能力弱, 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 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 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 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 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⑶“藻花”与“赤潮”: 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在湖泊等缓流水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藻类就迅速繁殖, 尤以蓝藻、绿藻占优势. 此时, 湖面可出现一片片的“水花(水华)”, 又称“藻花”(图2.4), 在海洋上则称为“赤潮”(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