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份)高中地理选修6(全册)教案打印版 教学设计打包下载(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7份)高中地理选修6(全册)教案打印版 教学设计打包下载(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e1cf6d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0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 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 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阅读能源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阅读材料, 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能源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 是一国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

2.能源工业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极为重要. 保障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安全以及解决能源消费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

3.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 能源问题是我国21世纪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 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总特征 欧亚大陆 主要分布带 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 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 南半球煤炭分布 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煤质较好. 中国煤炭分布 主要分布在华北, 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 南方除贵州外, 均严重缺煤. 煤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这两个煤带的煤炭储量占全球的96%. 阅读煤炭的质量及其环境影响

通过本阅读材料, 能够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1.煤炭的分类: 无烟煤、烟煤和褐煤 2. 其优劣评价指标: 等级和品质

(1)等级: 指含碳量、燃烧热量及挥发分含量;

(2)品质: 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决定. 3.通常以无烟煤质量最优, 褐煤最差. 燃烧优质煤, 单位质量提供的热量高, 释放污染少. 燃烧质量差的煤, 释放污染大.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生产和消费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总特征 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程度更大于煤炭 在东半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备注 其中以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主要分布带 亚; 在西半球, 从阿拉斯加, 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到哥伦比亚. 中国的分布 东部 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一哈密盆地.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 西部 思考: 分析图3.8, 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点拨: 西气东输是21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经济发达的广大南方地区石油资源少, 煤炭资源也少, 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 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突出. 再加上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是使用高效清洁的能源, 而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高效矿物能源之一, 其开采、运输、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小, 这是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两个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很大. 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 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例如, 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 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25%: 而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 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国能源资源丰富多样,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目前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 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 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 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是有限的.

思考阅读以下材料, 思考以下问题.

全球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

据石油专家们粗略估计,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800亿吨石油. 目前, 地球上石油储量大约还有1 370亿吨. 按照现在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 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 但是随着新油田的发现, 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1.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 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的耗竭?

点拨: 关于化石燃料会不会枯竭的问题, 可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 以正方、反方的形式展开辩论, 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时应变能力等. 化石燃料耗竭后对人类的影响, 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资源的耗竭问题等, 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为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空间.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能源消耗中, 煤炭的比重仍然较为重要,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 煤炭更占有主要地位, 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约占70%. 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过程 开采 影响 破坏地表, 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 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 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等. 运输与存放 利用 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地, 可能破坏景观, 造成污染. 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 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 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 导致酸雨的形成, 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 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 提高资源的回收率, 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 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 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

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 造成地面塌陷时, 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 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 实现脱硫, 推广洁净煤技术等, 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 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思考 1.你怎样理解在生产与生活中自觉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点拨: 可以从延长能源的利用寿命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思考. 2.为节约能源, 你建议社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点拨: 限制空调的使用;控制一些仅仅为了美观而开的灯;控制一些无辜的能源浪费, 做到人走灯灭等, 对于本组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能, 展开讨论, 并给予充分的评价. 案1例北京能源结构调整

点拨: 本案例可参考教材P31案例7, 让学生收集北京过去、现在、未来能源结构状况方面的资料, 以及政府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实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 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北京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经验.

板书设计

§3.2.1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总特征: 各种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

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四)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五)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的:

1.结合实例, 说明世界、中国淡水紧缺的解决对策. 2.结合实例, 说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3.结合实例, 说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