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ef9c277e21af45b307a8fd

战后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富尔敦演说

1946年月1月16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访问美国。3月5日,在杜鲁门的陪同下,丘吉尔来到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在总统肄业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因其演说中有著名的一句“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来”故史称“铁幕”演说。丘吉尔呼吁“以英联邦与英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呼吁“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没有人会来冒犯他们”。富尔敦演说被认为是英美对苏联发动的“冷战”信号。

三环外交

是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土在内,而美国起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同时存在,而英国是在这三环的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英美特殊关系是“三环外交”的基石和重点。

“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

柏林危机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美国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马歇尔计划

时间:1947.6.5

背景:在苏联事实上已经控制东欧的情况下,西欧的稳定成为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基点.与此同时,战后初期西欧为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和稳定资本主义秩序,需要美国的保护和援助。

内容: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 意义: 1. 主观: A.经济:a.国内经济危机得到缓解。b.有利于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输出。

B.政治: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C.文化:对西欧的文化影响进一步深入。

2. 客观: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贸易壁垒,为西欧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欧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背景:1.冷战的加深2.美国试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从而实现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的目的。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推行。4.《布鲁塞尔条约》存在局限性。 过程:

1949年3月18日《北大西洋公约》条文正式公布 1949年4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1949年8月24日 条约生效,组织成立 影响:

1. 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2. 加深了美苏对立,推动冷战向纵深发展。

3. 组织内部一直存在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特别是进入60年代美苏第一次缓和后,西欧争取独立安全防务的步伐加快。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土邦地区归属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2/3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与1/4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另外,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来决定。但是,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通过一步步的行动,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但是在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立场。至于公民投票、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等关键问题均未提及。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大规模报复战略

释义:即依靠美国战略力量的优势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它是艾森豪威尔“新

面貌”对外战略的军事战略部分。

实施理由:

1.美国对苏核力量的绝对优势。(这也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战略的基础) 2.艾森豪威尔本人坚信“自由世界”的安全只能建立在美国保持健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

破产:

1.50年代中期之后苏军军事力量突飞猛进宣布其破产

2.1957.10.4苏联诞生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规模报复基础动摇 3.后被肯尼迪政府“灵活反映的战略”代替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由缅甸、印度等五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以下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中国和大多与会国的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万隆精神。

非洲统一组织 成立日期: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或非统),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 宗旨:

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

苏伊士运河事件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和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埃及人民奋勇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和各国舆论的坚决有力的支持,终于在1 1月6日迫使英、法和以色列同意停火,随后相继撤军,埃及人民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斗争的光辉胜利。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苏伊士地峡,是欧、亚、非三洲重要航道。运河自1869年凿通以来,即由英法垄断资本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经营管理,成为他们侵略埃及和中东的工具。一八八二年,英军占领埃及,在运河区建立了英国海

外最大的军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一九五二年七月,推翻了以英国为靠山的法鲁克王朝的统治,1956年6月迫使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区,最终结束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美国在运河事件中借机混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称霸中东。英、法在二次大战后,十分虚弱,力不从心,发动了侵埃战争,使它们自己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英国首相艾登由于运河的事件败局被迫辞职。

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为马歇尔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目的是通过干涉局面较动乱国家的内政,达到遏止社会主义阵营发展。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月9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

舒曼计划

1950年5月9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曼的建议,1950年6月20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美苏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并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3天非正式会谈,史称“戴维营会谈”。

会谈涉及2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裁军问题。苏联建议两国从其他国家撤军,拆除在外国领土的军事基地。美国拒绝这个建议。艾森豪威尔提出两国停止制造和试验核武器,建立国际监督机构,向双方开放领空,以便对方进行检查。苏联同样拒绝了这个方案。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柏林问题。赫鲁晓夫在此问题作了让步,表示不再坚持在一定期限内签署苏联东德和约,柏林的未来应是一个有待谈判的正当议题。在此基础上,艾森豪威尔决定举行四国首脑会谈并于1960年访苏。

戴维营会谈达到了美苏第一次缓和的顶点,并开创了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首脑会晤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灵活反应战略

是美国在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1959年由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倡导,60年代初为肯尼迪政府采纳。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

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柏林墙

环绕西柏林的一道围墙。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西柏林)和西德(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欧洲经济共同体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元气大伤(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军事实力大量消耗,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显著下降

2.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

3.在美苏冷战背景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为振兴经济,抗衡苏联东欧,摆脱美国控制, 在战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EEC)正式成立.

宗旨:消除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各种障碍;建立共同体统一的经济政策;实现资本,人员,商品和劳务在共同体内自由流动;设立欧洲投资银行;设立一笔欧洲社会基金以便增进工人就业的机会,并促进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条约还规定,欧洲经济共同体设立会议,部长理事会和法院等机构.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大大促进了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为欧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1952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3年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简称 ”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