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机制及运做模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机制及运做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ef5801ea76e58fafab00308

保险的行政法规是切实可行的。

(三)设立一个巨灾保险核心机构。巨灾保险核心机构是巨灾保险制度的中心枢纽,建立适当的核心机构是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如新西兰通过地震委员会,日本的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美国加州是加州地震局。

(四)设立专项的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由保险公司从保费中提出一些,投资收益,再保险赔款,和国家专项拨款共同组成。巨灾保险基金的管理由设立的巨灾保险核心机构管理,受国家的监督。在我国目前人民的支付能力还很有限,巨灾风险又十分的巨大,保险公司逐利性,使我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巨灾基金不再依靠政府拨款。这样可以将资金滚动起来,可以长期积累保险基金,可以稳定国家在救灾时的财政支出,有利于保证灾害发生后资金及时到位而不对财政造成冲击。有利于使灾区快速的恢复经济与生活。

(五)设计一个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第一,保险人,通过各种巨灾保险产品的推行分担了灾区人民的风险,第二,保险人相互也形成了一个风险分担共同体。第三,通过再保险公司把巨灾风险分担到国外,在某一年内,世界各地同时发生巨大灾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把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扩散是最佳的经营风险的方式,而在世界范围内运做的再保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同时被保险人在大数定律的作用下也发挥着相互分担风险的共同体。同时政府是最后的风险分担者。对于超出保险或者再保险公司承受能力的部分有政府来承担,但是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国家预算很大就要按损赔比例平均分担。第四,利用巨灾保险衍生品来在资本市场上分散风险。如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期权等。拿巨灾债券为例,巨灾债券是一种场外交易的债权衍生物,是保险公司或者再保险公司通过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利用债券市场来分散风险的风险证券化形式。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资本市场为巨灾风险分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许多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均以资本市场为依托。通过巨灾债券将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使社会的危机处理能力得到增强,保险人也可以借此扩大承保能力。

(六)从投保方式上采取强制的方式。在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够完善,同时我国当前人民的保险意思还很淡薄,再加上巨灾的突发性、难预测性、在一个地方连续发生的概率也很低,像日本那样实行巨灾保险自愿的形式,很难推行巨灾保险制度。所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适合依靠法律的手段实行强制的方

13

法来推行,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避免逆选择现象。但是强制的方式方法要得当,要设计一个最低投保数额,同时设计不同层次的保额保费,投保越多得到的赔偿就越多,这样来给被保险人有个自由选择的余地。

(七)投保范围采取分区的方式。我国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发生巨灾的概率和种类在不同的区域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科学的方法具体的数据把我国划分为很多区域,不同的区域各种巨灾保险的品种的费率不相同,交的保费也不相同。例如在我过东南沿海,几乎每年都遭遇台风的袭击,却很少发生地震,那么在这个区域内,地震保险的保费要低,台风保险的保费要高。 七、结语:

万事开头难,在我国的巨灾保险还在空白的情况下,我通过对国外发达地区的巨灾保险体系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浅薄的探索,希望可以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诞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将会不断的得到完善,我国的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将会不断的得到提升。

注释:

① 2007年8月份出台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② 吴定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③ 刘京生.《巨灾财产风险如何化解业界呼唤巨灾保险基金》.中国青年报

④《财经时报》2008(5)

⑤《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道路》.津报网-天津日报,2008-5-19

14

⑥《地震保险撑起一片》.天津报网-天津日报

⑦《巨灾保险极端缺位平安少帅开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参考资料

[1]孔祁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亦春、甘小洁: 《英、美、日保险市场的比较》, 《福建论坛》,第228期。

[3] 孔祁祥:《“9·11”事件:保险业基础受到挑战》,《中国证券报》,2001年11月14日 。

[4]美国联邦紧急事物管理局网站http://www.fema.gov/。

[5] 袁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亟须解决三大问题源》.金融时报网

[6]舒高勇: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须解决六大问题》.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7]李勇权《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8]曹明《保险学原理》,云南大学出版社.

[9]栾存存:“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2003年,ttp://www.chinasecuritization.com.

[10]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北京珍本书店,2003年

[11]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我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15

[12秦德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

[13]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编:《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 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编:《中国保险市场热点问题评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李殿君:《保险业九大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16] 吴睿鸫:汶川地震应催化巨灾保险体系构建全景网-《证券时报》2008年5月19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