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1020b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案反思

华师一附中 郑志雄

时间:20XX年5月17日 地点:华师一附中高一(25)班

师:(课前播放歌手屠洪刚演唱的歌曲《霸王别姬》)伴随着一曲熟悉的《霸王别姬》,让我们飞越千年,回到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去看看一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其实,我们对项羽并不陌生,高一上学期时,我们学过同样选自《项羽本纪》的另外一篇课文《鸿门宴》,从中我们见识了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系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张良,有老谋深算的范增,有大智大勇的樊哙,有头脑简单的项伯,有机智善变的刘邦,但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当属宴会的主人项羽。项羽这个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初步印象?

生:(纷纷回答)

师:(板书:沽名钓誉 刚愎自用 优柔寡断)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项羽全部的性格特点呢? 生:可能不是。

师:当然不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看课文《项羽之死》,进一步了解项羽的为人,进一步熟悉这个著名的人物形象。

课前我布置了两道预习题,一是同学们结合页下注解,查工具书,掌握课文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二是用四个字概括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故事情节。现在我来检查第二题,哪些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概括结果?

生1:第一段、霸王别姬;第二段、受骗被困;第三段、东城决战;第四段、乌江自刎。 生2:第一段、四面楚歌;第二段、田父欺骗;第三段、东城快战;第四段、乌江自刎。 师:很好,对课文的内容把握得十分到位,概括得十分精准。我也试着概括了课文:第一段、垓下被围;第二段、大泽被困;第三段、东城快战;第四段、乌江自刎。(多媒体展示)大家看看老师的概括和你们自己的概括有什么细微区别?

生:虽然都是四个字,但老师使用的四字短语结构完全一致。

师:是的,我们刚刚学完诗歌单元,见识了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炼字炼句艺术,受其启发,我在概括各段时均采用“地点+行为”的短语模式,所以使用的四个短语显得更加整饬。同学们今后在拟作文标题或概括语段时可以试着这么去做,追求语言文字的结构整齐之美,

1 / 7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久而久之,自己驾驭文字的水平会得到提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多媒体展示) 故事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动作表现 人物形象 写作手法 这个表格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三个段落,请同学们细读这些段落,将表格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生细读课文,填写表格)

师:我们一起看看大家填写的结果。以横栏为准,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

生1:在“垓下之围”这一段,项羽的动作表现有“惊”“夜起”“饮帐中”“歌数阙”“泣数行下”等,这些动作显示了项羽性格中多情善感的一面,作者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

师:说得很好,我们看到,这里的项羽完全不同于鸿门宴会时的那个项羽,在悲歌告别虞姬之时,的确显示了他个性中多情善感、儿女情长的一面,这使我们很自然的想到了吴梅村在《圆圆曲》中写的那两句诗:“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在这一段中除了动作及语言描写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写作手法呢?

生2:还有侧面衬托。这一段结尾“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表现左右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从侧面写出了项羽身处绝境时的凄惨。

师:分析得很细致!这正是侧面映衬。 还是以横栏为准,哪位同学来填写第二栏?

生(盛宇博):在“东城快战”这一段,项羽冲锋陷阵了三次:第一次“遂斩一汉将”,第二次,叱退赤泉侯,第三次,“复斩一都尉”。这些行为说明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勇猛善战。作者除了使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外,本段和《鸿门宴》一样,还有场面描写,还使用了对比的写法。

师:回答得相当好!我们看到,盛宇博同学已经开始追求语言的整饬之美,大家看他对人物的动作表现的概括,使用了三个比较整齐的动宾短语,而且他对课文的写作手法分析得十分到位,还能够受到学过的《鸿门宴》的启发,真是难能可贵。其中对比的写法,他说得

2 / 7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不太具体,我们来看看多媒体——(多媒体展示)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汉军——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驰 复聚其骑,亡两骑耳 汉军——一都尉被斩,数十百人被杀 这样一显示,楚汉军力及战争结果真是对比鲜明,项羽的勇猛善战也由此淋漓尽致地显现。但是,我觉得项羽的个性特征还是概括得有些不完整,有谁来补充完整?

生:在“东城快战”这一段中,项羽战后向部下显示自己特别能战斗,还“谓其骑曰:‘何如?’”说明项羽很自负。

师:是的,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极端自信,自信到有些自负逞强。 再看横栏的第三栏,也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填写结果。

生(李雪妍):在“乌江自刎”这一段中,先写到项羽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拒绝渡河,说明项羽这个人知耻重义;再写到项羽不忍心杀乌骓马,要把它赐给亭长,说明项羽比较善良;最后写项羽自刎而死,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精神。作者仍旧使用了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的方法。

师:这一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李雪妍同学条分缕析,回答得条理清楚。这个表格已经填写完成了,我们来看投影——(多媒体展示)

故事 动作表现 人物形象 写作手法 动作描写 多情善感 垓下之围 惊、起、饮、歌、泣 儿女情长 侧面衬托 动作描写 遂斩一汉将 勇猛善战 东城快战 叱退赤泉侯 自负逞强 复斩一都尉 对 比 拒渡 乌江自刎 赠马 自刎 知耻重义 心地仁善 视死如归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场面描写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至此,我们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了解更加全面了,但如果仅止步于此,我认为还有些不够,请同学们分组探讨以下四个问题,进一步加深对项羽的认识,然后选代表回答。

3 / 7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多媒体展示问题)

1、垓下被围之时,项羽为什么“泣数行下”?他只心疼宝马美人吗? 2、阴陵迷路之时,历经沙场的项羽为什么会相信一个素未相识的田父? 而手无寸铁的田父为何敢于“绐之”?

3、如何理解文中项羽反复强调的“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不肯渡江的项羽为何“笑曰”?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回答)

生1: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项羽作为一名沙场骁将,这时“泣数行下”,说明他真正伤心动情了,除了对虞姬和骏马的难舍依恋之情外,他还有一腔悲愤、英雄末路的无限悲情,有对战死疆场的将士的羞愧之情,有对自己无力挽回败局的无奈之情。

师:回答得相当精彩!引用和排比的修辞使你的语言很有文采。

生2:在我的心目中,项羽是一个耿直的人,他不习惯撒谎,自然就认为别人不会对他说谎,所以轻易就相信了田父的谎言;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项羽自负直率的性格特征。田父无名无姓,恰好是千万深陷战火中的老百姓的一个代表,偶然碰到项羽,却不对他说实话,这说明项羽杀不得民心。

师:你的答案很有深度。下面我为同学们朗读一组从《史记·项羽本纪》中摘抄的一组数据——

“秦二世元年,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秦二世二年,巨鹿之战后,项羽因疑秦降卒思归,坑秦卒二十余万人。”

“汉元年,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汉三年四月,项羽大破汉军,杀汉卒十余万人。” 同学们看看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齐)这说明项羽性格残暴,杀人如麻,所以不得民心。

师:是啊,黎民如水,载舟覆舟,项羽动辄大规模杀人,自然不得民心。

再让小组代表回答剩下的两个问题。

生3:我不赞同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观点,我认为项羽所谓的“非战之罪”中的“战”只是战场上的厮杀打斗,而不是战略战术意义上的战争,实际上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在战场上的打斗能力。

师:是啊,太史公司马迁对此也有评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