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项羽之死》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1020b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b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也认为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观点大谬不然。司马迁虽然赞颂项羽是英雄,但作为史学家,他不能感情用事,他要给予项羽在历史上的公正地位和评价,这体现了他高度严谨的治学精神。

请第四小组的代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生4:我认为“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决意拒渡,明知必死,项羽反而能“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显示了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师:很好,你通过一个“笑”字,深刻的发掘了项羽的心理。关于项羽之死,有太多的名家给予过评论,最出名的就是李清照的那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请大家一齐背诵——

生:(齐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是啊,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一代西楚霸王,其视死如归的节气尊严,着实令人敬仰。我们的老校友、曾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的知名学者易中天也就此写过一段精彩的评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生:(掌声)

师:(指向板书)至此,我们心目中的项羽不仅仅是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人了。被围于垓下,面对骏马美人,他显得多情善感;被困于大泽,是因为他自负直率,且不得人心;快战于东城,战绩赫赫,显示了他的骁勇善战,势不可挡;拒渡乌江,自刎而死,说明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他的优点和缺点是那样突出,他的个性和爱憎是那样分明,他的生和他的死足以让我们咀嚼和回味无穷。

(板书:多情善感 自负直率 不得民心 骁勇善战 知耻重义 视死如归) 师:现在,我们把《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放到整个单元来观照,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这几篇散文中的形象的理解、分析与鉴赏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理解形象正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要注意把握形象,对形象作出正确的理解和阐释。而且,形象生动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我们从形象的角度欣赏作品,在获得美感和提高认识的同时,从写作方面还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那么,《项羽之死》这篇课文会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下面这道练习题——

5 / 7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多媒体展示作业) 作业:《项羽之死》的启示 要求:1、抓住形象特点 2、结合课文情节 3、适当联系现实 4、不低于100字

好,今天的课堂学习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案反思

一、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传写这一幕时,司马迁满怀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象,丰富、发展了项羽的性格,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其艺术特色历来为人称道,因而在组织课堂教案时,可抓的“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只抓住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分析鉴赏项羽的性格特征。所有教案步骤的安排及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重点进行的。包括分析课文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等,最终都是为了揭示人物的性格,剖析人物的思想。文中凸显人物性格比较直观的的文字由学生自己分析,而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些细节易于被学生忽视,我就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讨论,同时提供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把握好学生思维的走向。最终,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资料的分析认识到项羽这个复杂的而不是简单的、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多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二、前后勾连,温故知新

高一上学期时,在教材“必修1”的第二单元,学生学习过一篇同样是选自《项羽本纪》的课文——《鸿门宴》,初步认识了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在一般学生的脑海中,以上就是项羽的性格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的开始,我先带领学生回顾《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将新旧知识前后勾连,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项羽之死》中,项羽的有些性格我们可以在《鸿门宴》中找到一些影子,如在“东城快战”那一段,无论是在战争的进程中他的表现,还是在战斗完毕他向部下发问,项羽都显得有些自负逞强,这和《鸿门宴》中的他那种刚愎自用的性格其实是一致的。而项羽的多情善感、纯朴真挚、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特点,只有在《项羽之死》中才充分表现。所以,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教案设计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当然,由于一堂课时间较紧,前后勾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如《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

6 / 7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写项羽的同时,还写了机智善变的刘邦、多谋善断的张良、简单糊涂的项伯、老谋深算的范增、果敢忠勇的樊哙,作者有意识地使用对比的手法塑造项羽的形象;《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人,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其性格特征。

作者:郑志雄

通联:华师一附中335信箱 邮编:430223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