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449e2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0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的构成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4、分子与原子 定义 性质 联系 分子 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 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核内质子数 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12 2 8 2 原子核 第一电子层 (1)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一般为8个(氦为2),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4)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三、离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3、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 若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如: 阳离子:Na 阴离子:Cl

4、常见原子团: SO4 硫酸根离子 CO3 碳酸根离子 NO3 硝酸根离子

2-2--+

-

OH- 氢氧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

5、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①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有关离子的小结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通常带负电荷;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7、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离 子 粒子的种类 区 别 粒子结构 粒子电性 符 号 原 子 质子数=电子数 不显电性 用元素符号表示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显正电性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显负电性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四、相对原子质量 1、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即m ,其他的原子与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即C × 1/12)

mH/(mC×1/12))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例如:Ar ( H) == m H ÷ (m C × 1/12)

它的单位为1 一般不写出。而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的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1、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区分 使用范围 举例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即讲种类,有讲个数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 、Ca【谐音记忆:养闺女贴给】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 元素符号

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这种物质。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前面加系数后只表示几个原子,如2H:表示二个氢原子注意。 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Cu ①铜元素;②一个铜原子;③金属单质铜。

三、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1、 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