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757c355a8102d276a22f1c

(2)五十年代在亚非拉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对集团政治的中立主义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3)团结起来,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的要求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最后动力。

(4)殖民主义国家的衰弱以及美苏的相互对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1961年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国际政治力量正式形成,这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它将吸引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这个世界,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3、试述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

答: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全球战略而以北约为中心建立了资本主义阵营,并且建立了世界同盟军事网络。苏联为对抗美国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以华沙条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加入到了社会主义阵营里,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两大阵营的成立,加剧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然而,20世纪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都出现了矛盾,内部关系发生变化。

(1)资本主义阵营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突出出来。50年代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大增。而此时的美国经济发展却相对衰弱。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军事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英国、法国先后拥有了核武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与军事相关的工业、科学技术也获得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对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则表现出了复杂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对美的独立性的倾向,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对美的抵制尤为明显。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欧共体、日本的发展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形成了挑战,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斯大林问题和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这种分歧导致6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所有的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塔城和伊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在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过程中,阿尔巴尼亚站在了中国一边,苏联领导人对此极为不满,撤走了在阿尔巴尼亚的苏联专家,驱逐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与阿尔及利亚断绝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在中苏的论战中采取的独立自主的立场,并在实行工业一体化中坚决抵制赫鲁晓夫的政策,也使苏联与罗马比亚的关系出现变化。 总之,两大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大变化。 第十章 两极体系的瓦解和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一、名词解释

1972年年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它对中国的做法。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表示:“自己过去的观点同杜勒斯有相似之处,现在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改变,要顺乎潮流,否则将为潮流所掩没;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国家有利。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尼克松一行访问北京后,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就联合公报达成协议。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

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时,“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上海公报》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辟了新的前景,对缓和亚洲及世界局势做出了贡献,给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

新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以外交部国务秘书之名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包括:①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

《赫尔辛基宣言》:1972年11月在赫尔辛基举行35个国家大使级“欧安会”筹备会。经过两个阶段数千次会议,才拟定出“欧安会”的“最后文件”。 1975年7月30日至8月1 日,举行第三阶段35国的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福特、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会议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宣言》,其中包括《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人道主义与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等。文件提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满足了苏联急切希望固定欧洲边界现状的要求。但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又写上“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关于建立信任措施方面,规定与会国在离边界250公里以内地区举行15,000人以上的军事演习时,应在21天前通知与会国,并邀请它们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关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只是希望与会国注意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西方最感兴趣的是人员交流问题,希望以此促进苏联和东欧的“自由化”。文件规定要“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之间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有关家庭团聚、不同国籍的公民结婚、青年会晤等,应予方便等。“欧安会”的召开,是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一个高潮。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年在该教历大阳年9月斋戒一月。是年10月正逢上“斋戒月”,故称“斋月战争”。与前三次迥然不同。这次战争是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奋起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正义战争。6日这一天,埃及部队超过苏伊士运河向以色列全线进攻,不到两天就成功地摧毁了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最现代化防御工事——“巴列夫防线”,收复了一部分西奈的领土。叙利亚军队同时出击,曾一度打到太巴列湖。巴勒斯坦游击队则在后方打击以色列军队。这次战争,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实行石油禁运,一些非洲国家派兵与埃、叙军民并肩战斗,32个发展中国家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以色列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这次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是阿拉伯人民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12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在丹麦的马斯特里赫特小城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计划。1992年欧共体首脑会议,达成了实行欧洲统一货币联盟的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该条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济与货

币联盟条约》,另一部分是《政治联盟条约》。条约规定在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后,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欧盟内货币联盟。该条约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规定了三项主要任务:1、经济上,建成欧盟内统一的货币,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实现欧盟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内唯一的货币,从而最终形成超国家的货币联盟;2、在现有的安全与外交合作的基础上,提升为高层的新外交与安全统一机制,必要时向外交政策与安全一体化发展。3、加强各国内务与司法的合作。《马约》的签订,为欧洲联盟实现统一货币规定了时间表,欧元现已发行,这必将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的整体实力,在国际格局中成为强大的一级。

二、问答题:

1、试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答: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严重的困难。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充当起了“国际宪兵”的角色。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编织世界军事同盟网络,实行全球性的军事部署,到处伸拳插足,介入地区性争端,干涉别国内政。这种对外政策实际超出了美国应有的能力,特别是侵越战争更是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国的经济不堪重负,进行全球战略的大调整,成为美国最迫切的任务。尼克松上台之后,从美国的实际出发,开始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确立了美国新的全球战略,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三原则,对外政策具体涉及四个方面:

(1)改善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改变过去美国处理与盟国的关系的做法,即改变美国支配一切和负责一切的做法,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2)结束与越南的战争,从越南撤军。美国民众厌恶战争的情绪高涨,结束战争和撤军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3)改善美中关系。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采取敌视中国的态度,此时不利于美国,借中苏关系恶化之机,谋求与中国对话,可以有效地制衡苏联。(4)从实力出发,与苏联进行谈判。尼克松一面强调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一面宣示愿意与苏联在対德问题和军备问题上进行谈判。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使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的分水岭。

2、试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答: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尤其是经济困难尤为突出。几个五年计划实施下来,苏联的经济处于停滞和无效的阶段,严重影响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工业消费品质量很差数量很少,粮食和副食品严重匮乏。对外与美国继续冷战和军备竞赛,在许多地区同美国继续对抗,严重拖累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思维”的观念,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作出了调整。具体内容有:

(1)缓和苏美关系,推进两国的军备控制谈判,是苏联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1985年3月苏美开始进行军备控制谈判,并在1987年的12月两国签署了中导条约,规定了双方的中程导弹的数量。

(2)在欧洲问题上缓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欧洲大厦”,推动欧洲外交。在苏美进行谈判期间,东西方领导人频繁接触,在欧洲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协议。1986年欧安会第三次续会在维也纳进行,苏联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安全和裁军问题上与相关国家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维也纳最后文件》。

(3)减轻同美国在第三世界中的对抗。长期以来,苏美在热点地区一直进行对抗,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主张在这些地区上改善与美国的关系,1988年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作

出了与美改善关系的行动。在安哥拉问题上与美达成协议,两伊战争中苏联支持美国,并在中东问题上苏美达成了谅解。

(4)戈尔巴乔夫在东欧国家实施“自由选择”的原则,对东欧各国的政治动荡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5) 实现苏中关系正常化。20世纪60年代末苏中关系恶化,中美建交,美国利用中国制衡苏联,戈尔巴乔夫执政改变这一对苏联不利的局面,开始缓和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两国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作出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缓和了苏美、苏中关系,但是其“新思维”主导下的对东欧国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为什么说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答: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世界还处于美苏两极格局的统治下,但是经济上已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有: (1)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地位受到消弱。1944年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然而,到了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瓦解了。此时美苏争霸激烈,苏联攻势强烈,美国不得不转攻为守。 (2)西欧实力增强。1967年欧洲共同体形成。1973年—1986年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国,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欧共体启动了政治一体化,建立了政治合作机制。通过联合,西欧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对外政策也日益协调一致,对美更具有独立性,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主张。

(3)日本经济实力日趋增强,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科技领域内迅速发展并且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的强盛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对美独立倾向日趋明显。改对美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转而实行“多边自主外交”,做政治大国。 (4)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年,中国制定了更为明确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85年,中国同世界上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渐加强。

(5)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第一次南北对话的开始,南南合作的加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建立等,这些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在联合国和其他的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发展的态势,多极化趋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