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泵站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某泵站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8f902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7

作业现场指挥和安全措施,确定专人指挥,吊车支腿必须用方木支垫好。

将准备吊装的闸门运至吊车侧面,闸门顶部的两个吊耳穿钢丝绳。先用吊车将闸门立起并进行平衡调整,调整好后将闸门吊入门槽内;起吊过程中,用牵引绳调整闸门位置,防止闸门碰到砼建筑物。

4.3 清扫、涂装

闸门安装完后,进行一次全面清扫,把沾在门体上的杂物、锈痕及焊渣彻底清扫干净。待清扫完成后,开始使用风砂枪进行喷砂除锈。喷砂除锈完成后,再进行喷锌和涂面漆。

4.4 闸门调试

闸门安装完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闸门进行无水情况下和静水情况下全行程启闭调试。 (1)无水情况下,滑道或滚轮运行时应无卡阻现象;偏心滚轮踏面经调整均在同一平面上,且与轨道接触良好;双吊点闸门的同步满足设计要求。在闸门全关位置,水封橡皮无损伤,漏光检查合格,止水严密。在本项试验的全过程中,必须对水封橡皮与不锈钢水封座板的接触面采用清水冲淋润滑,以防损坏水封橡皮。

(2)静水情况下的全行程启闭调试应在无水试验合格后进行。试验、检查内容与无水试验相同(水封装置漏光检查除外)。试运转注意事项: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长度,当吊点在下极限位置时,留在卷筒上的圈数不少于4圈,当吊点在上极限位置时,钢丝绳不得缠绕到卷筒的光筒部分。

6-37

埋件安装程序图 反、侧轨吊装调整固定 埋件清点检查 底槛测量控制点设置 底槛吊装就位 调整、固定 底槛二期砼浇筑 主、反轨测量控制点设置 脚手架搭设 基础螺栓调整 门楣吊装调整固定 主轨吊装调整固定 检查、验收 门槽二期砼浇筑 轨道接头焊接、磨平 复查测量 油 漆 门槽清理 脚手架拆除

6-38

5、拦污栅、清污机的安装

拦污栅、清污机的安装利用吊车吊装就位。安装完成后,拦污栅作升降试验,检查栅体在栅槽中的运行情况,确保在运行过程中无卡阻和各节连接可靠。清污机作清污试验,做到运转灵活、可靠、无卡阻,所清污物不掉落。 五、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埋件安装质量控制

(1)埋件安装前,检查复核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埋件安装。

(2)埋件安装就位并固定后,检查测量埋件安装位置和尺寸,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筑,并将测量记录提交监理工程师。

(3)砼浇筑后,重新对埋件安装位置和尺寸进行复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共同对埋件进行中间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2、闸门、拦污栅、清污机安装质量控制

(1)检查安装过程中的焊接质量、涂装质量、安装偏差以及试验和试运转成果,并做好记录。

(2)安装完成,并经试验和试运转合格后,申请验收并提交有关资料。 六、安全措施

1、从事安装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经过体格检查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严禁酒后从事吊装工作。

2、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带。

3、起吊前应检查设备、绳索、吊环、卡具等是否可靠,正式吊装前应试吊。 4、吊装时,吊车升降吊钩要平稳,避免紧急掣动和冲击;同时避免超负荷吊装和带负荷长距离行走,接近满负荷时,不得同时进行两种操作。

5、吊装工作区应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吊车工作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6、吊装时应由专人指挥,司机必须按指挥信号操作。信号事先统一规定,发出信号要鲜明、准确。

第六节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6-39

一、工作内容

本工程机电设备安装主要包括电缆安装、照明系统安装、接地系统安装、控制柜安装、电视监控系统安装、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通风采暖系统安装、水泵安装、安全监测系统安装等。

二、设备材料要求

1、机电设备及器材制造和安装所用的钢材、焊接材料、外购件及涂装材料等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

2、机电设备及器材由正规厂家采购,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合格产品,并有合格证,设备有铭牌。 三、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切割机、电焊机、气焊设备、吊车等。

2、主要工具:倒链、卡具、楔铁、滑轮、千斤顶、钢丝绳、吊环、绳夹、塞尺、框架水准仪等。 四、作业条件

1、各种设备和材料运抵工地后,进行验收,接受监理人和发包人检查,验收后连同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配件等进行分类登记入库,妥善保存。

2、各种机组基础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土建具备安装技术条件。 3、各种设备安装前,主要资料齐全,包括设备基础及建筑物的验收记录,建筑物基准线、基准点和水准标高点,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和沉陷观测记录等资料。 五、施工操作工艺

1、电气柜安装

(1)施工流程图

设备检查 → 二次搬运 → 基础型钢制安 → 母线配置 → 一次回路接线 → 二次回路接线 → 试验调整 → 送电运行验收

(2)配电柜检查

配电柜到货后,检查各零部件数量及规格是否与发货单及设计要求相符,并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各零部件是否损伤或遗失。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