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943409bed5b9f3f90f1c92

“安徽新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评价意见表”(见附件7),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认真地评阅,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工作表现、论文(设计)工作量、外语水平和论文质量等实事求是地做出书面评价,并提出是否同意答辩。未经指导教师同意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二)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

答辩秘书对毕业论文(设计)装订(顺序为封面、独创承诺书、开题报告、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综述、封底等)、电子文档及毕业论文(设计)申请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等进行形式审查,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通过后,送学科答辩小组评阅。

(三)评阅人评阅

学科答辩小组组织评阅教师根据专业学科特点进行评阅, 评阅教师应由两位教师(讲师以上职称)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认真填写“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见附件8),写出评语,并提出是否同意答辩。原则上两位评阅教师同意,方可答辩;两位评阅教师不同意,不予答辩;如其中有一位评阅教师不同意,送第三人评阅同意,方可答辩;如第三人评阅不同意,不得答辩。不能答辩者按规定要求,可申请参加二次答辩。

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织管理与要求

(一)答辩组织管理

1、答辩工作在学校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督查督导处处长、二级学院院长等组成的领导组指导、监督下进行;

2、二级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由专业学科专家及二级学院领导5~7人组成,如有必要可邀请校外专家。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由答辩委员会组织,答辩委员会可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涉及的学科领域、内容和课题类型的不同,决定组成若干学科答辩小组,学科答辩小组由3~5人组成。

3、各学科答辩小组设主任委员、答辩主持人、答辩秘书各一人。答辩主持人由系主任(副主任)担任,主持小组答辩工作;答辩秘书负责答辩记录、统计答辩成绩和撰写答辩评价意见等工作。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向答辩委员会及时上报答辩成绩、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裁决的问题及书面总结报告。

(二)答辩委员会的职能

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审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1、是否有重大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2、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是否齐全;

3、公布答辩时间、地点和答辩学生姓名一览表;

4、审查各答辩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定成绩; 5、根据工作需要决定是否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 (三)学科答辩小组的职能

学科答辩小组具体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1、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2、按统一答辩要求和标准进行答辩考核,给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等五级评分等级,并写出评语。

(四)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1、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要求,并介绍答辩成员; 2、答辩人汇报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3、答辩小组提问,答辩人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4、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等进行评价,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意见表(见附件9),写出评语,给定成绩;

5、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一般应采取“回避制”(即指导教师不参加对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

(五)学生答辩要求

学生应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 1、课题目的及意义;

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过程和结果; 3、答谢;

4、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等。

三、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学科答辩小组成员依据“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见附件10)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计分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充分结合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评分时既要看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答辩水平,也应考虑学生在专题研究全过程的表现。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10%。

四、二次答辩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内容不足、工作量未能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学生,若指导教师预计该生经过1-2个月的努力后可以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由指导教师安排该生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充实、提高,在下半年秋季开学后二级学院安排二次答辩。对于二次答辩仍未通过的学生,实施毕业论文(设计)重修。

五、毕业论文(设计)的总结

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论文(设计)的水平,每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答辩委员会应对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认真总结,由答辩秘书形成书面材料,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后认可后存档,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概况;

2、与往届相比,主要作了哪些改革的尝试,具体做法及效果如何;

3、本届毕业论文(设计)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效果如何;

4、在选题上有何改进;

5、从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反映出的教学质量如何,存在的薄弱环节是什么,对实践教学工作有何建议;

6、本届毕业论文(设计)有哪些突出的成果;

7、完成“安徽新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数据统计表”(见附件11)。

第六章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一、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要求

1、课题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2、论文能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反映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及掌握查阅文献、课题设计、调查或实验研究、收集数据、撰写论文等科研工作的情况。

3、论文(设计)应立题依据充分,设计合理,方法正确,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分析讨论充分,结果正确;论文(设计)书写结构缜密,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文字流畅。

4、论文(设计)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标点符号、图表设计、数据处理、参考文献、综述等方面都符合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撰写与格式要求。

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要求

1、能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履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职责, 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规范,认真对待毕业论文 (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在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精力投入较大,教学认真负责,管理到位,要求严格,质量保证。

3、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负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配合学院答辩委员会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

4、所指导的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绩显著、收效明显,表现突出。 5、所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三、评选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结束后,各答辩小组推荐论文(设计)及指导教师参加二级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二级学院答辩委员组织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及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根据名额分配推荐上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

第七章 附 则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2011年6月15日

附件1: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 附件2: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请表 附件3: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附件4: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附件5: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 附件6: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

附件7: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 附件8: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表

附件9: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 附件10: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标准 附件11:安徽新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数据统计表 附件12:安徽新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变更表

附件1: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

— 学年 第 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