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语言学概论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afbcd19e31433238689303

第三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和特点

1. 性质: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物质载体,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能起到社会交际的作用。 2. 特点:自然性(不同于其他符号系统);社会性;系统性;民族性。

二、语音的属性及单位 1. 语音的属性

1.1自然属性: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必然有其自然属性。

(1)生理属性: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这是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学研究语音

的发音原理和过程。

(2)物理属性: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以音波的形式传递,这是语音

物理属性。音响学研究语音的种种物理表现。

(3)心理属性:语音能被人感知和理解,这是语音的心理属性。听觉语音学研究语

音感知过程及大脑处理语音的机制。

1.2社会属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作为其物质外壳,必然有社会性。 (1)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的产生,

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同一个音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2)语音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a.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位系统。同一个音素,有的

语言使用,有的语言不使用;同样两个音素,有的语言区分意义,有的语言不区分。b.不同的语言对语音物理属性有不同的利用情况。

2. 语音单位

2.1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角度划分的。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2.2 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3 音节:有音素(或音位)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音节的基本类型

开音节:以元音结尾的音节。 闭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音节。 (2)汉语音节的构成:声母,韵母,声调

※ 四呼:汉语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型可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呼。开口呼为没有韵头而以/a/、/o/、/e/为主要元音的韵母;齐齿呼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

三、记录语音的符号

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

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的制定原则是“一

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大多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的时候再补充采用希腊字母,有时也用一些字母的大写、倒写、连写或添加附加符号等办法来补充,以便准确地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国际

音标所代表的音对全世界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是一致的。

第二节 语音的发出与传递

一、语音的发出 1. 发音器官

动力器官:肺,气管。 发音体:喉头,声带。 共鸣腔:口腔,鼻腔, 咽腔。

※ 主动发音器官:上下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能够活动的) 被动发音器官:上下齿,上下齿龈,硬腭。(不能活动的) 2. 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

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法 3. 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气流是否受阻(最主要区别)。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时不受阻碍;发辅

音时,气流受阻。

(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

形成阻碍的部分比较紧张。

(3)气流的强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声带是否振动。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较响亮;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

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生的音一般不响亮。

(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浊辅音外,清辅音

的发音都非常短暂。

4. 口腔改变形状的三个办法:开口度大小,舌位前后,唇形圆展。

二、元音

1. 元音的性质: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然后让气流不受阻碍地通过声腔所发出的

声音。 2. 决定因素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唇形的圆展三个方面决定的。(开口度越大舌位越低,开口度越小舌位越高)。 3. 元音舌位图

4. 八大基本元音

[i] 舌面前高不圆唇; [e]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u] 舌面后高圆唇; [o] 舌面后半高圆唇;

[?] 舌面后半低圆唇; [α] 舌面后低圆唇。 5. 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

复元音包括二合元和三合元音

(1)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

元音听起来比较响亮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亮的叫“后向二合元音”。

(2)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

响亮两头较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三、辅音

1. 含义:气流在声道中收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2. 辅音的形成(与现汉有差别)

(1)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

舌面后音,舌面中音。

(2)发音方法:塞音,擦音,塞擦音,颤音,闪音,变音,半元音

※ 另:几组音的发音特点:送气音/不送气音; 浊音/清音; 口音/鼻音

四、语音的传递 1. 语音四要素

(1)音高: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次数越多,声音越高。区分声调。 (2)音强(音重):声音的强弱或轻重,取决于振幅。气流量越大,发音越用力,振幅

越大。区分轻重。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声音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区分长短音。 (4)音质(音色):

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语音的最基本要素。由三方面原因造成:发音体——声带是否振动;发音方法——气流如何克服阻碍;共鸣腔形状——气流是否受阻,在哪个部位受阻。

※ 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的空气共振,从而得到强

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做共振峰。

第三节 音位的分析与归纳

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一、音位归纳的原则 1. 对立原则

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

区别语音形式和意义。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如英语中存在[in]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b]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针),bin(仓)两个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b]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素。处在对立关系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

2. 互补原则

互补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

现和相互替换。处在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语音相似,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ε] [a] [α] [Λ]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且语音相似,因此我们把它们归并为/a/音位。

3. 语音相似原则

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

位。如果语音上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例如汉语普通话[k]和[η]也是互补的,[k]只出现在音节开头,[η]

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但这两个辅音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它们分属不同的音位。

二、音位系统中的概念 1. 音位的性质(特征)

(1)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

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还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有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

方言的音位。

2. 音位变体

(1)含义: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

一个音位的变异形式,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类型:自由变体,条件变体。

a. 如果各个音位的变体,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叫音位的条件变体。

b. 在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音位的各个变体之间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

条件限制,这种变体叫音位的自由变体。

3. 音素、音位、音位变体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1)音素是一种跨语言的实体单位,是人类能够发出的可用于自然语言的所有最小的

语音实体单位的总称。音位和音位变体都是相对于特定语言来说的。音位是特定语言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功能单位,而音位变体是因为在组合关系中的实现。

(2)音位只具有心理现实性,而音素和音位变体都具有物理、生理现实性。

(3)构成音位的事区别性特征,构成音素的是对立特征。但对音位区别性特征的说明

必须以揭示音素的自然对立特征为前提。

三、音位类型

1. 音质音位(音段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来分析的音位。

2. 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在语音中,除音质以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

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构成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人们把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 调位、重位(势位)、时位

有区别此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在有些语言

里,重音和轻音、长音和短音也可以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言学中吧这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英语中还有用元音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