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b5554a0740be1e650e9af9

化工原理

多层园筒壁的导热速率是怎样计算的? Q=2πL(Δt

+Δt

+...)/(ln(r

/r

)/λ

+ln(r

/r

)/λ

+...)

11.(4分)说明流体流动类型对给热系数的影响。

流体为层流时,传热是以导热方式进行的。则此时给热系数较小。当为湍流时,传热是以对流方式进行的,此时给热系数增大。所以流体的传热,多在湍流情况下进行。 12.(6分)给热系数受哪些因素影响?

流动类型:湍流时的给热系数大。流体的物性:粘度μ、密度ρ、比热Cp,导热系数λ均对给热系数有影响。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管子的排列、折流都是为了提高给热系数。流体的对流情况,强制对流比自然对流的给热系数大,流体在传热过程有无相变,有相变α大。 分析α=0.023λ/d.Re

.Pr

13.(3分)提高传热系数时,为什么要着重提高给热系数小的这一侧? 当忽略金属壁面的导热热阻时, 1/K=1/α 若α

>>α

+1/α,则α

=(α+α

+αα

)/(α ∴K≈α

α

)

即K接近α小的数值。

14.(4分)说明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由壳体、管束、管板、封头等组成。 16.(6分)有以下传热公式 A. Q=λ.A.(t B. Q=α.A.(T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什么传热情况下,可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 (2)写出以上公式中,热阻的表达式

(1)A、B两公式均应用在稳定传热下传热速率的计算。公式A为物质内部传导的传热速率计算。公式B为物质表面与流体间对流传热的传热速率计算。 (2)A式:R=δ/λ或R=δ/A ×λ B式:R=1/α或R=1/α×A

17.(8分)换热器的散热损失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来减少此热损失?

由于换热器外壁面温度往往高于周围外界空气的温度,外壁面不断通过对流和辐射传将热量传给换热器周围的空气而散失,即产生散热损失。为了减少散热损失,一般在换热器外壁面上包上一层(或两层)导热系数较小的绝热材料(或不同的两种导热系数较小的绝热材料),使传热热阻增大,外壁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小了散热损失。

18.(6分)列管换热器由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顶盖(又称封头)等基部分组成。壳体和管束作为冷热两流体的流动空间,通过管壁进行换热。管束安装在管板上,通过管板使管束与壳体连成一体。顶盖(封头)上有管程流体进出口,且有分程、密封,封头可拆卸,便于管子清洗等作用。

19.(8分)当间壁两侧流体稳定变温传热时,工程上为何常采用逆流操作?并简要定性分析主要原因。 因为逆流操作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可由以下两方面分析: (1)当TA一定时,△t

T

t

t

t

Q=KA△t

,当K、A↓,对

Q↑,对现有的换热器来说,可提高生产能力。当Q、K一定时,△t

-T)

-t

)/δ

生产能力要求一定时,新设计制造换热器由于A较小,设备尺寸可减小,节省投资费。

(2)一般逆流操作的正常操作费比其它流向要少。逆流操作时,载热体用量比其它流向的要小,降低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20.(8分)有一高温炉,炉内温度高达1000℃以上,炉内有燃烧气体和被加热物体,试定性分析从炉内向外界大气传热的传热过程。

化工原理

炉内以对流和辐射并联联合传热,将热量传给炉的内壁面。在炉壁内通过传导传热,将热量以炉的内壁面传到炉的外壁面,它与炉内对流与辐射传热相串联。炉外通过对流与辐射并联联合传热,将热量从炉的外壁面传到大气中,它与炉壁内的传导传热相串联,所以该传热过程的特点是:(1)传导、对流、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同时存在;(2)并联、串联的联合传热同时存在。 五、计算题:

1.(8分)外径为100mm的蒸汽管外包一层厚 80mm、导热系数为λw.m,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为Qw.m

,试求绝热层外壁温度t

Q=2πλ(t1-t2)/ln(r2/r1) ∴t2=t1-Q ln(r2/r1)/(2πλ) =t1-Q/λ[ln(0.13/0.05)/(2×3.14) =t1-0.152Q/λ

2.(14分) 某平壁炉的炉壁由耐火砖,绝热砖和普通砖组成,它们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163,0.233和0.582[w.m

.K

],为使炉内壁温度保持1000℃, 每平方米炉壁的热损失控制在930w以下,若普通砖厚度

?

取为10cm,炉外壁温度为83℃,求:耐火砖和绝热砖厚度各为多少?绝热砖和普通砖交界面温度t(假设绝热砖与耐火砖交界面温度为800℃)

设耐火砖厚度b1, 绝热砖厚度b2 跨过耐火砖的热通量为: q=(t1-t2)/(b1/λ1)

∴b1=λ1(t1-t2)/q=1.163(1000-800)/930=0.25m 跨过三层砖的热通量为:

q=(t1-t4)/[(b1/λ1)+(b2/λ2)+(b3/λ3)] b2=[(t1-t4)/q-b1/λ1-b3/λ3]λ2

=[(1000-83)/930-0.25/1.163-0.1/0.582]×0.233 =0.14m, 跨过普通砖的热通量:=t3-t4/b3/λ3,

t3=q.b3/λ3+t4=930×0.1/0.582+83=243℃

3.(15分)在内管为φ180×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3500kg.h其平均比热为2.38kJ.kg

.K

K, 基于传热外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2000w.m 冷却水用量: W ∴W Δt Δt Q=KAΔt πd

T

T

W

t

t

3500×2.38×(100-60)=W

7982kg.h

4.174×(50-40)

K

从100℃冷却到60℃,

,环隙走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40℃和50℃,平均比热为4.174kJ. kg

,且保持不变.设热损失可以忽略。试求:(1)冷却

.K

,管外壁温度为t

水用量;(2)计算两流体为逆流和并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及管长。

50-20)/ln(50/20)=32.75 60-10)/ln(60/10)=27.9 Q=333200kJ.h

/(2000×32.75×3600)=1.41m

A逆=333200×10

1.41 3.14×0.18×l=1.41

化工原理

∴l=2.5 m A并=333200×10 ∴l=2.93 m

4.(15分)已知一外径为75mm,内径为55mm的金属管,输送某一热的物流,此时金属管内表面温度为 120℃,外表面温度为115℃,每米管长的散热速率为4545w. m加一层石棉层(导热系数为0.15w.m

.K

,求该管材的导热系数。为减少该管的热损失, 外

10℃, 而每米管长的散热速率减少

/(2000×27.9×3600) =1.66 m

3.14×0.18×l=1.66

为原来的3.87%,求石棉层厚度及钢管和石棉层接触面处的温度。 ⑴ Q/L=2π(120-115)/[1/λ(ln(75/55))]=4545 (1/λ)ln(75/55)=2×3.14(125-115)/4545=0.00691 ∴ λ=44.9w.m 则:Q'/L

=2×3.14(120-10)/{(1/44.9)[ln(75/55)]+(1/0.15)ln(75+2δ)/75} =4545×0.0387=175.9w.m

690.8=175.9{0.00691+(1/0.15)ln[(75+2δ)/75]} 解得: δ=30mm (石棉层厚度) ⑶ 设钢管和石棉层接触面间的温度为t2'

则: 2×3.14(120-t2')/[(1/44.9)ln(75/55)]=175.9 解得: t2'=119.8℃

5.(12分)φ120×5mm的蒸汽管外拟包一层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0.07w.m度为110℃,管壁导热系数为45w.m 按多层圆筒导热 qλ 将r λ t×0.07))

=90/(0.00031+(lnr 解得 r

0.116m,

+2.813)/0.4398)

t

t/r0.06m,r110℃,t0.07w/(m·K),λ

/(ln(r/(2πλ0.055m,r20℃代入上式

/0.06)/(2π

/r

0.06+δ

60w/m /(2π

.K

60w以下,试计算保温层的最小厚度。

.K

20℃,每米蒸汽管的热损失控制在

.K

⑵ 设外加石棉层厚度为δ

45w/(m·K),q

60=(110-20)/(ln(0.06/0.055)/(2π×45)+ln(r

δ=0.116-0.06=0.056m=56mm 注:本题可简化不计管壁热阻。

6.(20分)某列管换热器,用100℃水蒸汽将物料由20℃加热至80℃,传热系数K=100w.m问加热蒸汽温度应取何值? ***答案*** 原:W Δt 半年后:W Δt

(2)/(1)得:

80-20)=KAΔt

70-20)=K

……(1) AΔt

……(2)

80-20)/ln(80/20)=43.28℃ 80-30)/ln(80/30)=50.98℃

.K

年运转后,由于污垢的影响,在相同操作条件下物料出口温度仅为70℃, 现欲使物料出口温度仍维持80℃,

化工原理

(70-20)/(80-20)=K =(K K ΔtΔt

70.75 w.m

KΔt

.K/K

K

AΔt

100×43.28/70.75

保持原生产能力,即 KAΔt

Δt

/(KΔt

/100)×50.98/43.28

=61.17℃

T-20)-(T-80))/ln(T-20)/(T-80)

=61.17

∴ 60/61.17=ln(T-20)/(T-80) ∴2.667=(T-20)/(T-80) T=115.8℃

7.(16分) 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水逆流冷却某种溶液,溶液量为1.4kg.s4.18kJ.kgw. m(kg.h

.K

.K

1. 已知溶液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160w.m

.K

,比热为2kJ. kg

.K

,走内

管(规格为φ25×2.5mm),从150℃ 冷却到100℃ 。冷却水走套管环隙,从25℃升温至60℃,水的比热为

,冷却水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930

,忽略管壁和污垢的热阻及热损失, 求以传热外表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 和冷却水的用量

(150-100)

)。 2.计算内管的外表面积和管长。

w )+1/α

溶液放热 Q=msCp△T=1.4×2×10 =1.4×10 1/K K

=d

/(α.K

d

=0.025/(1160×0.02)+1/930=2.15×10

=464w.m

冷却水用量 ms'=Q/[Cp'(t2-t1)] =1.4×10 =0.957kg.s A l=A

=Q/(K/(πd

tm)=1.4×10

/[4180(60-25)] =3445kg.h

△tm=[(150-60)-(100-25)]/ln[(150-60)/(100-25)]=82.3℃

/(464×82.3)=3.67m

)=3.67/(π×0.025)=46.7m

φ25×2.5mm的管子组成的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用初温为 10℃的水将

1200kg.h

.K

2.0kJ.kg

.K

;水侧和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

10.(16分)用一传热面积为3m,其比热分别为4.18kJ.kg250w.m

.K

.K

机油由200℃ 冷却至100℃ ,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机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1000kg.h

,两流体呈逆流流动,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1)计算说明该换热器是否合用? (2)夏天

当水的初温达到30℃,而油的流量及冷却程度不变时,该换热器是否合用?(假设传热系数不变) (1) Q1=1200×2×(200-100)=240000kJ.h Q2=Q1,

t2=t1+Q1/(mρ2·Cp2)=10+240000/(1000×4.18)=67.4℃ △tm=(132.6-90)/ln(132.6/90)=110℃

1/K1=1/α1+d1/(α2·d2)=1/250+25/(2000×20) K1=2 16.2w.m =2.8 m

<3m

.K

/(216.2×3600×110)

A1=Q1/(K△tm) =240000×10

故适用

(2) t1=30℃时

t2=30+240000/(1000×4.18)=87.4℃ △tm=(112.6-70)/ln(112.6/70)=89.6℃ A1=240000×10

/(3600×89.6×216.2)=3.45m

>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