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c59914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5

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活动二】调查采访 感悟谢谢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 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13

【活动三】情景表演 学会谢谢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CAI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第四单元

第一课 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 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 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 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 彩笔

(师)1. 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2. 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谜底为地图) 1. 猜谜语

2. 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 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识平面图

1. 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 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四、再识平面图

1. 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14

2. 学生互相“考一考”

3. 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 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 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二、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 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 学生分小组设计 3. 生汇报

4. 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三、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二、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12分钟)

三、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四、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五、各小组展示介绍

六、(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第二课 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

1. 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2. 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活动准备:

1. 师生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2. 学生准备彩色笔。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 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15

2. 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二、交流、汇报

1. 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 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 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 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 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 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第三课时(可以把下课时间连在一起)

准备: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 一、 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 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 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二、“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 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三、“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 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 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备注:学生第二节课课前赶回学校。

第三课 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

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