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大[土木学院]导师介绍及联系方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c90224dd36a32d73758179

1983年起至今,一直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推广。从1993年起从事大跨度空间组合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缺陷因素对结构稳定性以及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参与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的动力性能的研究》通过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教委的联合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分别于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6年获得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国家创造发明专利2项。板架跨线桥结构体系(专利号:ZL94111251.9),增强复合薄板(ZL98227983.3)。先后参与了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泉州郑成功塑像、联通石家庄通信枢纽工程、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馆、苏州职业大学体育馆等十多项工程的试验研究及分析设计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 电话:025-83792715 手机:13951668023

朱筱俊

朱筱俊,男,江苏宜兴人,1972年10月生,高级工程师。1994年东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2000年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一所副所长,东南大学钢结构和新型结构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设计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深圳龙岗文化体育中心、东莞市人民大会堂等大型项目。

手机:13951789634

孙逊

男,1971年5月生,199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年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2002年获得博士毕业,现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钢框架结构二阶非线性分析、拉索空间结构的倒塌和可靠度分析等。目前承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公开发表的论文十余篇。

电话:(86-25)83793173 传真:(86-25)83793176 电邮:sunxun@seu.edu.cn

尹凌峰

尹凌峰,男,1974年9月出生,江苏泰兴人,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10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方面,目前主讲研究生“计算力学”课程,本科生的“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及有限元”课程,获得2005年度东南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2007度东南大学教学成果

三等奖。作为主要指导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结构竞赛,获得优秀成绩。2005年,指导两组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分获第一、第二名。 目前主要从事大跨空间结构力学性能及结构分析研究工作。曾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南通体育中心、泉州郑成功雕塑、中国药科大学新体育中心、南京建筑艺术馆、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机关办公楼单索幕墙结构等多项重大工程的结构分析设计、试验研究工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现正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一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完成了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索引4篇。 电话:025-83792715 E-Mail:eing@seu.edu.cn

吴刚

现任土木学院副院长 电话:025-83600838 E-Mail:g.wu@seu.edu.cn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

李爱群

李爱群,1962年7月生,籍贯湖南耒阳,生于安徽合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及健康监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Journal of Asian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等8家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隔震减振、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和既有建筑功能提升改造等方向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3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科技奖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编著作5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电话:025-83793224 E-Mail:aiqunli@seu.edu.cn

梁书亭

梁书亭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4年7月生。1991年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任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与学籍管理办公室主任,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发

展中心主任,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合混合结构研究室主任。曾挂任贵州省安顺市建设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实职)。

梁书亭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体系及其减振抗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基金项目6项、横向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南京市首届十大科技成果1项,市厅级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合作撰写学术著作、教材和手册6部。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专业课4门,指导硕士生20名、博士生6名,获东南大学教学奖2项。

梁书亭教授是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现被聘为中国土木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结构研究理事、江苏省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南京市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等。 手机:13776410988

王修信

王修信,男,1960年5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理论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兼职九三学社江苏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侨联委员会委员。199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从事客座研究员。

主要科研方向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建筑结构抗震抗风抗火抗爆设计,桥梁设计与抗震隔震计算,水工结构工程,钢结构设计与制造,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结构损伤检测与健康诊断,结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与动力分析,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与体量优化,建筑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人居环境设计等。

负责完成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和省教委基金项目等部省级项目三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部省级项目三项;现负责承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和横向项目多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并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系合作从事大型工程结构损伤监测研究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木工程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校级科学技术奖和教学成果奖多次。编著书籍\屋宇维修与加固技术\一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参加或主持了3幢高层和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3幢高层住宅建筑的大型改造工程、一个地下汽车停车库设计、一个高层商业建筑和一个10万平米高层住宅花园型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主要科研成果有\强烈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动力失稳与倒塌预报\、\空间耦联高层楼群消振研究与应用\、\高层建筑锚索式动态减振体?quot;、\高层筒体建筑板块法理论\、\混凝土结构断裂扩展计算模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破坏计算机模拟试验系统\、\钢闸门面板试验研究与弹塑性计算理论\、\混凝土断裂控制的塑性区尺寸因子

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GIS的结构损伤与健康检测技术\、\基于ITD和ARMA模型的动力模态参数识别\、\大城市曲线高架桥理论研究\、\建筑与高架桥梁中的滑动支承隔震系统\、\预应力曲线箱形梁及格子梁桥研究\、\箱形梁桥剪力滞后研究\、\薄壁曲线箱形梁桥的动力分析\、\变截面多跨梯形箱梁桥剪滞效应\、\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钢结构压弯构件截面快速选择与设?quot;、\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

联系地址:南京市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电话:025-3794581(home) 3794253(office) 手机:13851823433

Email:xxwang@seu.edu.cn

陈忠范

陈忠范教授1961年生,1982年于南京工学院南京市专科班毕业,去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结构设计,1985年考取东南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生,1988年上博士生,1991年博士毕业留校,1991年任讲师,1994年任副教授,2001年任教授。

陈忠范教授的专业方向是防灾减灾工程,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和隔震、减震有较深入的研究,获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资助多项,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参加编写了“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和“混凝土楼盖设计”著作。近年来,他又去香港科技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了“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回校后继续这方面的研究,获南京市建委和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各一项。陈忠范教授还获得安徽省芜湖市科委资助,进行了“带边框粉煤灰小型空心砌体住宅”的试验研究工作,目前,试点工程已主体竣工验收。他还获得国际合作项目一项,进行重混凝土在核电站中性能的研究。

陈忠范教授任土木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中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程结构与材料试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在工程结构试验、检测、鉴定、加固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在南京长江二桥、三桥、五台山体育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及秦山核电站等许多重点工程的检测中都作出了贡献。

陈忠范教授是我国首批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参加了南京市最早的高层住宅——锁金村高层住宅群的设计。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结构负责人,主持了多个大型住宅小区、高层商务楼的设计。

陈忠范教授主讲“高层建筑结构”和“结构抗震试验”两门研究生课程,每年收3名左右研究生,并带5名左右大学四年级学生。由于其丰富的工作经历,使其所讲的课程和所带的毕业学生深受欢迎。

陈忠范教授还参与了许多学术团体,他是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工程抗震防灾专项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质量与检测学组副主任、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防震减震技术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电话:025—83791225 手机:13951018486 Email:zhf-ch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