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五届卡西欧杯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云南姚艳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0年第五届卡西欧杯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云南姚艳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ca3401bed5b9f3f90f1cd4

2010年第五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选活动交流材料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 姚艳萍

2010年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精品教案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能正确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画椭圆,让学生发现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归纳出椭圆的定义 ,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椭圆定义的获得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求简意识并能懂得欣赏数学的“简洁美”.

(3)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理解坐标法的基本思想.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即教师通过问题诱导→启发讨论→探索结果,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归纳抽象→总结规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呼啦圈,绘图板、图钉、细绳.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椭圆.

材料1:对椭圆的感性认识.通过演示课前准备的生活中有关椭圆的实物和图片,

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椭圆.

材料2:“嫦娥一号”模拟轨道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 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旅,流传了几千年的飞天神话,变成了现实 ,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请问: “嫦娥一号” 绕地球飞行的运行轨道是什么?(课件演示轨道图) 引入课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010年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精品教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常见的椭圆形状的物品,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椭圆:通过“嫦娥一号”的轨道录像,让学生感受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爱国思想.)

(二)动手实验,亲身体会.

1.教师演示,引出研究思路.

教师将一圆形的呼啦圈朝一方向用力压或拉,变成一椭圆形状的呼啦圈,以说明圆和椭圆的密切关系,点明可以像学习圆一样来学习椭圆.

思考:在上一章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那么,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对于生活中、数学中的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对椭圆,学生只停留在直观感受,基于它俩的关系,引导学生用上一章所学,来研究椭圆.)

2.学生分组试验. (1)取一条细绳;

(2)把细绳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板上的两点F1、F2;

(3)用铅笔尖(M)把细绳拉紧,在板上慢慢移动观察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成果) 3.分析实验,得出规律.

(1)在画出一个椭圆的过程中,细绳的两端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运动的? (2)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的长度变了没有?说明了什么? (3)在画椭圆的过程中,绳子长度与两定点距离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4)改变绳子长度与两定点距离的大小,轨迹又是什么? 学生总结规律:|MF1|+|MF2|>|F1F2| 轨迹为椭圆;

|1FF| |MF轨迹为线段 ; 1|+|MF2=|2 |MF1|+|MF2|<|F1F2|轨迹不存在.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并不是急于向学生交待椭圆的定义,而是设计一个实验,一来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椭圆上点的运动规律;二是通过实践思考,为进一步上升到理论做准备.)

2010年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精品教案

(三)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在归纳椭圆定义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不断引导他们逐步加深理解并完善椭圆的定义,在引导中突出体现“常数”及“常数”的范围等关键词与相应的特征.) 问:椭圆定义还可以用集合语言如何表示?MF1?MF2?2a(2a?2c).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出椭圆的定义,让学生全程参与概念的探究过程,加深理解,提高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合理建系,推导方程. 1.复习求曲线的方程的基本步骤:⑴建系;⑵设点;⑶列式;⑷化简; (5)证明(可省略)(由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教师给予纠正.) 2.如何选取坐标系?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建系如下几种情况: 方案一:把F1、F2建在x轴上,以F1F2的中点为原点; 方案二:把F1、F2建在x轴上,以F1为原点; 方案三:把F1、F2建在x轴上,以F1F2与x轴的左交点为原点; 方案四:把F1、F2建在y轴上,以F1F2的中点为原点; 教师折椭圆,学生观察椭圆的几何特征(对称性),如何建系能使方程更简洁?学生讨论,经过比较确定方案一. (设计意图:积极鼓励学生用不同建系方法,让他们充分暴露自然思维,通过比较,得出最简洁的方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或老师强加给的方法.) 3.推导标准方程. 选取建系方案,让学生动手,尝试推导. 按方案一:以过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或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F1F2?2c(c?0),点M(x,y)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则 P??MMF1?MF2?2a?(称此式为几何条件), ∴ 得

?x?c?2?y2??x?c?2?y2?2a(实现集合条件代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