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外科护理学考前辅导 - 2014061622264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6外科护理学考前辅导 - 2014061622264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4ff19782c1c708a1284a44e8

术部位做好皮肤清洁准备;胃肠道准备,术前应保持胃肠道空虚,术前晚进流质饮食,夜里12点以后禁食,由于幽门梗阻,当晚应生理盐水洗胃;麻醉前准备;遵医嘱配血和药物过敏实验;晚上保持环境安静,建立良好睡眠环境,促进病人睡眠以保证病人的休息。

(2)术后病情观察的要点有三方面:首先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即神志、生命体征、尿量等;其次,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观察胃肠减压管、伤口引流管等管道是否妥善固定,是否保持引流通畅,并做好对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再次,结合上述的观察,密切观察有无术后不适和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术后胃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梗阻及倾倒综合治等。

肠 梗 阻

定义: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为常见)

肠腔堵塞:如寄生虫、粪石、异物

肠管受压:如粘连带、肠扭转、肿瘤压迫 肠壁病变:如炎性狭窄、先天闭锁、肿瘤 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腹膜炎,术后,血肿等。 痉挛性,如铅中毒。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供血障碍,发生坏死麻痹等 临床表现 症状

1、腹痛 2、腹胀 3、呕吐

4、肛门不排便不排气 (痛、胀、吐、闭) 体征

单纯性早期可无明显表现,晚期则可出现缺水征如:皮肤干燥,弹性差,尿少无尿,还可出现休克及休克前期症状

1.视:腹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不对称

2.触:单纯性可有轻度触痛,但发生绞窄后可有腹膜刺激征,可触及痛性包块 3.叩:鼓音 ,若发生绞窄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听:肠鸣增强,可闻气过水声,当发生绞窄及肠坏死后肠鸣音可消失 肠扭转 是一段肠袢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肠梗阻,属绞窄性肠梗阻 易发生的肠段为部分小肠、全部小肠、乙状结肠(预后差) 护理措施——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体位:半卧位 饮食:禁食

胃肠减压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及肠瘘、肠粘连) 活动: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结肠癌

13

病理与分型

浸润型:左半结肠多见 肿块型:右半结肠多见

溃疡型:最常见,早期即有溃疡 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腹痛:持续隐痛;梗阻-绞痛 、腹部包块、 肠梗阻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贫血、消瘦…

晚期表现:肝肿大、黄疸 、浮肿、腹水 、直肠指诊可及包块 、锁骨上LN肿大 、恶病质

直肠癌

临床表现

早期无症状 发展缓慢: 直肠刺激 、破溃感染:粘液脓血便 、肠壁狭窄:大便变形、变细、 慢性肠梗阻

晚期: 侵及周围器官和组织:尿痛尿频、骶尾疼痛 、肝转移:肝大 腹水 贫血、消瘦、恶液质

直肠癌最重要且易行的检查方法是肛门指检。 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

(1)控制饮食: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饮食,术前2日起进流质饮食。 (2)清洁肠道:术前3日番泻叶6g泡茶饮用或术前2日口服泻剂硫酸镁15-20g或蓖麻油30ml,每日上午1次,。术前2日晚用肥皂水灌肠1次,手术前一日晚清洁灌肠。

(3)用药:术前3日起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如卡那霉素、灭滴灵等 (或采用全肠道灌洗、甘露醇口服肠道准备法)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腹外疝 是由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腹股沟疝— 凡腹腔内脏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者,统称腹股沟疝。 分类: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定义: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进入阴囊者。

腹股沟直疝定义 :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发病年龄 斜疝 儿童、青壮年 直疝 老人 14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可进阴囊 经直疝三角突出 疝块外形 回纳后压住深环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椭圆或梨形 不再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半球形 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外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关系 嵌顿机会 护理措施

侧 较多 较少 术前护理

? 消除诱因:导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 ? 休息 :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 观察腹部:警惕嵌顿性疝发生的可能 ? 灌肠与排尿:术前排空大小便 ? 嵌顿及绞窄性疝术前护理:紧急手术 ?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 体位 平卧位→半卧位

? 饮食 术后6-12h无异常可进流质→软食→普食;肠切除吻合者禁食→流质→半流→普食

? 活动 术后3-5天,特殊者延迟 ? 预防腹内压增高

? 预防阴囊水肿 丁字带托阴囊,并密切观察肿胀情况 ? 预防切口感染 ? 尿潴留的处理 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

腹痛: 开始于脐周和上腹部,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数小时(6-8h)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70%~80%有转移性,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管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如单纯性阑尾炎是轻度隐痛;化脓性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呈持续性剧烈腹痛;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最常见,早期为反射性,晚期与腹膜炎有关。

15

便秘或腹泻:盆腔位阑尾炎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里急后重和尿频。 腹膜炎肠麻痹出现腹胀和停止排气排便、持续性呕吐。

全身症状:头痛、乏力、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多在37.5-39℃之间。 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 门静脉炎:黄疸。 体征:

强迫体位:弯腰行走,双手按压右下腹部。平卧时,右髋常呈屈曲位。 右下腹压痛:压痛点常在麦氏点,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固定。 病变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压痛已固定于右下腹部。

腹膜刺激征: 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是壁层腹膜受刺激的防御反应,提示阑尾已化脓、坏疽或穿孔。但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病人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以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 McBurney点及Lanz点 /3交点为标志。 有时也以左、右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Lanz点)表示。 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腹腔脏、壁层腹膜因细菌、化学、物理或异物损伤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出现以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腹症。 非手术治疗指征:

1. 原发性腹膜炎

2. 对病情较轻或病程较长已超过24小时 3.腹部体征已减轻或已有局限化趋势

原则: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对症处理(镇静、止痛和吸

氧)、物理治疗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