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专升本)作业集答案(专本科函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护理心理学》(专升本)作业集答案(专本科函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044d270066f5335a8121e1

《护理心理学》

理反应。

(3)反抗 有的患儿抗拒住院治疗,乘人不备逃跑;有的患儿即使不逃跑,对医护人员也不理采,或者故意喊叫,摔东西,拒绝接受各种诊疗措施;或者对前来探视的父母十分怨恨,面无表情,沉默抗拒,以此种不愉快情绪表示反抗。

(4)抑郁自卑 疾病久治不愈,长期疾病的折磨,会使患儿丧失治愈的自信心。年长患儿已能意识到严重疾病的后果,难免有所担忧。某些疾病会引起外貌体形的改变,产生难以见人的心理。住院治病,长期不能上学,学龄儿童会担心影响学习成绩,从而加重忧虑,过去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儿童更易表现出这种心理反应。这些儿童在病房有的表现沉默寡言,唉声叹气;有的则不愿继续治疗,认为病已不能治好,严重者出现拒食、想死和自杀的观念;有的则怕自己外貌改变被同学、朋友看见,故拒绝别人探视;有的怕上学后成绩赶不上,低估自己的能力,出现严重的自卑感。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那些?

(1)智力功能 主要表现为反应速度减慢,快速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容易健忘。

(2)情绪 有的老年人情感变得幼稚,不稳定,甚至像小孩一样,容易激动,有时因小事而兴高彩烈,有时不顺心则不安、生气、哭泣。长期独居者,常有严重的抑郁。 (3)人格 较多的老年人表现为比较顽固,习惯按自己的观点看问题,守旧,不易接受新事物和他人意见,猜疑心较强。有的则过多的感慨、伤感,喜欢回忆往事,沉溺于对过去成功事例追溯之中,通过这种顽固性以获得一定的心理平衡。

(4)生活方式 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子女大都离家独立生活,经常是家里仅剩老夫妻两人,这种生活环境和角色的变化构成了老人孤独的主要原因。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此外,老年人睡眠时间短,易醒、白天爱打瞌睡,这种睡眠习惯的改变要与失眠进行区别。 3.儿童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与方法有那些? 儿童病人心理护理的原则

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应包括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心理准备和护士的心理护理两大部分,争取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良好的配合,会更有效地减轻患儿的心理反应,加快患儿的康复过程。 (一)家长对患儿进行的心理准备

儿童入院前,护士应向家长详细地说明什么时候为孩子进行心理准备,同时要求家长对

- 13 -

《护理心理学》

孩子进行心理准备时,尽可能采用孩子易懂的言语,做到耐心细致,保持心情平静,使孩子既能清楚地知道将面临的情况,又不致于心情太紧张。心理准备的内容如下: (1)告诉孩子看病或住院的原因

(2)如有可能,给家长阅读像“儿科病人就诊指南”这样的小册子,再让家长给孩子讲解。

(3)给孩子介绍一些有关先进的医院条件和医疗技术的知识。

(4)带孩子入院时,要让孩子知道有关在病房就餐、大小便等日常生活事项的程序 (5)肯定地告诉孩子家长一定会来探视及探视的时间和次数。 (二)心理护理

(1)对6个月左右的婴儿,虽然住院心理反应小,但非常需要母亲的爱抚,护士经常对他们轻拍、抚摸、搂抱及逗笑,可调节其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产生一种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

(2)6个月至4岁患儿,住院心理反应明显。如有可能最好允许家长陪护,这样较容易使患儿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安全和信任感。这时,护士更应对患儿关心体贴,避免呵斥、责备患儿,通过与患儿共同参与一些游戏如讲故事、玩玩具、看图画等建立起良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帮助患儿克服对医院的恐惧感。

(3)年幼患儿病情变化快,但又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要求护士眼光敏锐,留意其非言语行为如患儿表情、目光、体态等,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和对患儿心理需求做出估计,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年龄大的患儿,已能较好地用言语进行沟通,能够与病房其他患儿建立伙伴关系。护士应尽可能地与患儿沟通,适当地解释住院和诊治的原因,争取患儿的信任和配合。 (5)致残患儿往往具有严重抑郁、自卑心理,更要加倍爱护,给予积极的支持。 2.医院环境布置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1)儿科病房工作的护士着装应提倡尽量不穿白大衣,工作服应颜色多样化,只有负责治疗的护士才着白色工作服,戴操作帽,其他护士可着带小花的彩色工作服,以便缓和紧张的气氛,与患儿保持良好沟通,减轻患儿惶恐不安心理。

(2)儿科病房布置应儿童化。墙壁的颜色鲜艳多彩,布置一些吸引儿童的图案,门窗可装配一些彩带或其他饰物,整个病房设计可采用火车、轮船、大拖鞋式,要有些既吸引儿童又安全的玩具,这样看起来好似一个游艺场。 4.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原则与方法有那些?

- 14 -

《护理心理学》

(1)尊敬老年病人 对老年病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举止要庄重,谈话要有耐心,老年病人喜欢谈往事,切忌生硬地打断,而且听他们讲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慢,声音要大些。对老年病人决不能奚落、挖苦,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2)关心老年病人 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精神支持是指密切地关注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准确地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护士再针对其问题进行耐心的解释,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启发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进行支持时,要尽可能地做到通情,即设身处地从老年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而不仅仅是同情他们。护理老年病人时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要充分考虑老年病人的特点和习惯,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

(3)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老年病人大多为慢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较独特的方式,护士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要轻易否定病人已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应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对不良方式尽量采取协商、提醒的方式指出。其次,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活动。护士要讲解一些疾病和保健基本知识,鼓励病人相互交流。同时可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恢复较好的病人现身说法,此外,安排老人进行一些集体运动,最后,对老年病人的—一些独特的不良行为如易忘事、刻板、古怪等,有些可以在短期内有所改变,则应积极给予帮助,如帮助老人制定日常生活时刻表,按时提醒,以保持行动的计划性;有些问题不易在短期内改变,切忌生硬强迫老人改变久已形成的怪僻。

(4)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 调动老人各种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关怀。要有意识地告诉患者家人多来探视,带些老人喜欢吃的东西。要鼓励患者亲友、老同事及单位组织派人看望,也可安排一些老人与患者交谈。亲人、朋友、同事的探访那怕几分钟,对老人而言也是莫大的安慰。但是,护士要提醒探视者切莫谈论过于刺激性话题,以免因过于激动发生意外。

4.问题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那些?护理过程中要采取那些措施?

少数病人在病房表现欠佳,故意违反病房规定,护理时不予配合或故意对抗,纠缠医护人员,或不能与同室病友和睦相处,虽经护士耐心说服,但毫无效果,依然我行我素,临床上把这种病人称之为“问题”病人。问题病人具有较独特的心理特点,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对抗心理

病人出现对抗心理,一种原因是病人过于看重自己的个人自由,感到其自由需求被医护人员忽视,其行动受到医院环境的约束,以对抗行为来表示抗议,如故意在病房收听收音机,

- 15 -

《护理心理学》

影响他人休息,拒绝护士搬动等;另一种原因是病人要求受到医护人员重视的心理特别强烈,感到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以对抗行为来吸引护士的注意,如无休止的纠缠护士,或愤愤不平,尽可能地采取对护理不合作的态度。

对抗行为的处理较为棘手,护士应尽量地多采取对病人肯定的态度,少用指责方式。这样可以强化正性行为,忽视问题行为,达到逐步减少对抗行为的目的。当然,对危及他人和自身安全的行为,护士应及时耐心解释,明确指出其后果,使病人认识到其行为的严重后果。 (二)标签效应

近年来有关问题病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问题病人的第二方面原因,即部分问题病人并不是由于特殊人格因素所致,而是由于护患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护士常常给自己和病人赋予某种角色,这样不可避免先入之见地给病人贴上某种标签,“好病人”“问题病人”只有护士以自己良好的角色行为和能引发病人良好心态的医院环境布置,才能影响病人的行为,减少病人的问题行为。 (三)茫然心理

病人一旦入院,在病房大都是被动地接受医护人员的吩咐,而其所有责任、决定、医疗、生活事务和计划均由他人取而代之,失去了个人控制,从而感到个人的地位和尊严被剥夺,对此又无可奈何,一种无力和无助感顿时产生,从而对医院的一切感到无所适从。茫然心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地理位置茫然 病人难以确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弄不清行动方向。

(2)医院文化茫然 病人一时难以弄清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因此不知道谁是主管自己的医师和护士,谁是上级医师和护士,哪一级医护人员解决哪些问题,从而不能决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等,这些均使病人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较多的问题行为。

(3)病人角色茫然 病人不知道自己在医院行为表现如何?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怎样与医护人员沟通等,从而用问题行为取代合理行为,给医护工作带来困难。面对这些病人,护理方案包括:

①积极创造一种和谐的医院环境,使病人感到自己也是治疗和护理小组的成员,从而有责任主动参与各项医护计划的决定和执行。

②要求病人向医护人员主动询问,以减少不知道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反应。

③医护人员经常保持与病人的良好沟通,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需要,给病人以心理上支持。要反复向病人讲清治疗和护理的积极结果,使病人理解医护工作的意义,给予主动配合。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