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之忧国诗》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之忧国诗》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420f4f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b

么相同点?(3分)

1、“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持久、执着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希望天睛的迫切心情。

2、都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1)锦(红)衣 (2)春游 (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1、D

2、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6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 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1、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

2、C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分)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ǐng):同“苘”,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③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④软:吃饱。

1、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2分)

2、词的最后一句“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3分) 1、煮茧、缫丝 2、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7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分)

1、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