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历史沿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宁都历史沿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57fa318bd63186bdebbc82

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春秋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后楚灭越,全境属楚。 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郡。 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雩都县。宁都为雩都县地,属庐陵郡。 三国属吴。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分庐陵郡立南部都尉于雩都,析雩都县东北陂阳乡白鹿营(今黄石镇营底村)置阳都县。此为宁都建县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此为“宁都”县名之始。迁县治于阳田营(今石上镇王田营村)。 宁都县&amp 太康三年(282年)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治雩都)。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南康郡移治赣县(今赣州)。宁都隶之。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宁都隶之。大明五年(461年),析宁都虔化屯(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虔化县(旧志载:县西五里有石状如虎,传由虎化为石。虎为凶物,改为虔,故名虔化,县以此得村名),并属南康国。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南康国复为南康郡。宁都、虔化均属南康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南康郡为虔州。虔化并入宁都,隶虔州。开皇十三年,陂阳县(今石城县西)并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宁都为虔化县,隶属如前。迁县治于雪竹坪(今梅江镇)。 唐武德五年(622年),虔化属洪州总管府虔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虔化属江南道虔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为东西道。虔化属江南西道虔州。元和六年(811年),升虔州为上州,虔化为上县。咸通七年(866年),升虔州为节镇,号百胜军。虔化隶之。 五代十国时,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析虔化之石城场置石城县。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虔化属江南路虔州。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东、西路。虔化属江南西路虔州。 宁都县 水口塔(7张) 宋大观元年(1107年),升虔州为望郡,虔化为上县。 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为赣州,虔化为宁都。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行中书省,改赣州为路。宁都属赣州路。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十一月,升宁都县为州,辖石城县,属赣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赣州路为府,改宁都州为宁都县。洪武九年(1376年),宁都县属江西布政使司赣州府。 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宁都县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二县。

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复改为县。

民国三年,全国行政区划设省、道、县三级。江西设四道,宁都县属赣南道。 民国十五年,废道,宁都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1929年,宁都为中央苏区属县。 1931年9月,宁都县分为宁都、彭湃两县。1932年2月,宁都、彭湃两县复并为宁都县。 1933年1月8日,赵博生在南城金溪黄狮渡战役牺牲。同月13日,为纪念赵博生,宁都县改为博生县。 1933年7月,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的决定》,宁都分为博生、洛口、长胜三县。隶属如前。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仍为宁都县,属江西省第十二行政区,并为专署驻地。 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江西省政府将全省改划为八个行政区,宁都属第八行政区,仍为专署驻地。 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都县城。29日成立宁都县人民政府。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瑞金分区,后未成立,改为宁都分区(1951年6月改称宁都专区)。宁都县隶之,

并为专署驻地。 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专区。 1954年6月,改赣州专区为赣南行政区。宁都县隶之。 1964年5月,改赣南行政区为赣州专区,1971年2月改称赣州地区。宁都县隶之。 1984年,设立员布乡(赣府厅字[1984]251号)。 1987年4月5日,青塘乡、长胜乡、黄陂乡改设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赣府厅字[1987]165号批复)。 1988年12月10日,撤销刘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梅江镇管辖(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 1995年9月29日,撤销固村乡、赖村乡,设立固村镇、赖村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 1997年1月14日,撤销石上乡、东山坝乡,设立石上镇、东山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 1998年4月7日,梅江镇析置刘坑乡,乡政府驻刘坑村(赣民字[1998]50号批复)。 1998年8月5日,撤销洛口乡,设立洛口镇(赣民字[1998]126号批复)。 1999年7月1日,改赣州地区为赣州市,宁都县隶之。 2000年6月27日,撤销小布乡,设立小布镇(赣民字[2000]145号批复)。 2001年10月20日,撤销员布乡,划归洛口镇;撤销刘坑乡,划归梅江镇;撤销黄石乡、田头乡,设立黄石镇、田头镇(赣民字[2001]483号批复)。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761372人,其中非农业人员135114人,占总人口的17.7 %。总人口中,男性401775人,女性359597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为11913人,死亡人口3635人,迁入人口11260人,迁出人口7822人。宁都共有450

姓氏,其中130多个属客家,而全县约4500多个村庄,其中由“老客”始建和扩建的村 庄就有3700多个,占全县总村数的85%. 编辑本段文乡诗国 文化传统

宁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客家早期摇篮,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自宋至清,有科举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5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这里涌现出清代闻名全国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画始祖罗牧等历史名人。自1992年至2001年,宁都中学连续10年高考上线人数居赣州市首位。 宁都自古“士尚诗文”,历代人才辈出,文论昌盛,孙中山前35代先祖孙 翠微峰&amp

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宁都“诗国”之称始于宋代,宋代理学名家曾兴宗是朱熹最得意的门生,其孙曾原一(字宗之)与当时一些诗坛名人结“江湖吟社”,影响颇深,有“诗人宗之,邑由此称诗国”之赞誉。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宁都又添“文乡”之誉。宁都还被人美誉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县。其灵、其秀,乃源于地方教育之基。古代儒学长盛不衰,近现代新学如日东升。自三国(吴)嘉禾五年(236年)建县至今1700多年,一个以农业立身之县,属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却成为赣南的文化大邑,教育大县。 宁都古代儒学教育发端于唐。 自西晋隋唐起,中原汉人陆续南徙定居于宁都,客家人口发展至今已占98%。客家先民从中原各地带来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标准,与官方倡导的仁政、礼治结合一起,形成了宁都古代儒学。唐初孕育了私塾,晚唐设立了县学,宋代创办了书院,明代兴办过社学。自唐至清,县有县学(州时称州学)、乡有书院、村有私塾、姓有义塾,形成了完整的儒学教育体系。由于客家人崇教兴学的民风盛行,官以兴教为义举,民以助学为善行,儒学教育得以代代延续并不断发展。 明清两代是宁都儒学教育鼎盛期,时有唐代始设的县学1所,宋代始建的梅江书院,明代始建的金陵书院,清代创办

的纯青书院、崇仁书院、仁义书院共5所。名儒私办学馆计有北宋的“长春谷”、南宋的“牛石山房”、明代的“竹坞山房”、清代的“易堂学馆”和“乌石山”学馆等。历代名塾计有唐代孙家的“竹林幽居”,宋代崔姓的“白鹿营塾馆”,明代曾姓的“圣公祠义塾”,清代城南的“百获斋”、东龙的“马头塾馆”、东山坝李姓“天花坛义塾”、东韶曾姓“南团义塾”和琳池“霸公义塾”等。据清道光

四年 (1824年)州志载,“邑内塾馆200余所,琅琅书声,充耳城乡”。 文化名人

儒学盛,人才出。自宋至清,全县科考中榜进

士125人,举人413人,贡生、秀才干余人,其人数之众居赣南之首。进士当中,状元及第者2人,探花1人(即宋皇祐五年状元郑獬、景定三年特科状元谢元龙、明成化五年探花董越)。自唐至清,进入仕途官达四至一品的高级职官67人,成为 翠微峰&amp 朝廷文臣武将者有:南唐礼部尚书衷愉,南宋理宗帝所拜右丞相崔与之,宋代太常寺卿黎尧、尚书仆射刘越驭、胡承憨,明代弘治工部尚书董越等文臣;南宋抗元英雄陈继周、尹玉;明代卫国将军卢述、抗倭英雄陈勉;清代军功显赫的大将军叶信等武将。见诸史册记载的文化名流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廖氏文学集团”(廖匡图、廖正图、廖邈、廖融、廖凝),北宋的“孙氏五贤”(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虑、孙登科),南宋的“曾氏祖孙”(曾兴宗、曾原一)和“宁都三肖”(肖立等、肖士赞、肖土资);明末清初的“宁都三魏”(魏禧、魏祥、魏礼)和“易堂九子”(“三魏”和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彭士望、林时益);清末的“宁都三邱”(邱璧、邱和鸣、邱珍)以及民初“宁都教育精英”(邱灏、邱椿、邱燕、邱敬慎、蔡爱仁、温晋城等)。此外,尚有文学家杨益、董越、董天锡,翻译家孙伯颜,江南山水画宗师罗牧,蚕桑博士李安等。历代文化名流学者留下传世诗文、论著1200多部(卷),蜚声海内,影响数百年,故有“文乡诗国”之誉。 宁都名人:管轶,江西宁都人,现为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是当今禽流感病毒国际权威之一。是最先提出果子狸是传播SARS冠状病毒的科学家之一,曾获《时代周刊》选为18位救人英雄之一。 孙中山祖籍:在江西宁都近郊,梅江镇高坑村马家坑(原州南第三桥乌石营)的地方,有孙中山先生唐朝祖先孙俐墓,孙俐(音禅),生卒年不详,原籍河南陈留(今名开封),唐僖宗中和三年(西元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为东平侯,为孙中山第三十五代先祖。孙俐元配陈氏墓也位于此山头之另一侧,为绣针落槽形,坐北向南(壬山丙向)。 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

吉克 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