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完美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满分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完美版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满分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96f74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2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体仁万物的人文关怀。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

对自然要有同情之心。仁起源于人们的“恻隐之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无所不包的,既包括他人也包括他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领域中,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上,要采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的方法。这里, “钓”是一钩钓鱼的方法, “纲” (网)是罗列多钩捕鱼的方法。前者得鱼少,后者得鱼多。之所以要舍多取少,就在于捕鱼 决不能竭泽而渔。 “弋”是用生丝系矢射鸟的方法, “宿”是指夜宿之鸟。白昼射鸟难,夜取宿鸟易。之所以舍易取难,就在于捕鸟决不能斩尽杀绝。这本身是仁的要求和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对待自然万物要有“不忍之心”。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则直接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

孟子日: “信,言合于义也。”《墨子》说: “信者,诚也,专一不异也。”信即诚信之品,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诚为仁义礼之枢,诚之为知仁勇之枢。”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注》)从其含义来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信与诚相训,因此,信即诚信。从其思想要求来看,诚信强调的是真实无妄。中华传统伦理强调,用真心来对待自然,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信”而达“和”,最后又回到了“仁”。这就是程颢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明提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 (((阳明集要·大学问》)。 “仁”是比“德”更高一级的哲学范畴, “仁”是“德”的统领, “仁”最终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 (三)取物顺时,合于礼义

儒家要求人要按照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行为,节制欲望,而不能过分索取,要“节用而爱人”,合于礼义,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说: “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礼记》记载曾子日: “树木以时伐也,禽兽以时杀焉。”这里有对时令的强调,把惜生与悯人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继承了《夏小正》、 《孟子))、 ((苟子》的有关思想,体现了儒家在环境管理上“取物必顺时”的传统,允许“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1。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 杀,不粥于市。”将环境的直接管理与市场的间接管理结合起来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礼记·月令》记载: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落网毕翳鲠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是: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月令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管子在齐国为相,十分注意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管子·八观》)

孟子提出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要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梁惠王》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生物资源要加以合理的养护和

利用,才能使其生长茂盛,繁殖兴旺。否则,过度开采,丰茂的山林就会变成不毛的荒山。人固有对生命的恻隐之心,强调人与动物一体的感通。

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取物以顺时”和“以时禁发”的思想,指出: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苟子·王制》)认为圣王只有按照自然的法则合理管理,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使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这是将社会经济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虑的智慧,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蕴。

儒家主张,对人的行为和对物的行为都要合于礼的要求,对人对物都要以礼相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要有节制,“用之有节”,不能采取掠夺式的行为。管子在《八观》、《立政》、《禁藏))中指出:“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富室有度,舟车陈器有禁”; “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主张对木材的利用要厉行节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裕。

作为实现仁的形式和方法,礼主要是指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度,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命令。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劝学》)在此基础上,苟子提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生态价值判断: “杀大蚤,非礼也。” (《苟子·大略》)这里, “杀”是指捕杀动物的行为; “大蚤”也就是太早的意思,是指没有按照生态学季节节律而进行的捕杀动物的行为,即“违时”的意思;就是说,田猎活动不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进行就是非礼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礼首先是在人法天地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德性的中介。

中华文明是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十分重视生态学季节节律(时)的规范价值(时禁),重视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还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中要保护自然。

义、礼都是对人的限制性规范,都适用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义、礼的实质,就是试图以他人和他物不受损害作为人的行为的限制性标准。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在他们影响下的国家政策表现为重本抑末、重农轻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也是有限的。 儒家维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首要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

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引导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把“高山流水”作为人品高洁的象征。

总之,儒家强调“天人合一”、 “中和位育”、 “与天地参”、“民胞物与”,显示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不仅形成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而且建构起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代表中国传统伦理核心内容的“仁、义、礼、智、信” (五常)中充分包含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中国传统伦理对人和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生态伦理水平,是中华文明强调整体性思维的固有特质所决定的。 三、佛教生态关怀:解脱的智慧 佛教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对生命的关切必然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包含有非常深刻的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启迪人们消解偏执,直悟生命的本真,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

(一)随缘而生,众生平等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法即所有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缘(多种原因和条件)结

合而形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因缘就是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是内在的直接原因,缘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离合导致了事物的生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存在条件的,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所谓“众生”,并不只是有生命的存在物,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物。由佛性论价值观可以导出众生平等论、生命平等论与万物平等论。这对环境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佛教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 “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生命的伤害,而且包含着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中国佛教的“放生”,体现着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是一种传统的生态美德。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由性具见平等,由修行见差别。每一事物都有佛性,而且这种佛性是普遍的、相同的、不变的,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天台宗大师湛然把这一特性称为“随缘不变”。

佛教认为人和植物、动物都是平等的,共处于一个大千世界中。 (二)无情有性,慈悲为怀

“无情有性”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对待万物。如果人破坏了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尊严性,也会反过来危害人的价值和尊严性。 湛然明确提出了“无情有性”的看法。他说: “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认为佛性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中,它涵藏一切事物,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中,不仅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具有佛性,所有无情的物体如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具有佛性。佛性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于一切特殊的存在物之中。 牛头禅成语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源出自三论宗。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古尊宿语录》,卷九),这是说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

“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 (《五灯会元》,卷十七)表明人与自然和谐无碍。

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为慈悲。 “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 (《大智度论》) “慈”就是“与乐”, “悲”就是“拔苦”。佛教教导人们要对一切生灵大慈大悲。佛教徒坚持素食,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慈悲佛性种子。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于人有恩,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广泛施舍,普度众生。 佛教对有知觉的生物和无知觉的器界抱持平等的虔敬态度。有情众生具佛性,无情器界具法性。佛性法性同一真如自性。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三)随缘顿悟,佛化自然

佛教认为,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色是由地、水、风、火构成;受是生活的感觉、感情;想是一种思维活动;行是生物的行为;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由于“五素”聚而复散,常流不住,生命现象只是一种“空”的状态,处于变化无定、轮回转世之中。众生业报轮回,生生不息。行为与环境相互转化,融为一体。人不仅要关心个人行为对自己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环境的作用。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默七天七夜后顿悟成佛。菩提树叶呈心形,树形对称、稳定。 佛教教义“戒杀生”,要求人们过简朴自然、注重性灵的生活;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森林,不要乱捕滥杀动物,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生态伦理学的观念。如施韦泽、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都承认生态伦理学与佛教之间的渊源关系。奈斯承认,佛教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适当的背景或渊源联系。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他深入探讨过禅宗

思想对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指出: “禅宗在尊重生命方面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它并不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标定界限。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相反,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止人类的愿望和欲望,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们的周围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禅宗懂得使万物如何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其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

佛教对众生生命的尊重,也包括对生命所居住的环境的关切。佛教不仅制定戒律,禁止乱伐树木、破坏森林和山水的行为,而且自觉选择名山大川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建造寺庙,力求使庄严的宗教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佛教崇尚清静,崇尚温馨、安宁的自然环境,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佛教寺院内外古树参天,佛教徒广植林木花卉,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凡是信仰佛教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

禅宗大师常以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作为禅境的方便入门。禅宗要求人们在优美的山水环境中陶冶性情,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到心境浑然一体。禅悟也往往在自然景物中触发。真正进入悟境的人对佛性的体验,完全融入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 四、道教生态境界:修炼的智慧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产生和成长的,它渊源于古代的三种原始宗教意识:殷周的鬼神崇拜和巫术、战国秦汉的神仙与方术之说、汉代黄老学说,还有谶纬神学,并吸收了儒家经学思想。伏羲、炎帝(神农)、黄帝时代就有“原始道教” (非指习称汉末原始道教)。战国时,庄子拾缀民间遗留原始旧事侠闻,祖述伏羲、炎帝、黄帝思想,完成道家思想体系,升华为道家哲学。东汉中叶,形成早期道教的两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未进入老庄哲学体系的三皇时形成的原始道教,以老庄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神仙、方术的内容,到汉末形成有组织的道教。

道教的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超越物欲,歌颂生命,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道教具有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育群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的胸怀和宁静恬淡、清净素朴、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的精神。 (一)天地万物,尊道贵德

道家的宇宙创生的过程哲学,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

道家认为, “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成的原动力,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道家的基本思想包括道统万物、抱朴守真、自然无为、崇俭抑奢、柔弱不争、重生养生等方面。

老子精通三代的巫、}、、史、祝等,也通晓伏羲、炎帝、黄帝以来的原始宗教,老子在摈弃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的前提下,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天道观的合理因素,建立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老子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认为人道即天道,主张将人道融入天道,把人类社会的性质完全自然化,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老子所确立并为庄子所发展的天人观,成为后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道家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它包含几个要点:第一,天地万物和人皆由共同的终极根源所生,人应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第二,天道即人道,天自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人道也应顺同和效法天道,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来治理社会,取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第三,从天人关系来说,人类应按照天地的自然之道来对待万物。要“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 (《老子))五十一章)对万物“利而不害”, “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对万物的利用,要按照人类生命的自然需要,采取合理的态度,“知足常足,知止不殆”。第四,道家的天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