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be10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3

2019届高三试题

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自成一格;风俗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松树凌霄图》是陈师曾47岁时的作品,虽然是仿前辈画家笔意,却是大家的手笔:构图奇崛而自然,松干、松枝简练而遒劲,松针率意而肯定,凌霄则寥寥数笔而画龙点睛,让坚挺的画面多了一缕浪漫的情怀……一个成熟画家的笔墨技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显示。

陈师曾35岁时拜师于吴昌硕门下,受其影响巨大。他通晓中西绘画的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坚决捍卫文人画传统,在坚守文人画这片土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47岁时所作《佛手图》,整个画面简洁而不俗,题跋占据了重要位置,“佛手”却偏置于下方。观者能明显感觉到,这幅画的主题似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这样解读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在《佛手图》的题跋中,他援引了龚自珍的《露华》,内容涉及佛教。是故,读者在欣赏这幅画时,还获得了许多“题外之音”,这就是陈师曾想要的效果。陈师曾不仅内蕴丰厚,而且文才非凡。人们常常感叹当代没有文人画,其实,不是没有文人画,而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罢了。

陈师曾不仅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的大家,而且是中国漫画的拓荒者。1914—1915年间,他融会西法,首次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引入国画,绘出了惊动画坛的现代风俗画——漫画《北京风俗图》。这是一部“民俗图志”,市井街头常见的各色人物与风习尽收其中,可谓是民初北京“宣南”地区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具有鲜明乡土色彩的小品画。如绘一人力车之一角,仅见坐车者的脑袋,一老妇蓬首垢面,破衣破裤,右手执布帚,左手持香炷,逐车乞钱……漫画借助民间风俗题材,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寄寓人文关怀。其向下的眼光,对时局的关怀以及“伤今怀古”的复杂情感皆寓于其中。漫画打破了晚清人物画囿于佛道、仕女、高士一类题材的局面,将民主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引入艺术,使艺术回归现实生活,这在中国近代人物画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清末艺术家潘语舲在题跋中曾言:“此册于游戏之中,寓警世之意”。后来,丰子恺等人的漫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陈师曾的启发和影响。

陈师曾在理论方面也有重大贡献。除了《中国绘画史》等专著外,他还写有重要的文论,如《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今天重读这些文章,对我们认识中国画、文人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陈师曾除了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创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外,他还是齐白石的伯乐和大贵人。可以说,如果没有陈师曾的推荐和引领,也许中国近代美术史得重新书写。陈师曾对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艺术风格的形成。1917年,53岁的齐白石初到北京时,带着作品去请教陈师曾,陈师曾发现他的才华并对画作进行中肯而真诚的褒贬,还作《题齐濒生画册》诗一首。1922年,陈师曾应日本画家之邀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由他携去参展的齐白石的画作深受好评,轰动中外,乡下木匠齐白石从此一举成名。

1923年9月,陈师曾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天妒英才,这样一位既有艺术天赋又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没有到达艺术的最高峰就离世了。梁启超在悼词中称:“师曾之死,

5

2019届高三试题

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以梁启超的地位和眼界,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吴昌硕的题字是“朽者不朽”,这是对陈师曾艺术人生的最高评价。

【相关链接】

①陈师曾(1876—1923年),号朽道人。1902年,陈师曾同鲁迅、弟弟陈寅恪一道东渡日本留学。他既受到过传统文化教育,又受到了新学教育,并出国留学,曾任大学教授,这是只有近代文人才有的机遇,也是近代文人不同于古代文人的特点。陈师曾也正是这样一位带有一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点的封建末代文人,又接受了一些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可以说是在近现代之交比较典型的文人画家,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被梁启超誉为“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

②陈师曾看了齐白石的《借山图》等画作后,题赠《题齐濒生画册》一诗:“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陈师曾出身名门,是拥有艺术天赋、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他博采众家之长,不仅师法明代沈周、清代石涛等前辈画家,还拜师于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门下。

B.陈师曾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主张改革,但并不妄自菲薄,一味盲从西法,而是坚守中国文人画传统,进行文人画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探索。

C.陈师曾的《松树凌霄图》,构图奇崛而自然,松干、松枝简练而遒劲,凌霄则寥寥数笔而画龙点睛,笔墨技巧成熟。虽然是对前辈画家作品的摹绘,却是大家手笔。

D.刚到北京的齐白石去请教陈师曾,陈师曾对他的画进行了评价,并作诗相赠,希望他自创风格,不必求俗媚世,这对齐白石以后的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7.C(“对前辈画家作品的摹绘”的说法有误,原文为“仿前辈画家笔意”。)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师曾认为文人画要带有文人的气质、含有文人的趣味、表达文人的思想,《佛手图》就是例证。此画因为题跋占据重要位置,内容涉及佛教,才让人感受到画外之意。

B.现在的文人画艺术水平不高,是因为现在的文人错误地认为文人画不需要讲究绘画技巧,只需要有足够深厚的诗文、书法等方面的功底,并将思想、情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C.陈师曾的漫画将国画和西洋画技法融合,并借助民间风俗题材,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寄寓人文关怀。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与他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D.陈师曾是民国初年画坛领袖,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因此梁启超认为他的死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比日本大地震于日本的影响更严重。

8.C(A.“此画因为题跋占据重要位置,内容涉及佛教,才让人感受到画外之意”的说法不准确。B.“认为文人画不需要讲究绘画技巧”于文无据;原因分析不准确,从文章第二段来看,当今文人画艺术水平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几乎没有像陈师曾这样内蕴丰厚、文才非凡的真正意义上

6

2019届高三试题

的文人了。D.“陈师曾是民国初年画坛领袖”的说法有误,原文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高人格、不朽价值的第一人”是梁启超的看法。)

9.吴昌硕为陈师曾题字“朽者不朽”,请说说这一题字的含义,并简要概括陈师曾的“不朽”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陈师曾号朽道人,英年早逝,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方面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价值不朽,故题字“朽者不朽”。(2分)

“不朽”的表现:①画技高超,是山水、人物、花鸟画大家。②革新文人画,坚守中国文人画这片土地并有所成就。③拓荒中国漫画,他的《北京风俗图》在中国近代人物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丰子恺等人的漫画都受其影响。④在艺术理论方面有重大贡献,他的《中国绘画史》《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等学术作品,对今人认识中国画、文人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⑤指点提携齐白石,对齐白石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只答出一点不给分,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给3分,答对五点给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竟发之。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判三司都磨勘司。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遽欲生事耶?”惟辅愧谢。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阯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饯于郊,..

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生立祠。 ...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及第。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戎多次侵犯渝州,边境官府本设在万州,距离远,有警报常要十天才能传到。程师孟奏请把治所迁到渝州。夔州部境没有常平仓粮,他建议设置常平仓,恰逢灾年,为了赈济灾民的不足,就诈称命令发放其他储粮,不等候批复。主管的官吏很害怕,上言说不可如此,程师孟说:“假如一定要等回报

7

2019届高三试题

后才能开放,挨饿的人都死了。”终究发放了这些储粮。调任河东路。晋地土山多,山旁靠着河流,春夏大雨,水和黄河一样混浊,俗称“天河”,可以用来灌溉。程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积成良田一万八千顷,编集这些事写成《水利图经》,分发给州县。任度支判官、洪州知州,堆砌石头修成江堤,疏通章沟,筑北闸来调节水位升降,此后没再发生水灾。兼任三司都磨勘司。接待契丹使者,萧惟辅说:“白沟地区应由两国共管,现在宋朝在那里种植了几里长的柳树,却认为契丹人在界河里捕鱼有罪,难道是合理的吗?”程师孟说:“两国都应当信守盟誓所约定的分界,涿郡有档案可以拿来查阅,您不管文书,光凭口说,难道要挑起事端吗?”萧惟辅惭愧谢罪。出京任江西转运使。袁州发生盗案,州中官吏是盗匪的耳目,所以长久抓捕不到。程师孟把几名官吏上了镣铐送进监狱,盗匪就被抓获。加官为直昭文馆、福州知州,修筑子城,兴建学校,治理成绩在东南最好。移任广州,广州州城被侬智高所毁,后来有警报,百姓惊骇逃窜,地方官相继来到,都说这里土质疏松恶劣不可筑城。程师孟在广州六年,筑了西城。等到交阯攻陷邕管,听说广州守备坚固,不敢东进。当时程师孟已被召还,朝廷念他以前的功劳,任命他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兼任都水监。被派去祝贺契丹国主生日,到了涿州,契丹方面安排席位,迎接的人向着正南方而坐,涿州官员向西坐,宋朝使者和副使向东坐。程师孟说:“这是轻视我们。”不就位。从下午一直争到傍晚,随从的人惊恐失色,程师孟言语声气更加严厉,喝令导引者更换位置,于是改为参加迎接的人东西相向。第二天,涿州人在郊外为他饯行,程师孟骑马疾驰而过不予理睬;涿州人移文到雄州,以此上告,程师孟因此被处分罢官。后又起用为越州、青州知州,于是退休,以光禄大夫的头衔去世,享年七十八岁。程师孟多次主管政务繁剧的州府,办理政事简易而严明,犯法不够死罪就不把他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揭发潜藏的罪恶敏捷如神,查到恶劣的土豪行为不法而骄纵的人,一定严厉惩办,直到禁绝方罢休,所辖之地安定。洪、福、广、越四州都为他立了生祠。

(节选自中华书局《宋史·程师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

B.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

C.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

D.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

10.B(依据文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路,宋代行政区划名,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全国分为若干路,如河东路。

B.南向,面向南,古代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而宋使者坐东向位,为卑位,有失礼仪,有伤国体,故力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