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5全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0ed25dc10a6f524ccbf85ce

全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A、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 B、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 C、任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严重后果的 D、掺入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致人死亡的

2、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 ),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食品企业管理人员

C、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食品企业管理人员

3、在中国境内从事( )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A、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 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C、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D、以上都正确

4、公民发现食品商店销售的食品有质量问题,应当向( )部门投诉。 A、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D、食品安全委员会

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 ),并且负责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B、食品安全标准制定 C、食品安全信息公布 D、以上都正确

6、( )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A、食品企业 B、食品行业协会 C、新闻媒体 D、食品卫生监督部门

7、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A、新闻媒体 B、社会团体 C、消费者协会 D、街道办事处

8、( )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A、食品安全风险方案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D、食品安全风险计划

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 )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A、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质检总局 D、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1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 )备案。 A、国务院法制办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法工委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 )。 A、植物及其产品 B、动物及其产品

C、植物、动物及其产品 D、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

13、( )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任何组织或个人 B、食品生产经营者 C、消费者 D、食品企业

1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年 B、每二年 C、 每三年 D、 每四年

15、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 )。

A、不收取任何费用 B、收取部分费用 C、收取所有费用 D、以上都不正确

16、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7、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8、申请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 )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19、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 )。 A、 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B、 材料用量 C、 保存方式 D、 保质期

20、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 )。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部分责任

C、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D、承担无限责任

21、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 )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 C、质量管理监督部门 D、工商管理部门

22、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23、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 )年。 A、1 B、2 C、3 D、4

24、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进行的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申请复检,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 )。

A、免费 B、平均分担 C、由抽样检验的部门承担 D、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25、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 )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A、人民医院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6、县级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受理,并及时进行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 )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A、应当;可以 B、可以;应当 C、应当;应当 D、可以;可以

27、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二次以上( )的行政处罚。 A、没收违法所得 B、罚款

C、吊销许可证

D、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8、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 )的食品。 A、食品卫生标准 B、检验检疫标准 C、食品质量标准 D、食品安全标准

29、( )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A、卫生部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D、国务院

30、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 )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4小时内 B、12小时内 C、6小时内 D、2小时内

3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A、可以 B、应当 C、不得 D、任意

32、县级以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购买样品所需费用和检验费等,由( )财政列支。 A、国务院 B、省级 C、上级 D、同级

33、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 )的技术规范。 A、任意性 B、行业性 C、专业性 D、强制性

34、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使用添加剂的,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 )。 A、剂量 B、成分 C、名称 D、性质

35、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者( )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 )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A、应当;可以 B、应当;应当 C、可以;可以 D、可以;应当

36、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A、质量监督 B、卫生行政 C、工商行政 D、农业行政

37、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 )罚款。 A、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 D、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