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丧葬习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0bd830e518964bce847c63

丧 葬 习 俗

上寿器打生基

孔夫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平江人遵循这些道理,敬老人尽孝道,同时在丧葬程序上利用很多假设思维,去惩恶扬善,倡导社会文明和谐。

“人生七十古来稀”过去人到60岁时谓之满花甲子了,子女要为父母上寿器,有女儿的其寿衣、寿被、寿鞋由女儿负责,棺材及坟墓由儿子负责。没有女儿的全部由儿子准备。棺材又叫“寿器”、“千年屋”,古代是内棺外椁近代盛行木椁和瓦棺。火化用骨灰盒。纯木棺有“一封书”“判官头”“十八合”“二十四合”等规格。坟地又叫“万古佳城”、“生基” “牛眠地”“窀穸”“寿藏”等,城关地区大多数对坟墓很讲究,打生基主要材料以红砖混凝土结构,墓碑用花岗岩、大理石、麻石雕刻,有的人建造坟墓有花园、有凉亭非常气派耗资上数拾万元。

装 殓 入 棺

治丧的第一个程序是装殓入棺。主要有颁伕、烧见面

1

钱、请水、装殓、小殓、烧轿子、出殓入棺等环节。

颁伕:首先要填写好颁伕帖,主要内容填写逝者生

死年、月、日、时,以及出生地和现住地址所辖社主,备上三牲酒醴香烛楮钱到当地社主庙进帖,谓之,颁请阴伕力士。现在就在家门口设香案进帖。犒赏轿伕。

烧见面钱:见面钱,意为逝者起身往阴间的盘缠用钱,一般为3斤4两,最多不超过9斤6两。备铁锅、棉线、草香、米,没有铁锅可在地上画个圆圈,烧见面钱之前应进乡贯文疏(有的在颁伕帖中叙明)意为逝者往阴间的通帖。烧纸需逝者子、女等家属跪着烧。边烧边放棉线和草香、米,边请人念玉皇经(万贯钱)和往生经。烧完后冷却将灰打包,封棺时放入柩内,烧见面线,应在老人弥留咽气时进行。

请水:请水意为请龙神发水为逝者沐浴,具体作法

备神纸、香烛、鞭炮,需孝子亲自到河边或泉井边,首先敬河神或泉神秉告求水,按逝者岁数用茶盅打水,每一岁一盅。然后发炮起身,现在城关地区基本没有泉井了,找不到泉井就在自来水龙头边请水。

装殓:装殓是为逝者沐浴更衣,先沐浴,将请来的

2

泉水放入枫球、艾叶、檀木等七味药物,烧开兑冷水用新毛巾洗脸、净身。有前七后八的规矩,意思是逝者胸前抹七下,背后抹八下,沐浴后更衣。寿衣内丝是用蚕丝织成的绢而裁成。也可用绢直接包裹遗体。遗服忌兰色。一般用三层,内丝中衬、外棉布衣,不分男女都要带寿帽,穿寿袜、寿鞋,盖寿被(男红女绿)。

烧轿子:轿子意为逝者往阴间的交通工具。轿子,

可以预先请纸札师预扎,有“二人抬”有“三丁抬”。在烧轿子之前先要祭犒阴伕,即要备香楮三牲,茶、酒、饭设案供奉,轿伕和随从,并备轿伕穿的草鞋、赏钱(穿钱)。烧轿子,一般在本户屋门前进行,逝者家属跪哭送逝者出门的意思。烧完轿子后家人才开始大声哭丧,同时向邻里及闻讯到来的人员跪告。

小殓:小殓又叫下榻,讣闻中“有如仪小殓”,“择

吉大殓”之说,小殓是人棺前必须的一种程序,民间流传的说法,小殓是防假死的现象出现(病理中的特殊症状或非正常死亡现象等),如果入棺了就没救,所以要经过小殓,小殓即下榻在逝者睡房内,将逝者抬至高櫈乘好的门板上并盖好寿被,用手帕遮脸,设香案、茶、酒供奉,时

3

间没有具体要求,或等待吉期入棺。或等待尚在途中的亲属。为什么死者脚前要摆一盏清油灯,传说:人死了必须经过十八重地狱,再到阎罗殿,由阎王判证生方,通往地狱的路都是暗的,因而要有灯光。逝者小殓时,由亲属清理遗物、钱财,傍晚时将脱下的贴身衣服放在河边或池塘边焚化。叫做烧床铺秆,配偶如有一方还在只焚烧共同床铺的半边簟子和床铺秆。

大殓:大殓是选择了吉日、吉时,才能出殓入棺(或

便吉)。将逝者从房里送至厅堂棺材内,讣闻中有“扶柩在堂”之说,就是已经过大殓入棺,大殓又叫出殓,备纸伞遮面,谓之“亡人不见天”,引路钱、鞭炮、乐器引路,送入厅堂入棺,将逝者整理放入人手扇一把,鸡蛋一个,桃条一根,小手巾一条,逝者嘴里要塞碎银和七粒米。以前当官的放玉石。头底下应放七片小青瓦。其放法是:仆六仰一,如有预置的鸡冠枕就不需要瓦片。盖棺要留有缝隙,也是防“假”死的意思。

讣 报

逝者入棺后紧接着请专人组成治丧机构,管理整个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