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学案湘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学案湘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0c36f8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5

第2节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 (对应学生用书第81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期 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 图示 变化特点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1万年以来) 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 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易误点拨]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为温暖期;15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 4

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

1

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理解—要点突破]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4)对农业的影响

(5)对工业的影响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

3

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C.反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图流程]

[答案] 1.B 2.A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