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汽车运用基础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0f8538dd3383c4ba4cd201

35. ×.子午线轮胎规格用BRd表示。 36. ×.对于柴油机,可根据强化系数选择机油的使用级。 37. ×.轻柴油适用于全负荷转速不低于960r/min的高速柴油机。 38. ×.轮胎的速度性能应与汽车的最高速度相匹配,因此轮胎需表明其速度等级。 39. 轮胎负荷指数指在规定条件(轮胎最高速度、最大充气压等)下轮胎负荷能力的数字符号。 40.汽车齿轮油指汽车驱动桥、变速器、转向器等齿轮传动机构用的润滑油。

41. 机油的选用有两个步骤:一是使用级的选择,二是粘度级的选择。 42.汽车运行材料指燃料、润滑材料、轮胎、冷却液和制动液等。

43. 轮胎的合理使用 轮胎合理使用的目的在于防止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持轮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利于行车安全并降低燃油消耗。1、保持气压正常 轮胎气压太低时,因轮胎变形大并产生大量的热,会使帘线折断、脱层并加速橡胶老化,同时因胎面接地面积增大,磨损加剧,滚动阻力增大,燃料消耗增加;轮胎气压过高时,则因接地面积小,单位压力增大,会加剧胎冠磨损并容易爆胎。因此,轮胎应按规定的气压标准充气。2、防止轮胎超载 超载行驶时,轮胎帘线所受压力增大,易造成帘线折断、松散和帘线脱层,当受到冲击载荷时,会引起爆胎,同时因接地面积增大,加剧胎肩的磨损。;3、轮辋配套 不同型号规格的轮辋,即使直径相同,轮辋宽度和突缘高度往往也不相同,因此轮胎规格应与规定型号规格的轮辋相配套。4、搭配合理 同一车轴上应装用同一规格、层级和花纹的轮胎,尤其是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不得混用在同一车或同一轴上。同一车上的轮胎花纹应尽量一致。装用成色不同的旧胎时,应使胎面磨损程度相近,直径较大的轮胎装于后外胎。注意:翻新轮胎不得用于转向轮。5、轮胎换位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调换轮胎的位置,以使全车轮胎合理承载和均匀磨损。6、提高驾驶技术 驾驶操作应起步平稳,避免轮胎在路面上滑行;行驶中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尽量选择较好的路面,以减轻冲击;控制车速,防止持续高速行驶而使轮胎温度过高。

44. 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指综合考虑汽车使用中的各种消耗,以取得汽车使用最佳经济效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保证汽车总使用成本最低时的使用期限。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延长,汽车的技术状况不断变坏,汽车维修费、燃料费等经营费用不断增加。当汽车使用到某一年限后,继续使用将使经济性变坏。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是确定汽车最佳更新时机的依据。汽车使用到经济寿命时及时更新,可取得最佳经济效果,提前或延迟更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损失。确定经济使用寿命所依据的原则是车辆的一次性投资和各年度经营费用的总和最小。

45. 机油粘度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粘度过小 1.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润滑油容易自摩擦表面流失,不能形成有效油膜,使机件的摩擦与磨损加剧 2. 密封作用不好,气缸易漏气,有效功率下降,机油易被稀释与污染 3. 蒸发性较大,机油易上窜,增大机油耗量 粘度过大 1、 低温起动困难,油的泵送性差,易出现干摩擦与半液体摩擦 2、 机油循环阻力增大,致使功率损失和燃料消耗增加 3、 油的循环速度慢,循环频率降低,冷却与洗涤作用变差

第七章

一、单选

1. 从汽车的设计上自身防止事故发生的性能,即汽车( )

A. 主动安全性 B.被动安全性 C.操纵稳定性 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 消除故障及其隐患,恢复汽车的工作能力和良好技术状况的技术作业是( )

A.汽车调试 B.汽车保养 C.汽车维护 D. 汽车修理

3. 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减轻乘员和行人伤亡、以及减少车辆损失的结构性能,称为( )

17

A. 主动安全性 B.被动安全性 C.操纵稳定性 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二、填空

4. 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是。

5. 汽车以最小的交通事故概率和最少的公害适应使用条件的能力,称为汽车的。 6.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而产生的损坏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现象称为。 三、判断

7. 公路养护水平的两个评定指标是“好路率”和“公路等级”。( ) 四、名词解释 8. 交通事故现象 9. 道路交通事故 五、简答

10. 简述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哪些特点? 11. 简述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

1.A 2.D 3.B

4.安全驾驶 5. 安全性 6. 汽车公害

7.×.公路养护水平的两个评定指标是“好路率”和“养护质量综合值”。

8. 也称交通事故的形式,指交通参与者之间发生冲突或自身失控肇事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 9.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应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0. 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1、随机性;2、突发性;3、频发性;4、社会性;5、不可逆性。

11. 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 1、车辆要素;2、道路要素;3、运动要素;4、事态要素;5、后果要素;6、过错或者意外要素。

第八章

18

一、单选

1. 采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检测仪检测CO和HC,是在在用汽油车( ) A.起动工况下 B. 双怠速工况下 C. 自由加速工况下 D.自由减速工况下 二、名词解释 2. 汽车公害 三、简答

3. 简述哪些因素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其浓度有影响? 4. 简述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

1.B

2.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而产生的损坏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现象称为汽车公害。

3. 混合气浓度、点火系统技术状况、配气相位及发动机工况等均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及其浓度有重要影响。 4. 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措施:1、保持发动机良好的技术状况;2、控制汽油蒸发;3、合理驾驶。

第九章

一、填空

1. 汽车运载具有易爆、易燃、有毒、放射性等的危险货物时,必须符合JT617—2004《》的规定。 二、判断

2. 根据使用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适当冰点的冷却液,其冰点应比使用地区的最低气温低10°

C。( )

3. 汽车运载具有易爆、易燃、有毒、放射性等的危险货物时,必须符合GB7258—2004《汽车危险

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 )

4.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使用汽车时,因空气密度小,压缩终了的气缸压力和温度均较低,不易发生

爆燃,因此汽油的辛烷值可相应增高。( )

19

三、名词解释 5. 汽车走合期 四、简答

6. 简述根据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汽车的低温使用性能? 7. 简述应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汽车在高温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8. 简述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有哪些影响? 9. 简述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五、论述

10. 试述为提高汽车在高温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11. 根据汽车在高原山区件下的使用特点,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其使用性能

12. 试述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主要问题 13. 试述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答案】

1. 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2. ×.根据使用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选用适当冰点的冷却液,其冰点应比使用地区的最低气温低。 3. ×.汽车运载具有易爆、易燃、有毒、放射性等的危险货物时,必须符合JT617—2004《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规定。4.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使用汽车时,因空气密度小,压缩终了的气缸压力和温度均较低,不易发生爆燃,因此汽油的辛烷值可相应降低。 5. 新车或大修竣工汽车投入使用的初期称为汽车走合期。

6. (1)、预热;(2)、改善混合气形成条件;(3)、起动液的使用;(4)、合理使用燃料和润滑油;(5)、保温;(6)、正确使用防冻液。 7. 根据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汽车的高温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性能:1、加强技术维护;2、防止爆燃;3、防止气阻;4、防止轮胎爆裂。

8. 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温差小,散热能力下降,发动机易过热。由此会导致发动机的充气量下降、燃烧不正常、润滑性能变差、供油系统气阻等现象,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变坏。 9. 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有:曲轴旋转阻力较大,燃料蒸发性差,蓄电池工作能力降低。

10. 根据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汽车的高温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性能:1、加强技术维护。 在夏季进行的日常维护中,要特别注意冷却系统的检查。为适应汽车正常运行的需要,汽车进入夏季使用之前,应结合二级维护,对汽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调整。在夏季进行的季节性维护中,应对汽车的冷却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并更换润滑油(脂)。2、防止爆燃。 适当推迟点火、调稀混合气都是防止爆燃的有效方法。注意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及时清除发动机燃烧室积炭。3、防止气阻。 改善发动机的散热和通风,并设法把供油系统的受热部分与热源隔开,或采用结构和性能良好的汽油泵。4、防止轮胎爆裂。 橡胶轮胎在高温下易变质和损坏。同时,轮胎温度高时,易使轮胎气压过高而爆裂。因此,夏季行车时,应注意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保持规定的气压标准。长距离连续行车时,车速不易太高。注意轮胎的定期换位。

11. 根据汽车在高原山区件下的使用特点,可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其使用性能:1、发动机性能的改善:(1)汽车选购(2)提高压缩比(3)调整油路(4)调整电路(5)蓄电池的维护(6)采用含氧燃料(7)采用进气增压装置(8)改善润滑条件;2、汽车安全性能的改善:(1)采用耐高温制动摩擦片(2)采用发动机制动(3)采用辅助制动器(4)制动鼓降温(5)防止制动系统气阻(6)防止轮胎爆裂(7)其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