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园林艺术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2576ae0975f46527d3e1f6

教 学 内 容 则概括之。为了表现主题,也必须从被描绘的对象最本质的特征之中,寻求最合适的手法。园林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艺术,在设计中并不是采用某一种手法可以达到完善的结果,而是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方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45

备 注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第七章 园林绿地的规划结构 第一节 相地与立意 一、相地 相地是指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园林绿地应建立在风景优美,有山水之胜的地方,这种地方只要稍加人工整理,就能成为游览胜地。如《园冶》中所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相地合宜,构图得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二、 立意 即“意在笔先”。在规划之先,要实地勘察、测绘,掌握情况,明确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然后确定风格和规划形式,做到成竹在胸。 第二节 园林绿地布局的一般规律 园林绿地类型很多,有公共绿地、街坊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游览绿地等。这些类型由于性质不同,功能要求亦就不尽相同。“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不能象建筑那样搞典型设计,供各地套用。必然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此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真可谓千变万化,但纵然变化无穷,总有一定之轨,这个“轨”更是客观规律。 一、明确绿地性质 明确绿地的性质,绿地性质一经明确,也就意味着主题的确定。 二、确定主题或主体的位置 主题与主体的意义是一致的,主题必寓于主体之中。 主题是根据绿地性质来确定的,不同性质的绿地其主题并不一样。主题是绿地规划设计思想及内容的集中表现,整个构图从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主题一经明确,就要考虑它在绿地中的位置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如果绿地是以山景为主体的,可以考虑把主题放在山上。如果是以水景为主体的,可以考虑把主题放在水中;如果以大草坪为主体,主题可以放在草坪重心的位置,一般较严肃的主题,如烈士纪念碑或主雕可以放在绿地轴线的端点或主副轴的交点上。 主体与主题确定之后,还要根据功能与景观要求区划出若干个分区,每个分区也应有其主体中心,但局部的主体中心,都应服从于全园的构园中心,不能喧宾夺主,只能起陪衬与烘托作用。 三、确定出入口的位置 46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绿地出入口是绿地道路系统的起点与终点。 四、功能分区 由于绿地性质不同,其功能分区必然相异。 五、景色分区 凡具有游赏价值的风景及历史文物,并能独立自成一个单元的景域称为景点。景点是构成绿地的基本单元。 景区为风景规划的分级概念,不是每一个园林绿地均有的,要视绿地的性质和规模面定。把比较集中的景点用道路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景区。 作为一个名胜区或大型公园,都应具有几个不同特色的景区,它是绿地布局的重要内容。而景色分区往往比功能分区更加深入细致,要达到步移景异,移步换景的效果。各景色分区虽然有相对独立性,但在内容安排上要有主次,在景观上要相互烘托和互相渗透,在两个相邻景观空间之间要留有过渡空间,以提供景色转换的过程,这在艺术上称为渐变。处理园中园则例外,因为在传统习惯上,园中园为园墙高筑的闭合空间,园内景观设计自成体系,不存在过渡问题,这就是艺术上的急转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六、风景序列、导游线和风景视线 风景序列 凡是在时间中开展的一切艺术、都有开始到终结的全部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有曲折变化,要有高潮,否则平淡无奇。无论文章、音乐还是戏剧都逃不出这个规律,园林风景的展示也莫能例外,通常有起景、高潮和结景的序列变化,其中以高潮为主景,起景为序幕,结景为尾声,尾声应有余音未了之意,起景和结景都是为了强调主景而设的。园林风景的展示,也有采用高潮与结景合二为一的序列。 总之,园林风景序列的展现,虽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不能程式化,要求创新,别出心裁,富有艺术魅力,方能引人入胜。 园林风景展示序列与看戏剧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都有起始、展开、曲折、高潮以及尾声等结构处理;不同之处是,看戏剧需一幕幕地往下看,不可能出现倒看戏的现象,但倒游园的情况却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大型园林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其中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成为游园的起点,在组织景点和景区时,一定要考虑这一情况。在组织导游路线时,要与园林绿地的景点、景区配合得47

备 注 生命科学系

教 学 内 容 宜,为风景展示创造良好条件,对提高园林构图的艺术效果极为重要。 导游线 也可称为游览路线,它是连结各个风景点的纽带。风景点内的线路也有导游作用。导游线与交通路线不完全相同,导游线自然要解决交通问题,但主要是组织游览风景,使游人能按照风景序列的展现,游览各个景点和景区。导游线的安排决定于风景序列展现手法。风景序列的展现手法有: 1、开门见山、众景先收 予游者以开阔明朗,气势宏伟之感。 2、深藏不露、出其不意 使游者能产生柳暗花明的意境。 3、忽隐忽现 入门便能遥见主景,但可望而不可及,主景在导游线上的时隐时现,始终在前方引导,当游人终于到达主景所在地时,已经完成全园风景点或区的游览任务。 在较小的园林中,为了避免游人走回头路,常把游览路线设计成环形,也可以环上加环,再加上几条越水登山的捷道即可。面积较大的园林绿地,可布置几条游览路线供游人选择。对一个包含着许多景区的风景群落或包含着许多风景点的大型风景区,就要考虑一日游、二日游或三日游程在景点内和景区的安排。 导游线可以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将景点和景区联系起来。风景区内自然风景点的位置不能任意搬动,有时离主景入口很近,为达到引人入胜的观景效果,或者另选入口,或将主景屏障起来。使之可望而不可及,然后将游览线引向远处,使最终到达主景。 游览者有初游和常游之别。初游者应按导游线循序前进,游览全园景色;常游者则有选择性的直达所要去的景点或景区,故要设捷径,捷径隐不宜露,以免干扰主要导游线,使初游者无所适从。 风景视线 园林绿地有了良好的导游线还不够,还需开辟良好的风景视线,给以良好的视角和视域,才能获得最佳的风景画面和最佳的意境感受。 综上所述,风景序列,导游线和风景视线三者是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的关系。三者组织得好坏,它关系到园林整体结构的全局和能否充分发挥园林艺术整体效果的大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48

备 注 生命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