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7: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7:遗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608c6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4

C错误;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为BbRR,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子叶深绿抗病的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RR,D正确。

16.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 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品种 S1 S2 S3 S4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 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 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 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 A.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 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 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 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 【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S1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则S1为向另一S2自交后代红抗:条非同源染色体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红感:黄抗:黄感=45:3:15:1=(3:1)×(15:1)则S2为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S3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S3自交后代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据分析可知,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据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设控制红果基因为A,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1/9AATT、2/9AATt、2/9AaTT、4/9AaTt)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C正确;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为1/9+2/9?3/4+2/9?3/4+4/9?9/16=25/36,(红果1/3AA、抗病1/15TTTT)的概率为1/45,D错误。

17.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父本植株数目 母本植株数目 F1植株数目(表现型) (表现型) 10(紫色) 10(蓝色) (表现型) 81(紫色) 79(紫色) F2植株数目(表现型) Ⅰ Ⅱ 10(紫色) 10(紫色) 260(紫色) 270(紫色) 61(蓝色) 89(蓝色) A.取杂交Ⅰ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153:16 B.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 C.取杂交Ⅱ中F2的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 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

【答案】D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杂交组合Ⅰ中,子一代全为紫色,子二代中出现蓝色,说明紫色是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中紫色:蓝色=260:61=13:3,所以花色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基因为A、a和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Ⅱ中F2的紫色:蓝色=270:89=3:1,说明一对等位基因纯合,一对等位基因杂合,故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b,蓝花的基因型为aaB_。 A、杂交Ⅰ中F2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2:1:1,植株随机交配,产生AB配子的概率=4/13,Ab?%=2/13,ab%=3/13,=4/13,后代蓝花植株(aaB_)的比例为=2×2/13×3/13+2/13×2/13=16/169,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169﹣16):16=153:16,A正确;

B、杂交Ⅰ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Ⅱ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两者杂交,子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B正确;

C、杂交Ⅱ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者比例为2:1,随机交配产生AB配子的概率=2/3,aB%=1/3,后代蓝花的概率=1/3×1/3=1/9,故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C正确;

D、杂交Ⅱ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2AaBB和1AABB,杂交Ⅰ中F2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2:1:1,两者相互交配,由第二对杂交Ⅱ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BB,确定后代的第二对基因一定是B_,故只看分离出的第一对基因中出现aa的概率即为蓝花,1/3AA、2/3Aa与4/13AA、8/13Aa、1/13aa,后代aa为(2/3×8/13×1/4)×(2/3×1/13×1/2)=5/39,故紫花为1-5/39=34/39,即紫花:蓝花=34:5,D错误。

18.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

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下图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8/15

B.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

D.据实验1可知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则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两种 【答案】A

【解析】由实验2的F2代的15:1即9:3:3:1的变式可知,该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早熟的基因型为:A-B-、A-bb、aaB-,晚熟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实验2的亲本为:AABB×aabb。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纯合子有三种,为AABB、AAbb、aaBB,早熟植株中纯合子占3/15=1/5,故杂合子占4/5,A错误;由实验2中F1早熟自交后代早熟:晚熟=15:1可知,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实验1的亲本AAbb×aabb或aaBB×aabb,F2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或1aaBB:的基因型为:

2aaBb:1aabb,若让F2随机交配(按配子计算,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不变),则后代中早熟C正确;AAbb×aabb或aaBB×aabb,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F2中早熟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或1aaBB:2aaBb,D正确。

19.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有时家蚕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原细胞的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雄蚕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条Z染色体

B.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的数量最多是2条 C.研究家蚕的基因组,应研究29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D.某雌蚕发生孤雌生殖,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雄=2:1 【答案】D

Z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解析】雄蚕体细胞中一般含2条Z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则可形成4条Z染色体,A正确;雌蚕卵原细胞中含Z、W两条性染色体,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分别含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W)。

若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W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2条W染色体,B正确;家蚕体细胞含28对同源染色体,若要研究家蚕的一个基因组所有染色体上DNA序列,应研究27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Z和W)上的全部基因,共29条染色体的DNA序列,C正确;雌蚕进行孤雌生殖,产生的卵细胞有两种类型:Z和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Z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及其比例为1Z:2W,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ZZ:2ZW;当产生的卵细胞含W时,同时产生的极体的染色体类型即比例为1W:2Z,二者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1WW:2ZW;由于占1份的WW个体不能存活且两种结合方式机会均等,所以子代的性别比例为雌(ZW):雄(ZZ)=4:1,D错误。

20.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 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 b和基因D/ 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组合一利用F1自交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F1自交所得F2中,杂合子占3/4

D.利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 【答案】B

【解析】由表格可知,组合一中,品种甲(BBDDee)和品种丁(bbdd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BbDdee。如果B/b和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1∶1∶1∶1。而表格中F1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4∶1∶1∶4,说明B/b和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组合二中,品种甲(BBddEE)和品种丁(bbdd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F1为BbddEe。(BbddEe)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dE∶Bde∶bdE∶bde=1∶1∶1∶1,说明B/b和E/e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分析可知,B/b和D/d位于同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