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纪委反映农村两委换届后遗症应引起重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XX县纪委反映农村两委换届后遗症应引起重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6fa1d1c1c708a1284a4415

农村两委“换届后遗症”应引起重视

当前, XX县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因换届导致的诸多问题,并没有随着换届的结束而结束,甚至严重地影响着个别村的稳定与发展。

一、换届“后遗症”的表现

(一)新老班子交接不顺。主要表现为:1、财务账目、承包合同、公章等交接困难。从落选村干部方面,担心经济问题暴露,不敢移交;面对大权旁落,心态失衡,不愿移交;竞选过程中,矛盾激化,公开对抗,拒不移交。目前,找各种理由拖着不移交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开对抗的较少。如,**村原村支书、村主任王某于2012年2月,因本村王某某反映其经济问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因而与王某某矛盾激化、公开对立,村“两委”换届时,王某某当选村主任,王某便故意刁难,拒不移交账目。从当选村干部方面,“新官不理旧账”,新班子重新安排财务人员,重新立账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如**村的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两本账”。对上届欠债,更是臵之不理。如,**村边某为村垫资修路,前后两届村委会不理旧账,一直未还,造成其多年上访不断。2、工作断档。有的新班子忽视工作的连续性,“重打锣

- 1 -

鼓另开张”,使村经济发展规划、村庄规划等需要多届班子持续不懈努力才能见成效的工作半途而废,让群众无所适从,许多好事、实事也成了“半拉子”工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引发群众不满。如,**村历经上届班子艰苦努力,村水厂项目协调占地、前期勘测等工作顺利进行,新班子上任后认为水厂赢利性差,便轻易放弃了该项目。

(二)新班子工作方法不当。一是经验不足。由于新任村干部对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掌握不够,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出现简单粗暴、主观武断等现象,降低新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此次换届XX全县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占34 %,其中就有因村干部缺乏工作经验造成的问题。如,**村新当选村主任王某,未与村党支部协商,直接将村内闲散地发包,所得收入全部发给村民,引发与党支部的矛盾,产生诸多后续问题。二是违规践诺。部分村干部为了顺利当选,在竞选中向选民做出承诺,如办理低保、批宅基地、发展党员等,而当选后,受制于各种条件无法实现,转而采用各种违规手段兑现承诺,引发群众不满。还有个别村干部上任后,说话不算数,丧失威信。如,**村主任高某,选举时承诺自己出钱为群众交三年水费,任职后就向群众收水费。

(三)换届后信访问题凸显。换届“后遗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反映村班子、村干部的信访量激增。今年以来,XX县共受理

- 2 -

农村信访52件,较去年同期信访量增加13%。其中直接表现为“闹班子”问题的22件,占农村信访总量的42%,属典型的换届“后遗症”。上述案件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1、继续反映留任干部。留任干部在其上届任期内,曾有群众反映其问题。换届后再次当选,原上访人员不能接受,组织群众联名上访。如,**村许某,因承包土地纠纷与村支部书记杨某产生个人恩怨,为达到使杨下台的目的,自 2010年来上访不断,2010年5月,县纪委经过调查已对杨某做出了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2011年12月,杨某再次当选,许某便又组织他人联名上访,扬言一直告到杨某下台为止。此类案件共有8件,占“换届后遗症”案件的36%。2、反映卸任干部。前任在换届前提前“消费”村集体资产、资源,“寅吃卯粮”,把事做的太“绝”,致使新班子无财可用,引发信访问题。如,**村原村委会换届前突击违规发放承包地107亩,承包期30年,收承包费147万元,连夜向群众分发,引发后任强烈不满。此类案件共有3件,占“换届后遗症”案件的14%。3、反映新任干部。一种情况是新任村两委“两张皮”,班子内部互相拆台,互相举报。一种是落选者为达个人目的,频频上访。如**村的村主任候选人代某落选后,就多次组织人员上访,反映当选者的贿选问题。再如,**村新任支部书记张某,上任仅3个月,就因群众反映其计生问题,被县纪委立案调查,受到撤销党内职

- 3 -

务处分。此类信访案件11件,占“换届后遗症”案件的50%。

二、换届“后遗症”易发多发的原因

换届“后遗症”易发多发有其深刻历史和现实因素,简要分析其直接原因,主要是以下三点。

(一)素质偏低思维僵化。据统计,XX266个行政村党组织成员之中,高中文化的约占32%,大专文化的仅占3%,其他均为高中以下文化;广大村民的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在现行选举体制下,“矬子里拔将军”,选举中产生矛盾,容易“记仇”,思维僵化,很难调和,表现出来的就是“耍”和“闹”。信访问题、工作不交接、互相掣肘等是表象,背后绝大部分是个人目的、家族恩怨、宗派利益,而且往往表现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参选目的狭隘自私。参选为什么,为了谁的问题,在少数村干部身上没有解决好,农村换届选举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舞台,当选就是为“当官”,就是要在处臵农村“三资”中捞取“好处”,农村干部违反财经纪律、民主议事规则问题易发、多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监管措施存在漏洞。农村事务纷繁复杂,法律、法规不可能细化到农村工作的每个环节,对村干部的监管,特别是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措施,还存在不少的漏洞。比如,对不移交村公章、合同、账目行为如何处理,法律法规没有直接条款相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