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电缆敷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80b42c453610661ed9f4a0

一、电缆敷设一般要求

1.电缆敷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国标图集94D101-5)

2.电缆支持点间距离(国标图集94D101-5-P4)

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000mm,控制电缆为800mm;垂直敷设时电力电缆为1500mm,控制电缆为1000mm。

3.对运行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电缆部位(如在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坪以上2m及从地中引出的地坪下0.2m范围)应采取保护措施。(国标图集94D101-5-P5)

4.敷设电缆和计算电缆长度时,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国标图集94D101-5-P5)

5.电缆在室外明敷时,宜有遮阳措施。(国标图集94D101-5-P5) 6.所有钢件全用热镀锌处理,若无镀锌条件,推荐采用涂磷化底漆一道,过氯乙烯漆两道或耐酸漆两道。(地方图集05D4)

7.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常用敷设方式及敷设数量:(国标图集04DX101-1)

直埋敷设≤8根,电缆沟敷设≤18根,电缆隧道敷设>18根,排管敷设≤12根。

8.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GB50217-2007强制性条文)

二、电缆埋地敷设

1.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农田埋深深度不应小于1000mm。

2.电缆埋地时(铠装电缆直埋或非铠装电缆穿管),埋深不应小于0.7m。

当冻土层厚超过0.7m时,应将电缆敷设在冻土层下或采取防护措施。(国标图集94D101-5-P5)

3.电缆直埋敷设时,禁止电缆在其他管道上下平行敷设。(国标图集94D101-5-P5)

三、电缆敷设于保护管或排管

1.电缆穿保护管时,长度在30m及以下,直线段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一个弯曲时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倍;二个弯曲时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国标图集04DX101-1)

电缆穿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上时,直线段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过长时应设手孔井或人孔井。(网上资料)

2.电缆保护管不能超过2个弯。

3.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国标图集94D101-5)

4.在预埋时,各类保护管管口应用木塞堵住管口,以防杂物进入管内。(网上资料)

5.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国标图集94D101-5) 6.电缆穿钢管保护时,钢管两端应做成喇叭口。

7.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井中。(国标图集94D101-5) 8.石棉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石棉水泥管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砂层、八度及以上地震基本裂度区、回填土地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做法参见国标图集94D101-5-P74、75。当石棉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mm时,应根据

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筋数量。(国标图集94D101-5)

9.敷设电缆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国标图集94D101-5)

10.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在直线段工作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国标图集94D101-5)

四、电缆沟和电缆隧道敷设 (一)一般要求

1.我们只给出电缆沟的宽度,对于盖板的宽度一般我们不考虑,由土建来定(对于花纹钢盖板一般盖板伸出电缆沟两侧各50mm)。

2.电缆沟的宽度为内壁之间的宽度,深度为盖板下皮距沟底的深度。(国标图集94D101-5)

3.电缆沟最下层层架的底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00mm或者最下层层架的上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50mm。

电缆沟最上层层架的上边距盖板下皮一般为150~200mm(一般为150mm或200mm)。

4.层架间距300mm是安装三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50mm是安装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单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00mm是安装1kV、6kV、10kV电缆(即10kV及以下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120mm(或150mm)是安装控制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当采用难燃槽盒(封闭式)时,层架间距为h+80(h为盒的外壳高度)设计。(国标图集94D101-5-P4)

5.电缆沟的主架与层架连接采用焊接;主架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与预埋件焊接,此时预埋件连接板为-120*120*6的扁钢,固定圆钢为φ12 L=500的圆钢。预埋件的水平安装间距为800mm。

一种是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又有底脚螺栓连接、膨胀螺栓连接及用射钉枪将螺栓射入混凝土或砖墙内连接。

6.单层电缆沟角钢支架用∠50×5,支架敷设间距800mm;当电缆沟层架为2~5层时,主架一般选用∠40×4角钢,层架一般选用∠30×4角钢;当大于5层时,主架一般选用∠75×5角钢,层架一般选用∠45×5角钢。

7.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层架的长度不宜大于350mm。

8.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底部应做不小于0.5%(5‰)的纵向排水坡度,同时要设集水坑(井)。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井用泵排出。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井。(国标图集94D101-5-P6)

理解:室内电缆沟的底部也应设坡度和集水坑(考虑积水)。 9.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电力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控制电缆间净距不作规定。在沟底敷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mm。(国标图集94D101-5-P4)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支架上敷设时,电力电缆在上,控制电缆在下。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当双侧设有支架时,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尽可能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当并列明敷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国标图集94D101-5-P6)

10.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终端、转弯及接头两侧均应加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