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婚姻习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满族的婚姻习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93cefb04a1b0717fd5dd80

的“索”从子孙绳上摘下并允许她带到男家。在一些地区过大礼、开剪、摘索的仪式并在一天举行,一般都是结婚前的一两个月。 满族的婚姻(三)

结婚仪式:满族旧式婚礼一般都要举行三天。头一天男家主要是做迎亲准备,把新房布置妥当,在庭院里搭起待客设宴的席棚、锅灶和新娘坐帐用的帐篷。女方的嫁妆一般都在这一天先期送到男家,俗称“过柜箱”,或称“送行李”。送妆的队伍,一般由新娘的伯母、婶母或嫂子(应是公婆、丈夫、儿女俱在的“全科人”带领)。嫁妆用大车拉或用人抬着,一路招摇吹打送至男家。因为嫁妆的式样新、质量高、数量多,对女方来说是一件十分体面、荣耀的事。在辽宁的一些满族聚居的地区,送妆队伍到达男家门口时,男家要敬上三杯“下马酒”。他们临走时男家还要敬上三杯酒,叫做“上马酒”。送妆队伍到男家后,一般都受到款待。但因第二天才是“正日子”,当天酒宴相对来说都比较简便。

女家的送亲队伍也要在这天离家出发,临行前新娘要向祖先神位叩头辞行。新娘一般是由哥哥从屋内抱到送亲车或轿上。按照民间的说法,新娘如果踩着娘家的土地上喜车或喜轿,会带走娘家的财气。当天晚上,新娘和送亲队伍要在相距男家较近,但又不能看到男家屋脊的地方住下(据说新娘提前看到男家屋脊会不吉利),一般是在亲友家。这一习俗叫做“打下处”,就是找地方歇脚的意思。它形成于满族的氏族制时期,因为当时都是与外氏族通婚,男女两家相距较远,所以送亲的队伍须提前出发,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到达距男家较近的地方,以便次日成亲。

第二天叫做“正日子”。满族较原始的婚俗,结婚典礼是在夜间举行,即所谓“夜婚制”,直到清末仍有部分地区沿袭。但在辽宁地区,近代大多改在白天举行。这天清晨,新郎家把接亲用的喜轿或喜车装饰一新,停放在自家门前,请来的鼓乐班子先在门前吹打一番,俗称“亮轿”,随后迎亲队伍出发。满族娶亲向来讲究“亲迎”,就是新郎亲自前往迎接新娘。在清朝入关前,即使是皇帝的儿子娶亲,也要亲自骑马率队迎出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之外。这种迎亲习俗,在清入关后的满族民间始终未改。迎亲队伍除新郎外,还有伴郎,俗称“陪姑爷”,一般用四人、六人,或八人,必须是双数,多由新郎的叔伯兄弟,或其他同辈及晚辈的年轻、英俊小伙子担任。他们骑着马,两相对称地走在新郎的前后左右,俗称“对子马”。他们的后面是喜车或喜轿。前往迎亲的途中要由一个小男孩坐在里面“压轿”或“压车”,一般是由新郎的侄儿或外甥充当,这个小孩回程时坐自家的接亲车上。喜车的后面是新郎亲友坐的车,多为女眷。其中有一位是事先选定的接亲婆,俗称“迎亲太太”,由新郎家庭中能说会道、熟悉礼节的妇女担任,但必须是儿女齐全的“全科人”。她和随新娘同来的“送亲太太”一起主持成婚仪式的典礼,也是迎亲队伍的指挥者。

新娘及送亲队伍在这天早晨从“下处”出发,临行之前要留一些钱给房主人,表示感谢借宿之意,俗称“压炕钱”。当送亲队伍和迎亲队伍在途中相遇时,迎、送亲车或轿的里辕相错时停下,新娘在自家车或轿内换好结婚盛妆(有的是在下处出发前换好),由哥哥把她抱到男家的车或轿上,这种习俗叫“插车”。此后迎、送亲队伍汇合向男家行进。一路上遇到井、桥、坟墓时,要有专人用红毡遮挡轿或喜车。据说是为了防止这些地方的“鬼魂神煞”冲撞了新娘子。

队伍来到男方家的大门前,新娘暂不下轿,这叫“劝性”,有的地方叫“憋性”,意思是扳扳新娘的脾气。这时男家的鼓乐班高声吹打,燃放鞭炮。新娘下轿时换上携带的“踩堂鞋”,在迎、送亲太太(俗称“陪亲的”)搀扶引导下,蹬着小红板登下喜车,顺着铺好的红毡走进院门。在院内通向屋门或坐帐的帐口之处,也有的在路中间,放一个炭火盆,让新娘从上面跨过去,还有的在两侧各设一个火堆,让新娘从中间走过去,据说是为使婚后的日子过得红火。其实在早期的满族社会中,这个仪式的用意很可能是为了以火驱除新娘身上的邪气。同样,也是出于驱邪的目的,新郎在新娘下轿之前,要向喜轿射三箭,当然并不是真射,而是象征性的。有的是用没有箭头的箭向轿底的方向射,也有的干脆不用箭,用手只拉三下弓弦。这种说法认为“射三箭”和“插车”习俗,都是满族氏族制时期“抢婚”旧俗的遗风。 满族的婚姻(四)

“跨马鞍”也是满族婚礼中流行较广的习俗。即新娘进门之前,要从设在屋门坎的马鞍上跨过去,这是借助于鞍与“安”的谐音,取“平平安安”过门之意。也有人认为让新娘跨马鞍,是为了使她本人和生育的后代,不要忘记本民族是靠骑射得天下的光荣传统的。

在新娘下轿后至坐帐前,还有一些仪式,如挑“盖头”,很多地方都是在下轿后即举行,新郎要用秤杆将新娘蒙的红盖头挑下来,再放到喜轿顶上,这是借字的揩音,取“称心如意”、“步步高升”的意思。新娘下轿时前胸要挂一面铜镜(有的是前后各一面),怀抱内装金银五谷的“宝瓶”(有木制的、瓷制的,也有金属制成的),有的还要拿几根麻秸,其意也都是为了吉祥避邪。

接下来的仪式是“坐帐”。按照一些满族老人的说法,早年满族男子随八旗军外出作战,举行婚礼时,多是把新娘送到军营里去成亲,因此传下了这个习俗。所谓“帐”,比较正规的是正房窗前临时搭设的。富裕之家用毡布,一般人家用席子。帐内铺设被褥。后来很多人家都改为在新房南炕的幔帐内坐帐。有的地方新娘要踩着放在炕沿下的高粱口袋上炕进帐,叫做“步步登高”。也有的在帐内褥子下放一把斧子,并把坐帐称为“坐福”。新娘从帐内要面向合婚时即已推算好的“吉方”而坐。旧时坐帐的时间较长,有的要一整天,中间不能下地走动。所以新娘在结婚前一天起,就不敢多吃稀的东西和喝水,以免坐帐时上厕所。后来坐帐的时间逐渐缩短,一般只是一二个小时。坐帐结束前,由女性长辈(多是娶、送亲太太)为新娘开脸、梳头。的有地区直到这时才给新娘揭“盖头”。所谓“开脸”,就是用细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掉,标志她已经正式成为已婚妇女。汉族新娘是在离家上轿前“开脸”,而满族因过去有新娘到军营成亲的情况,所以是在“帐”内开脸。梳头则是把新娘的旧发式改梳成满族新婚妇女流行的“两把头”或“大拉翅”。按照规矩应是娶、送亲太太各帮助梳一边,梳好后新娘出帐参加结婚仪式。辽东山区一些地方的满族新郎新娘成亲当晚,在室外搭设的帐中就寝。新郎在入帐前要背着行李围帐绕三圈,并问帐内的新娘“留不留宿?”,新娘说一声“留!”,新郎才能进入。有时一些参加婚礼的年轻姑娘和新郎开玩笑,装成新娘的声音回答“不留”,故意让新郎多转几圈再进帐。这种风俗大概和满族原始社会时期的“男到女家”婚俗影响有一定关系。 正式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在中午。亮天时迎亲,加上坐帐的几个钟头,到中午举行婚礼。庭院里放着天地桌,桌上供着神位及供品。新郎新娘拜天地,满族叫“拜北斗”。满族老人常讲,我们是从长白山来的,冲北方拜就是祭拜长白山祖神。也有的说是拜北斗七星。萨满为新人用满文念祝词,称为“阿察布密”。祝词有长,有短。长的分成三段,短的念三遍。每念一遍,用刀子将天地桌上供着的哈里巴肉切一片往天上扔,念三遍扔三次。祭神歌词的内容大致是:“在这良辰吉日,结成美满姻缘,神灵保佑你们百年偕老!……”几十年前在辽东山区一些村子,仍保留“阿察布密”满语祝词。满族的婚礼到了后期,有些与汉族比较接近,如夫妻饮交杯酒,吃长寿面和子孙饽饽(大饺子里包着小饺子,象征着多子多孙)等。

结婚第三天认亲,即新娘拜见婆家的长辈人。要对长辈逐个地见礼、装烟。长辈以及比她岁数大的同辈也要向新娘行礼,所以认亲也叫“分大小”。早上要拜西墙祖宗龛,然后拜公婆,给公婆装烟。在“分大小”时,有的将同宗近支和近亲找来,公婆为儿媳一一作介绍。也有的人家让小姑子领着新娘挨家认门拜亲。 这一天还要“亮箱”。新娘将婚前做好的绣品,如袜子、鞋、腰搭、枕头顶、荷包等,都向人们展示出来。“亮箱”有两个意思,一是亮亮新娘的手艺;二是送与尊长至亲作为见面礼,表示一点心意。总之,要让人家(包括家人、亲友、村子里的人)佩服,夸奖这家娶的新媳妇心灵手巧。

还有的地方在这天有“看日头红”的习俗。待到太阳落山时,由小姑子领着新嫂子到村外看夕阳,意在使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回门:满族旧俗大多是在结婚后7天回门,而且新娘在娘家要住一个月,称作“住对月”。这是原始社会时期妇女“不落夫家”的母权制社会遗风的产物,清末至民国年间仍在一些地区流行。“住对月”的新娘返回婆家时,要带自己做的鞋袜等送给公婆。近代较常见的还有三天回门的习俗。这天早上新郎、新娘坐娘家来接的车走,在当天太阳落山前就要回家。但这主要适合于两家居住较近的情况。无论是哪种回门习俗,新娘临走前都要向公婆行礼辞行。新郎随新娘到岳父家后,要向西墙的祖宗神位叩头,有的还要与新娘同去女家祖坟祭奠,以表示成为正式亲属后对女方家族的尊重。

满族结婚定俗

满族人结婚十分讲究,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结婚那天,姑娘来到男家门外,新郎要弯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箭。然后在伴娘的搀扶下脚踩铺地红毡,来到院中神桌前,同新郎一起行拜天地礼。满族拜天地仪式俗称“拜北斗”。

拜天地后,新郎要用称杆(或用马鞭)挑下新娘头上的盖头,放在院中的帐篷顶上,用称杆挑盖头,以示称心如意。揭盖头时,新郎用手摸新娘的头发,意为结发夫妻。新娘越过一个预先设下的火盆,再跨过马鞍,走进帐篷面南“坐福”,行坐帐礼。行坐帐礼时,由伴娘为新娘开脸,即用红线绞掉脸上汗毛,同时梳头改发式。

新婚之夜,洞房内点燃一对蜡烛彻夜不熄,新郎新娘要吃交杯酒,还要吃半生不熟的饺子,“生”取生育之意,意为“生儿育女”。洞房外由一人或数人唱喜歌(满语称为“拉空齐”),谓之“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