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9年精选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195ac7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0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Establishing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s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 Teaching is central to the work of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concepts is the soul of the work of school teaching.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s, and striv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teaching concepts as following: teaching and educating ar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eachers; adhere to the teacher-led, student-centered; not on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s, but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law; rational and effective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for teaching.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和观念体系。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高校教师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

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要同时担负起“进德修业”的双重责任,这一思想一直影响至今。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使命陈述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就是要引领学生担负天下责任,传承高尚品德;授业,就是传授知识,研修学业;解惑,既解传道之惑,也解授业之惑。韩愈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都很重要,但传道为先,即教育学生为学必先为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上论述都肯定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教书就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体现,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教师就是要通过育人来实现人生价值,担负起教师的光荣职责。

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应当具有的一种工作态度,应当树立的一种工作理念,应当强化的一种职业道德。教书育人是高校各学科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获得

知识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观念的活动。

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中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些课程都对大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起强化作用。政治、语文、外语等人文学科课程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铸造大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充满了审美因素,传授这些知识的教学艺术,更使大学生在乐中学、在美中学,受到美的感染。二是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除了课堂讲授之外,教学活动还包括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作业、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教师都应当把它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机会和有效手段。教师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启迪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竞争的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学风等。教师对上述各个环节严肃认真的处理,本身就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性和职业道德都大有裨益。三是通过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来教育、影响大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的精神境界、人格、信仰、品德、情操、学术见解、治学态度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师,被学生看成做人的楷模,有些学生甚至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高校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高尚的人格风范,对学生的教育尽量做到

情理交融、严爱结合、知行统一。

二、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长期以来,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凯洛夫教育模式固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也有它不可回避的缺陷。首先,它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缺乏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其次,凯洛夫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认知环节―――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结论等方面,往往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而由教师“代理”,或由教师“浓缩”得只剩下结论让学生咀嚼,这必然造成学生观察力和分析力降低,判断缺乏自信,推理缺乏依据,只是僵硬地记忆结论。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凸现,主导作用被强化,各教学环节的把握与调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教学媒体的搭配与应用、教学进度的控制、教学重点的掌握、教学难点的突破、课堂气氛的调动等,统统由教师负责,教师既当编剧,又当导演,甚至还当演员,导致教师角色紊乱。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加上过于集中统一的教学管理,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极大地影响